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03 19:39欧阳菁
江西教育C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欧阳菁

摘 要: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的学习意识不高等问题。作为英语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 公共英语 教学改革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的职业培训教育、大学本科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高职高专培养方案中的重要课程,公共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类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随着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也需要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与普通本科生的英语教学不同,前者注重的是实用,培养重点在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而后者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目的是为学生后续的深造奠定基础。因此,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要体现出职业教育这一特点,注重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遗憾的是,现阶段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职业院校的教育特点,自然也就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性地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受到普通高校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限制;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学生的听说译等能力得不到很好锻炼。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英语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学应分为基础教育阶段和行业教育阶段。但实际情况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在基础教育阶段明显存在不足,行业教育阶段又受到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设施陈旧等因素的限制。这些原因使得各高职高专院校无法开设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相适应的公共英语课程。据笔者调查,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公共英语基础教学都安排在学生入学的前三个学期。实际上,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因为学生在大一年级,普遍存在专业课少、学习任务轻的现象,此时正是开展公共英语基础教学的好机会,这阶段只有4学时的课程对学生来说明显较少。较分散的课程设置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后续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录取线比本科一批、二批学生的录取线低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存在恐惧心理,一些人甚至彻底放弃英语学习。事实上,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整地说出简单的英语句子。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大量的英语语法,希望通过做大量的翻译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实际情形是,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反而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应该以专业课为主,英语课对日后的就业起不到什么实际的作用,于是干脆放弃英语学习。这当中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课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尽管很努力地去学习但却看不到什么实际的效果,久而久之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

二、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转变了教学理念,高职高专院校才能培养出综合型的应用人才,从而完成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目标。教师首先要明确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学理念,并将该教学理念贯穿整个公共英语教学过程,探索与该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思想上认识到公共英语教育理念的特殊性。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以讲授语言点和语法的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从实际出发,巧妙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创新型教学模式,充分注重学生这一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提高其运用英语交流的实践能力,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活动,实现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提高公共英语课的教学质量。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在开展公共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一个渐进式的、较为缓慢的过程。因此,各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主要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其职业性和实用性,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巩固训练。课程内容要在符合英语学习规律的同时体现英语学科的特点,按照“传授英语知识—训练英语能力—提高英语交际技能”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从而使英语交际技能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学载体,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要本着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选择能够满足公共英语教学需求并且与学生学习特点相符合的教材。

(三)创新教学模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需求。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探索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技能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实现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目标。一方面,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课外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课外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等新型教学工具,将公共英语的教学拓展到课堂外,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从而实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慧婷.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设想[J].高考(综合版),2013(3):9-9.

[2]王莉.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改革探讨[J].海外英语(上),2013(10):77-79,81.

[3]朱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校园英语,2015(4):101.

[4]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