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分析

2016-12-07 09:06阮敏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阮敏毅

(湖南省邵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422100)

✿论著/冠心病✿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分析

阮敏毅

(湖南省邵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10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9%显著高于对照组85.8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仅效果好,且

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老年冠心病;安全性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尤其针对老年人来说,因老年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存在多种合并症,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症状就更为明显[1]。目前,临床上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就两者的疗效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前均经心电图等检查,且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其中心肌梗死患者60例,心绞痛5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54例,排除有认知障碍、精神病史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照组85例中男43例、女42例,年龄在57-72岁,平均(64.7±6.3)岁;观察组85例患者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在55-74岁,平均(65.2±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分组前均接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硝酸类扩血管药物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100mg阿司匹林(上海海虹实业 (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119),100mg/d,持续治疗1个月[2]。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100mg阿司匹林,100mg/d,同时给予患者口服75mg氯吡格雷(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75mg/d,连续服用一个月。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月后行抽血检查血小板聚集情况[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用药减少80%以上。有效: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用药减少50%-80%,仅伴有轻微的心绞痛症状。无效:均为达到以上条件。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9%显著高于对照组8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胃黏膜出血1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53%;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胃黏膜出血4例、胃肠道反应6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76%,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66,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冠心病的基本病变是因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老年病、年龄大及疾病描述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4]。目前,临床上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也称为乙酰水杨酸,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等,具有镇痛解热、消炎抗风湿、治疗关节炎、抗血栓、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阿司匹林通过与环氧化酶(COX)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链530位丝氨酸残基的羟基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导致COX失活,继而阻断了AA转化为血栓烷A2 (TXA2)的途径,抑制PLT聚集[5]。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如果运用不当可能导致多种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肝损害及中枢神经损害。因此,一般来说临床上使用阿司匹林时要特别注意和谨慎[6]。氯吡格雷一般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其治疗机理为选择性地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h/Ⅲa复合物的活化,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较少,因其安全性较高与阿司匹林联用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凝集,快速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9%显著高于对照组85.8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氯吡格雷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抑制患者血小板聚集,并且引发胃肠道反应和胃黏膜出血的情况较少,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仅效果好,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减少临床症状,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1] 仇晓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基层医药,2015,23(7):986-988,989.

[2] 吴水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12 (16):2537-2538.

[3] 姚懿.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 (6):753-756.

[4] 杨志强,潘玉成,周衍国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4(7):114-115.

[5] 覃中琼.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应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31(3):289-290.

[6] 陈兰兰,沈靖才,邓华林等.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5(1):131-132.

[7] 邓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0,06(9):55-56.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