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专业课程传统教学的交叉融合方法探讨

2016-12-16 04:35张万福王宏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8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体验式教学专业课程

张万福 王宏光

摘要:针对专业课程《透平机械强度与振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微课与专业课程传统教学的交叉融合方法、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微课;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73-02

一、引言

微课最早由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在1993年提出[1]。旨在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其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微课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在课下学习利用的资源[2]。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3],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目前国内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

从微课的应用上看,国外已将微课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得益于国外灵活的教学体制和组织形式以及较系统的微课资源平台,而与微课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也成为研究热点。我国微课正处在征集评选阶段,尽管目前所征集的微课视频数量繁多,涉及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科课程,但应用在日常教学上的案例极少,仅有一些学校将之作为第二课堂。然而,我国更多的是将微课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间相互交流、评课等实践,各地区、各学段的微课大赛便是通过该形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评选优秀教学课例。文献以高师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将微课引入课堂的具体教学应用模式。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3]。

目前的微课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一般只讲授一个知识点,在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因此微课不能仅仅流于表面,在兼顾“碎片化”和“知识脉冲”的同时仍然需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要注重微课之间、微课与传统教学内容的过渡与连接。

本文针对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在《透平机械强度与振动》课程中的实践,提出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交叉融合,旨在探索出一条提高教师、学生能力,进而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新思路。就其实现过程和方法,可在专业课程中推广、普及。

二、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文针对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透平机械强度与振动》为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学时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目前该课程教学只有30学时,而理论教学内容繁多,因此部分相对简单的内容只能略去。这对课程的系统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2)缺乏合适的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为上世纪80年代的老一辈学者编著,在理论方面讲解细致、内容翔实,但在结合实际工程问题时,部分内容不能与当前现状很好衔接,因此撰写一本符合时代发展形势的教材或参考讲义势在必行。(3)课程开设时间与学生的学习现状之间的冲突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要求学生对该学科理论及实践都要有初步地认识。但是目前与该课程相关的理论教学与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同步,实践教学在本课程结束后,这使得教师“教”的难度与学生“学”的难度都有所增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认知能力是教师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4)系统性不足。一方面由于学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缺乏完整的课程构架。

2.教学方法分析。(1)传统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课时(包括单元和章节)为单位开发,课时较长,课程主题和特色不够突出。(2)传统课程的内容,从规划、设计、交流、评价等环节都存在较大的封闭性,即师生时间缺少有效的交流,也缺少开发教学资源的机会和能力,形成了效果较差的“灌输式”教育。(3)专业课程介于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对学生基本功要求较高,且要求学生对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实际机械有一定的想象力。然而由于教学大纲、制度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这些机械设备等只能停留在课本或想象中,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畏难情绪高、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

三、微课与专业课程传统教学的交叉融合方法

对于专业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立体思维是很难也是关键的问题,传统教学中加入了大量图片、部分实验模型,然而由于学生缺乏对课程系统的认知,因此教学效果不明显。微课的加入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这种立体式教学方法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系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形象思维能力。

1.学生需求。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个别走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提炼专业课程中的疑难问题,这是微课设计的基础。只有完全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开发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材料。

2.问题反馈。在传统教学中加入微课,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反馈得到学生的意见,进行修改,并通过在课程中加入学生的试讲环节,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3.课程挖掘。以知识点结合实务操作进行课程研发。传统课程以章节、小节为单位,包含多个知识点,而且每个知识点从了解到应用进行教学研发,而微课程研发更多以“知识点+实际应用”的方式进行课程研发。

4.反馈与逻辑。应用现代技术进行课程评估。单独的微课程由于时间段其实是轻逻辑的,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逻辑的作用曾有很多教师打过比方,是串起知识点的珠子,当很多知识点出现时,能帮助学员记忆的只有一个知识点,所以串珠子的线就不需要了。

5.优化与改进。将学生的反馈、成绩、评教、微课等系统分析,做出优化改进方案。

四、学生与教师的交叉融合

1.学科与课程系统框架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会涉及其他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微课的加入,构建多学科系统框架,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需要构建课程内容的系统框架,加强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2.教学—科研互助。教学带动科研,科研辅助教学,加强科研、教学研究、综合素质训练,以提高教师水平。教学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难点内容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只有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才能在授课时讲出思想,把握好上述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

3.学生体验式教学。教学的重点是“学”,且要学之有效,难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在于让学生深入课程内容,这就是体验。学生体验式教学只是众多体验的一部分,然而这种方式最易实现,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或站在教师的位置将学习内容呈现给大家,这也更容易让学生、教师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五、结论

针对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以“透平机械强度与振动”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微课与专业课程《透平机械强度与振动》传统教学的交叉融合方法、体验式教学方法,提炼关键疑难点,通过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邵留,李娟英,彭自然,等.基于微课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6-7.

[3]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1):100-110.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体验式教学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