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思考

2016-12-16 05:02马文娟马建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8期
关键词: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

马文娟 马建军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此课程教学一直是师范类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话题。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教学环境的搭建和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四个方面重新对此课程进行思考,希望得到共鸣。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227-02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在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教师是教育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必须受到重视,才能够响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因此为师范院校或者师范专业的学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刻不容缓,其课程目的是使师范生能够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能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使师范生具备信息社会教师的基本技能。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受《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约束

在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要求所有的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就必须满足《标准》中的要求,具备相应的素质,掌握相关的方法与技能。因此,在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目标明确,就是要培养《标准》中要求的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因此,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受《标准》约束,从《标准》要求的四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体系,重点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应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讲授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让教育技术为“新课改”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突显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基于主题的学习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基于主题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就一个或多个结构化话题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现代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现代教学传播理论、现代媒体理论、远程教育理论、计算机理论与网络理论等,可以把这些理论分成多个教学主题,形成多个主题知识树,知识与知识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同时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就这些主题知识块跟他们的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中,这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基于案例的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形式去呈现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教学内容典型化,引起学生的思考。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在给学生讲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时,可以利用大量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的利与弊,借助案例教学,学习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当然,也可以从技术的角度入手,利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传统课程和信息化整合后的课程的不同,得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这都将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指明方向,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做出贡献。

3.项目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担负着培养当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新型教师的重大使命,因此实验教学不容忽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更不能忽视。项目教学法是指依托于某一个教学项目,也就是指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项目,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4.基于设计的学习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基于设计的学习是指在真实问题和真实环境中,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以真实性为出发点,运用设计方法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基于设计的学习运用的更为普遍。例如具体软件的学习——动画的学习、视频编辑的学习、音频处理的学习、图片的获取与处理、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等,都在运用基于设计的学习,在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素材的设计与处理,有时可能会包括多个软件的学习,以真实问题为出发点,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5.任务驱动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使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利用技术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以通过案例介绍软件如何操作,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课件的制作,让学生课下进行探究、学习和练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三、课程教学环境的搭建应符合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环境的设置与建设应该满足教学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各种不同的教学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和现代媒体与教学的整合。应该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综合运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实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使得现代教育技术真正的和学科教学实现整合。以这样的思路搭建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是集成了多个软件媒体和硬件媒体的优势,避免了它们的缺陷,能够真正的做到优化教学。同时,环境的搭建是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设置,环境的搭建要符合课程特点,符合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应体现多元化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评价,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理论基础、基本概念、现代教学媒体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内容。二是技能类知识的评价,主要包括硬件媒体的操作与维护、软件媒体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技术知识。例如视觉媒体的操作、听觉媒体的操作、视听觉媒体的运用和多媒体的运用、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教学案例、利用图像加工处理软件设计并合成教学图像、利用多媒体集成软件制作教学课件等。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评价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评价的重点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后,实时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技能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变化,以及学习本课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变化,体现多元评价。

五、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面对不同的师范专业,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使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学生学科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教学评价入手,分析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逐步改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切实达到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目的和宗旨,为他们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真正实现该课程的开设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水香.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1):88-92.

[2]吴迪.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7):39-40.

猜你喜欢
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
高职院校公共课分类分项教学安排的实施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