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研究

2016-12-21 06:07虹,焦扬,马龙,屈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众信号

赵 虹,焦 扬,马 龙,屈 健

(武警学院 a.基础部; b.研究生队; c.科研部; d.边防系,河北 廊坊 065000)



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研究

赵 虹a,焦 扬b,马 龙c,屈 健d

(武警学院 a.基础部; b.研究生队; c.科研部; d.边防系,河北 廊坊 065000)

基于信号分析理论,从情报学角度,对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号进行搜集整理、监测解读,构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模型,为政府部门研究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规律、及时预警危机事件提供参考。

突发事件;信号分析;信息传播;信号情报

0 引言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1]。在这种移动互联网社会形态加强的前提下,信息传播环境日益复杂。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对于公众了解真相和政府应对事件至关重要,信息传播的环境、方式、载体、内容倾向等要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笔者认为,在研究突发事件时要重点关注其信息传播的始终,对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的信息传播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做到把握趋势、提前预警。本文试图从情报的视角分析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以信号分析理论为基础,构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指标,对重要指标进行解读并提取有价值的信号,从而揭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阶段性规律。通过对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趋势进行预测,及时预警突发事件潜在危机,以减少因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失当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1 研究现状

对信号一词的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集中在电子通信领域,侧重于从信息载体的角度描述信号,强调信号是一种可以觉察的物理量或脉冲,通过信号能传达消息或信息[2]。二是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侧重于从竞争博弈的角度描述信号,强调信号具有预见性、前瞻性和推论性,即“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直接或间接表现其意图、动机、目标或内部情况的行为”[3]。

国外学者对于信号分析的研究起步较早,对信号分析的研究涉及领域较广,包含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早在1975年战略管理之父H.Igor Ansoff就提出了“强信号”与“弱信号”的概念,并将弱信号概念引入战略管理中;Liam Fahey将信息、情景和主体归纳为实现信号分析过程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强调信号分析过程应注重逻辑推论;在心理学中,Swees、Monahan等人将信号监测理论加以修正,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信号刺激与主体反应的关系进行研究。此外,国外学者对信号分析的研究逐渐深入到信号分析模型构建、涉及环境扫描模型、知识检索矩阵等内容,将信号分析逐步整合到知识管理理论、人际情报网络挖掘理论当中,具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借鉴。

我国情报领域的信号分析研究起步较晚,专家学者对情报信号分析的研究尚处在总结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基本内涵和方法理论阐释阶段。在竞争情报分析领域,沈固朝教授从涵义和分类、产生和发现、搜集和处理、分析和辨识、理论和应用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对于信号的研究成果。在经济学的市场竞争领域中,徐芳在《基于信号分析的企业竞争情报危机预警模式构建》中,提出基于信号分析的企业竞争情报危机预警的新模式[4]。在网络舆情分析领域,许鑫等人在《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中,提出信号纵向发掘和信号横向防控的两个维度分析模型,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信号收集和预警提供科学的分析过程和策略[5]。在国家安全领域,宋继伟在《信号分析在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中的应用——以南海争端为例》中,针对国家安全战略风险,在风险信号识别理论基础上提出战略风险预警模型[6]。

虽然各界专家学者一定程度上对信号在网络舆情、安全风险及企业竞争等相关的领域进行了关注和探索,但涉及突发事件信息传播预警和预测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将尝试从信号分析基本理论出发,对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信号进行搜集和分析,从而对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进行预测和防控,为政府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科学的情报支撑。

2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在政府、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公众三方的作用下生成、传递和扩散。而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扩散性、破坏性等特点,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更加复杂、快速和广泛,信息传播的速度、方式、内容不仅受到信息传播主体和载体的影响,还受到突发事件环境因素、信息传播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将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与信号分析过程相结合,构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模型。

2.1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模型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模型(图1)立足于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型,在政府、媒体和公众间,存在着“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两个信息传播流程,即图1中的①和②。

图1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模型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当前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具有双向性、交互性的特点,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本身的信息量是初始信息源,结合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开放特征,除政府外,媒体和公众也同样拥有知情权,因此信息传递的路径首先是由突发事件本身到政府、媒体和公众,而后经由政府向媒体和公众传递“官方信息”,公众作为事件的参与主体也是媒体信息传递的最终接收者。

在信息反馈过程中,公众是信息接收的终端,也是信息反馈的起点,从公众到政府和媒体的信息反馈,是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引导舆论、发布应对信息的重要参考指标。此外,媒体对政府也存在着信息反馈,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中,网络媒体“声音”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越传统媒体,其代表的是公众信息反馈的另一种形式。

信号分析分为收集扫描信号、跟踪监测信号、解读信号、传递信号四个环节。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方法,是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掌握信息传播规律的工具。因此最终的“解读信号”环节是由政府部门(或情报工作人员)完成的,在此之前的两个环节,则是在信息反馈过程中完成的。

首先,媒体和公众接收了初始的“信息传递”,成为突发事件和政府信息传递的“接收者”后,会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反应,即“信息反馈”。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就是收集扫描信号的过程,从发出信号的一方(媒体和公众)的言论或者行动,判断、解读其信号意图,并根据合理的关联和假设,继续跟踪监测信号,当信号的强度能够使情报人员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和预测,则进入解读信号环节。解读信号即情报人员根据监测的信号特征,结合当前环境和信号发出者的行为言论等参考指标,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假设,即解读“信号的意图”和“信号的运动规律”。最后,信号传递的过程,是信号分析的最终环节,是政府将解读的信号,通过不同形式传递给媒体和公众的过程,通过最终的传递来积极地影响媒体和公众的信息传播内容、方式和流量等要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播的引导与掌控,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营造舆论环境。

2.2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指标构建

在图1的信号分析模型中,最重要的前提是“信号”的来源,即指标。指标是信号的来源,即“关于什么的信号”,信号就是从指标中派生出来的,根据之前或当前扫描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获取信号的重要方式。只有构建出合理的“信号分析指标”,才能有目的地主动收集扫描信号,从而完成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号分析工作。

本文立足于突发事件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环境属性,在提取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指标时以“事件环境、行为、言论”为框架,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并对末级指标进行解释,从而形成信号分析的主要依据。

表1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指标体系

2.2.1 环境性指标

本文中的环境性包括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各国、各地的内外环境紧密相连。对环境的分析,有利于将突发事件置于一个较深广的社会环境之中,与社会的各因素相连,对认识突发事件的本质、特点,探讨处置突发事件的方式及危机传播策略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7]。

现实环境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舆论环境、社会治安环境、文化法制环境,这五种环境为突发事件发生的现实大背景,一定程度上对突发事件的后续发展有间接影响。对一般环境指标进行扫描监测,特别是民族宗教、社会舆论、道德法制等重要信息的收集并推导信号,有助于在突发事件爆发前期进行预警,在突发事件爆发后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加有效地引导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主动权。

网络环境主要指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包括网民规模、网络平台数量、网络资源共享程度和当前网络舆论焦点。信息传播过程受到信息源多样、信道复杂、受众认知水平不同等因素限制,使得每起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环境各不相同,需要随时收集指标信息进行信号关联分析,才能及时获取有效的信号。

2.2.2 行为性指标

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互动主体有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其中政府和公众具有行为特征,其行为性指标可以发出相应行动信号,对事件信息传播有直接作用。

政府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主体,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尽快制定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突发情况和问题,其中包括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好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对媒体进行科学的信息干预,积极问责整改,抓好善后工作和预防制度等。政府的行动具有权威性和直接性,是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来源,影响媒体信息传播倾向和公众舆论焦点,带有明显的信号特征。

公众是突发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既包括深陷其中的当事者,又包括“围观”的信息传播者,公众行为既包括言论传播、民意陈情、问责听证,又包括群体性活动、衍生行为和个体异常行为。公众不是洪水猛兽,当公众发觉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会采取一定的渠道表达他们的诉求[8]。由此可见公众的行动中包含着事件发展趋势和态势的相关信号,通过公众行动可以获取事件信息传播、舆论演化的重要信号。

2.2.3 言论性指标

新媒体时代下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表现出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信息来源更多元化、各主体间信息相互交叉反馈等特点[9]。政府已经不仅仅是第一“发声人”,公众往往成为最先“爆料者”,而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得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减弱,成为公众发生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因此在言论性指标中,分别从政府、受众(即公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角度出发,提取政府言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新媒体信息扩散、受众认知言论四个二级指标进行信号提取。

政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公开度和完整清晰度是媒体和公众认知突发事件的首要参考,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媒体和公众对事件和信息的认知处于被动和好奇状态,需要政府及时发声,确保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此外政府信息发布的态度倾向性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参考依据,由政府和传统媒体组成的“官方”态度也为新媒体和公众传播信息提供了准确导向。

传统媒体主要由新闻、报纸、杂志等媒介组成,在当前信息传播环境中依然拥有大量的“受众”资源,其报道的权威性、真实性、态度倾向性以及传播量,都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提供了官方平台和依据。

新媒体主要集中在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博客、QQ等交流平台,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多样、内容庞杂等特点,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政府和传统媒介获取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

当受众从传统以上的接收者转变为信息传递者时,其认知言论对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就起到了推动作用,受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和态度倾向性可能影响信息传播的热点和焦点。最直接反应受众信息传播参与程度的是新媒体中的转发量、回复量、跟帖量等定量指标,是政府部门能接收到的反馈指标。此外,认知完整性代表着受众对突发事件信息认知的清晰度和理性程度,既与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相关,也与新媒体中的舆论热潮相关,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潜在“信息隐患”,很容易滋生网络谣言恶化事件。

2.3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监测与解读

美国学者斯蒂文·芬克在《危机管理》中提出“四段论”,即潜伏期、爆发期、延续期、痊愈期[10]。突发事件并非无迹可寻,在每一阶段的背后都隐藏着危机信号,在每一次信息传播中都伴随着行动性和言论性信号的发出,分析人员往往忽略了对这些微弱信号的关注,造成了发现危机苗头的时间迟滞。因此要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出现的信号进行监测和解读,以得出有价值的信号,指导下一步行动。

信号监测,即对信号的类别、属性、状态、强度、清新度和可信度进行监测(见图2),及时掌握信号的特点和变化,以指导信号解读环节中对信号的意图做出科学的研判。例如信号的属性可以分为直接信号和间接信号、有意信号和无意信号、当前信号和回溯信号,每一种信号的属性是解读信号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中,不难发现在微博、论坛等舆论阵地,存在着许多隐藏的“有意信号”,使得“新闻炒作”成为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需要应对的信息问题。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存在一些并非自然发生的新闻,使得舆论焦点发生变化,信息传播轨迹出现偏差。因此政府在监测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时,要重点关注如“网络大V”“意见领袖”“特殊群体”等人群发布的信息,主动甄别信息的真实性,监测信息的扩散程度,监测信号的根本属性,做到及早发现、提前防控。

图2 信号监测流程

此外,诸如信号强度、信号运动方向等监测内容也是科学合理解释信号的参考内容。例如,信号强度的变化与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有着密切联系,根据事件发展阶段的不同,信息传播过程中某项信号的强弱会有明显的变化,及时掌握信号强弱的变化是降低突发事件损失的重要方法。政府应该密切关注此类信息发布和社会动态,及时辟谣,快速处置,而非在事件升级成群体性危机时才启动信息干预机制。这样不仅会失去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最好时机,还会给政府的公信力和应急能力带来质疑。由此可见,由于突发事件本身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为其信息传播信号带来了更加复杂的变化,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的强弱、运动方向、运动状态等要素都随突发事件的阶段变化而变化,只有科学合理地对信号进行监测,才能确保信号在可控范围内为政府引导信息传播和大众舆论提供可靠的保障。

解释,信号的核心所在,需要逻辑或“故事”,它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将推论与指标联结在一起的因果关系或证据链[11]。信号解读即对搜集到的指标内的信号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假设、关联、推理等方法对信号关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解读出信号发出的意图,即信号的本质内涵。在指标体系中,信号的产生方式不同,解读方式也不同。同一指标可以产生一个或者多个信号,同一信号可有单一指标或多个指标同时得出,这使得指标和信号之间存在多种类型的关系。在解读信号的时候,情报人员既要分析指标的来源和可靠程度,又要联系其他相关指标和信号的波动规律,从而找出信号可能指向的行动或言论,将信号的情报价值最大化。

3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防控及应对

在本文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指标体系中,三级指标可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根据指标不同的量化程度进行分类研究,在重点分析得出信号的规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等方式进行量化研究,从而可以通过直观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以达到预警的作用。

3.1 充分挖掘公开源情报,全面搜集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指标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的前提是对信号源(即指标)的搜集,结合信号分析过程中的情报思想,要充分利用公开源情报进行信息的搜索与整合。公开源情报主要是指从公众媒体上收集和挖掘情报,通过对公开的信息或其它资源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情报。将情报思想贯穿到搜集信号指标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对信息和数据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突发事件带有衍生性和复杂性,在搜集指标所指向的信息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突发事件本身或者媒体和公众本身,应该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例如在综合研判社会环境时,要与相关行业和部门积极合作获取信息,官方引导和民间互动同时进行,多渠道掌握媒体和公众的行动和言论信息,为信号的提取搭建完整全面的信息支持库。

3.2 监测信号运动规律,及时甄别异常信号

由于异常信号在本事物信息属性范围内与其他信号指标有明显差异,具有发散性、相关性、蕴含性等特点,因此是该事物信息异常原因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常规性信号,如政府信息公开度越高,媒体信息异化度越低;媒体信息发布平台越多越权威,受众认知度相对越高,信息传播认知完整性越高等信号,情报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数据信息资源及时对其进行扫描和解读,并根据信号的运动状态和方向进行有效干预。对于非常规性的异常信号,如网络谣言、爆料等敏感信息的发布,要及时进行监测和控制。在转发量和评论量激增、论坛焦点突然集中时,更应关注这些来自公众的信息扩散内容,对异常信号进行甄别,防止恶意炒作和蓄意诱发危机,为突发事件的处置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3 完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预警机制

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指标体系中,信号与信号之间存在逻辑的、数理的关联,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强信号和弱信号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因此在进行信号分析时,要注重信号与信号之间的关联。例如在行为性指标和言论性指标之间的交互影响中,公众行为信号和认知言论信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某一事件或话题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转发量等成为“热搜”时,此信号可能预示着线上言论即将转化为行动,此时应有目的地对相关事件和公众的群体性行为进行预警干预,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公众和媒体发出恰当的解释信号,将危机控制在酝酿阶段。同时,根据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信号分析指标体系建立信息传播预警指标,综合信号分析的结论,将强度大、影响范围广、规律性强的信号和指标整理归纳。根据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预警指标,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进行补充,在完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预警机制的同时,为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控提供信号支撑。

[1] 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

[2] 杨述斌.信号分析与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 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4] 徐芳.基于信号分析的企业竞争情报危机预警模式构建[J].实践研究,2010(12).

[5] 许鑫.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J].实践研究,2014(5).

[6] 宋继伟.信号分析在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中的应用——以南海争端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3.

[7] 于晶.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的传播效果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8] 艾学蛟.危机——突发事件经典案例解析与使用指南[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9] 陈媚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障碍与应对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10] 沈固朝.信号分析:竞争情报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9(20).

[11] 方微,邵波.基于弱信号分析的企业风险识别[J].图书情报工作,2009(14):80.

(责任编辑 杜 彬)

Emergency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ased on Signal Analysis

ZHAO Honga, JIAO Yangb, MA Longc, QU Jiand

(a.DepartmentofBasicCoursesTeaching;b.TeamofGraduateStudent;c.DepartmentofScientificResearch;d.DepartmentofBorder-controlandImmigration,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From an intelligence point of view,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ignal analysis, an emergency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ignal analysis model is built by colleting, monitoring, interpreting the signals during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ime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to study the propagation of an emergency information and crisis event.

emergency; signal analy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telligence

2016-10-20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面向突发事件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HB15TQ002)阶段性成果

赵虹(1966— ),男,北京人,教授; 焦扬(1991—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公安情报学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 马龙(1969— ),男,山西怀仁人,副编审; 屈健(1977— ),女,河北廊坊人,教授。

●反恐处突研究

D630.8

A

1008-2077(2016)11-0073-06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公众信号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完形填空二则
公众号5月热榜
孩子停止长个的信号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基于LabVIEW的力加载信号采集与PID控制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