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识字“三优化”

2016-12-21 09:29魏琦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识字游戏评价

魏琦

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用统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学生,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不同学生,这种“大一统”的模式,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分化现象严重——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学困生不动。近几年,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真研究识字教学,争取既面向“共性”,又关注“个性”,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识字过程中来。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实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

一、优化观念——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自己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是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意识。低年级教学就是要教师明确确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明确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家庭教养,因为他们是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每一位学生进行识字学习的精力更多了。在一节语文识字课上,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言,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识字游戏,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人都要加入到朗读、讨论等活动的行列中来。学生们交流识字方法的机会更多了。课外,教师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倾听他们汇报识字的成果。

只有确立了这样的教育观念,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才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每一位学生,去读懂学生这本书,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优化方法——让更多的孩子品尝学习的快乐

1.再现情境,打开通往生活之门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应来自生活,改造生活,为生活的提高和前进服务。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学习内容与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尽量去创设或再现生活的情境,将识字“置于”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如,教授第一册《识字3》时,我们利用秋游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了公园,认识了“河川”“竹子”“泉水”“小舟”,课堂中再让学生回想去公园游玩的情景,使得这一类看图识字的词语带着鲜明的色彩,在学习和生活间架起一座桥梁。同时还利用小组合作方式,个别辅导,使学生学习起来倍感熟悉、放松,识字效果大大增强。

2.善用游戏,缩短识字与生活的距离

游戏一直是学生们喜爱的一种活动,是儿童发展心理的表现形式,可以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多余的精力得到宣泄。在低年级的识字课堂中,我们经常采用“游戏”这一机制,将识字的过程变成一个个快乐且富有童趣的活动。

如,教“燕”这一类字形比较复杂的字时,我们一改过去在识字课堂上由教师统一指导、学生齐声拼读字音、分析字形、读字联词的状况,将学生分成几组,共同完成“接力棒”游戏,即一人写一笔,写得又快又好组为胜利组。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群体合作,充分展示,突破了识字和书写上的畏难心理,使识字变得趣味盎然。

另外,“听音游戏”“送字回家”“开火车”“送信游戏”“你说我猜”等,都是我们识字课堂经常采用的方法。这样动静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参与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了良好的识字效果。

3.分工合作,共同奏响识字旋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除了独立学习之外,还经常主动找同伴交流。在课堂之中,我们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学生间互动机会多的特点,经常采用这种合作教学策略,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达到目标。在合作中,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把识字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如,教学“典”字时,有学生说“我认识它”,老师会问:“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畅所欲言,“我在字典上见过”“我爷爷教过我的”“在医院墙上宣传栏上看到的”,老师表扬“你们真会学习,能留心生活,眼睛真会看呀”!更多是小组合作。学习时,让学生看有哪些字原来就会的,自己先复习一下;哪些是不会的,哪些自己可以学会,在小组间交流一下;然后选择合适的形式向全班汇报。改过去由教师教为学生自主识字,掌握识字的主动权,发挥识字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

4.巧用比较,辨伪中求“正”

汉字是表意文字,音形义三要素既各自独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过去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因忽视细微区别而造成别字、错字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课堂识字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在辨别上下功夫,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之后的满足。

如,常有学生把“拔”草的“拔”错写成“拨”。我们讲了“拔萝卜”的故事:老公公种的大萝卜要收了,他用了很大的力,拔呀拔,老是拔不动。他请来老婆婆、小朋友、小花猫、小花狗一起来拔,好朋友都来“拔”(写个“友”),汗流出来了(写个“、”)终于把萝卜拔出来了。在形象的故事中,区别比较了“拔”与“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联系中识字,寻求突破路径

在学习看图会意揭示字理的这一类识字课时,学生学完由实物到古文字再到今文字后,让学生自己制作已经认识的象形字图案,再由小组合作把象形字拼成一幅有意思的图画,根据图画内容再编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汉字的价值,又体验到识字的乐趣。一改过去依靠简单重复,枯燥乏味的认读和课后的大量抄写,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利用汉字造字的规律,比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与音义的联系,效果比较好。

可见,低年级的游戏式、合作式教学可以使我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每一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去创新,学生在自始至终的参与中有所“体验”,有所“发表”,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优化评价——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1.评价的及时性

结合学校进行少先队“争章”活动,我规定一次表扬就能得到一个识字章。恰当的评价起到了持久的激励效应。在一堂《人有两个宝》识字课中,单靖岩同学积极当小老师,在黑板前讲,刚讲完陈睿急不可耐,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认字方法,其他同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我表扬了这些同学。课后,我马上给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同学盖上识字章。有一位学生由于下课去小便,耽误了盖章,他一直念念不忘,中午跑到办公室找我,当我在这一栏盖上红红的奖章时,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样评价,让学生有了愉悦的心理体验。

2.评价的发展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和素质的不同,他们之间在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我鼓励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为此我对部分学生的评价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允许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接受二次评价或者多次评价。如,陈琳同学,刚入学时,哭哭啼啼找妈妈,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很多字都不认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降低要求,只要她在课堂上坚持认真倾听,就能当上“识字小标兵”。不久,她被评上了,她的泪水出来了,不过这次不是想找妈妈的泪水了。慢慢地,她变了,她多次勇敢地为同学领读、讲字。后来她又被评为“识字小明星”,对她来说,跨入优秀生的行列为期不远了。她妈妈也非常高兴。在我的激励中,学生们有了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

3.评价的多元性

少年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识字活动。如,“今天我是小老师”“每周一诗”“三字经诵读”,评选“识字小明星”“故事大王”“识字小标兵”等活动。对学生多方面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取得的荣誉为他们拍照贴在墙报上,发表扬信息到各位家长手机上,表扬信发表在班级公共邮箱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这些活动我做到了面向全体,关注个性,这些做法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赞成与大力支持,信息化教学快捷了与家长的沟通与反馈,发挥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识字教学的三优化,让我面向了和谐的“共性”,又关注了灵动的“个性”。它如一泓春水,滋润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它如一缕春风,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识字游戏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