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头痛病人中的应用

2016-12-28 07:51杨复君
护理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脑病头痛

杨复君,左 勤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头痛病人中的应用

杨复君,左 勤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头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7例头痛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我院护理部和脑病科共同制定的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痛病人使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疗效;满意度

头痛是由于头颅的痛觉纤维受到致痛因素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经痛觉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皮质而产生的[1],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头部沉重感、压迫感、闷痛[2]。一般人群发病率为5%,很多老年病人有十几年的头痛病史,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3]。中医认为头痛属于“头风”“脑风”等范畴。大多数病人因痰瘀互结、肝阳上亢而导致浊邪上犯或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从而引发头痛[4]。为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使中医护理行为更加规范,我院护理部和脑病科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0 年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中的头痛中医临床路径[5],制定了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表,并于2014年1月起在我院脑病科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头痛病人7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24岁~83岁(53.90岁±3.27岁);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22岁~80岁(54.10岁±3.31岁)。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协会于2013 年发表的国际头痛疾患分类(ICHD) 第3版标准[6];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7]。纳入标准:符合上述头痛诊断标准;病程≥1 年;发作频率每月2次~14次;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较为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有精神疾病;不合作的病人。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脑病科常规护理,主要有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常用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试验组病人采用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我院护理部和脑病科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共同制订了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表单(见表1),路径表共7 d,分别为入院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6天、第7天(出院日),责任护士针对病人不同的辨证分型实施个体化的辨证施护[8],并根据统一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表进行填写。

表1 脑病科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表

1.2.2 评价指标

1.2.2.1 疗效 病人出院时采用症状计分法和疼痛量表测定法[6]进行评价。①头痛发作次数:无发作计0分; 每月发作2次以下计3分;每月发作3次或4次计6分;每月发作5次以上计9分(如果头痛在上次缓解后48 h内重新出现,应视为一次发作)。②头痛持续时间:无发作计0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12 h计3分;12 h≤每月平均发作时间持续≤2 d计6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持续>2 d计9分。③头痛程度分级:不痛计0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1.0~3.5计3分;3.5<疼痛量表测定数字≤6.5计6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6.5计9分。④伴随症状:无计0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中的1项计1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中的2项计2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中的3项计3分[6]。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进行评价: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95%为临床控制;70%≤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95%为显效;30%≤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70%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为无效[9]。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2.2.2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住院时间以病人平均住院日计算,住院费用按平均住院总费用计算。

1.2.2.3 护理服务满意度 以我院护理部自制的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包括护理操作技术、对责任护士知晓度、病房的环境卫生管理和安静程度、用药指导、服务态度、出院宣教、对病区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等方面。责任护士在病人出院时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0分~85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1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2~表4)

表2 两组病人疗效比较 例(%)

表3 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

表4 两组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于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服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是根据病人的辨证分型,从评估病情、根据证型调配膳食、个体化健康指导、开展适合病人的中医护理操作等多方面进行辨证施护,充分发挥了中医护理的优势,避免了由于责任护士工作能力不同而造成的疏忽和遗漏,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

头痛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表的实施使得责任护士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由传统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使病人能够主动参与到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护理任务,还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率[11]。同时,责任护士严格按照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使病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从而节约住院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1] 廖漫,敖俊红.护理干预在中医治疗风寒型头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4):91.

[2] 宋冲,占伟,杨纲.中医辨证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头痛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70.

[3] 汤丽珍.头痛的中医辨证施护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9):2445.

[4] 黄君敖,赵晓琴,屈历涛,等.中医辨证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头痛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48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38.

[6]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3rd edition( beta version)[J].Cephalagia,2013,33:629-808.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48-49.

[8] 汤丽珍.头痛的中医辨证施护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9):2445-2446.

[9]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5-109.

[10] 区海玲.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139-140.

[11] 马静,薛云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肾衰竭住院患者依从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40):442.

(本文编辑崔晓芳)

Application of TCM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headache patients

Yang Fujun,Zuo Qin

(Nan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Jiangsu Province,Jiangsu 210001 China)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编号:ZP1001HL019。

杨复君,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10001,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左勤(通讯作者)单位:210001,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

R473.5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6.017

1009-6493(2016)12C-4537-03

2016-05-03;

2016-11-25)

引用信息 杨复君,左勤.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头痛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C):4537-4539.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脑病头痛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