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2016-12-28 07:51张永琴
护理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血糖病人发生率

张永琴



综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张永琴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管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血糖控制;并发症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代谢疾病,其病程长、并发症多,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1-2]。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证实糖尿病病人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可以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3-6]。但2010年一项对我国31个省98 658人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长,且糖尿病的治疗率与控制率仍较低[7-9]。因此,本研究制定了糖尿病病人综合管理模式,并应用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全过程,以期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分类及诊断标准[10];②生活能够自理,无并发症;③无精神疾病,沟通良好;④具有进行长期综合管理的条件;⑤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疾病;②极度虚弱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41.8±10.1)岁;初中学历11例,高中学历24例,专科以上学历15例。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42.5±9.3)岁;初中学历9例,高中学历22例,专科以上学历19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管理模式。具体方法:①建立综合管理团队。建立以护理人员为主体,临床医生及病人家属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团队,负责糖尿病病人院内外治疗与护理工作的统筹、安排、监督、管理,并明晰各方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衔接有序连贯,反馈及时。②搭建互动交流沟通平台。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综合管理团队中的桥梁作用,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搭建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的互动交流平台,合理安排糖尿病病人来院复查、随访以及血糖监测技能及运动饮食指导等相关知识推送、解答,传达、协调医患双方的诉求,最终确保病人及家属能够有效落实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与护理方案,保证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③加强医护人员培训。采用多种举措强化医护人员糖尿病规范化诊疗培训,从源头上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专业素质,使其具备灵活、高效处理病人相关问题的能力。④强化病人及家属教育。有研究表明血糖控制效果受病人依从性和行为改变的影响,病人健康意识薄弱以及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是影响病人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11-15]。因此,强化病人及家属的教育,提高其健康意识,改善病人行为尤为重要。医护人员督促病人严格遵医嘱用药、活动、饮食,按时复查,动态监测血糖,及时反馈异常,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手段帮助病人掌握相关技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同时,加强病人家属教育,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认识到自身在糖尿病病人院外治疗与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促使病人严格落实院外治疗与护理工作。⑤促进病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开展并发症小组体验活动,通过不同的情景设计让糖尿病病人感受出现神经病变并发症导致的下肢感觉减退,并发脑血管病变并发症后一侧偏瘫所致的行动不便,并发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后所致的视力下降、看物不清的感觉,以及并发足部病变并发症后对生活的影响,使病

人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并给病人讲解并发症的发生与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的关系,再通过图文式教育、病友支持团队互动、动机性访谈等多种手段帮助病人解决在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2 效果评价 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统计两组病人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3个月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3个月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507.4±1.210.1±1.38.1±1.2对照组509.0±1.712.2±1.98.8±1.5t值-5.44-6.45-2.58P<0.05<0.05<0.05

2.2 干预3个月后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效果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最常用的血糖监测指标[16-17]。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实施综合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效果。综合管理模式将糖尿病病人院内门诊复查诊疗与院外管理进行整合,覆盖了血糖控制的全过程,调动了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各方职责明确,沟通交流渠道畅通,使院内外治疗与护理得以有效衔接。

3.2 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可降低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 由于大多数糖尿病病人存在蛋白质、脂肪及糖类代谢紊乱,因此易发生多种慢性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视觉系统异常、内分泌代谢紊乱等[18],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因此,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表2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实施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综合管理模式使糖尿病病人遵医嘱的自觉性和执行力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提升,进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这与相关研究结果[19-20]一致。

[1] 赵满红,郑双双,王兆品,等.宁波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3):187-192.

[2] 程欣,叶山东.血糖控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循证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3765-3767.

[3] 吴照帆,李锐.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指标、控制现况及影响因素[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6(1):57-64.

[4] 韦晴霏.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2):179-181.

[5] 钟远,章晓燕,胡廷军.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5):465-468.

[6] 牛鹏,王爱民.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1(13):2001-2004.

[7] 崔学利,施小明,李园,等.三种不同管理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31):3798-3802.

[8] Xu Y,Wang L,He J,et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 310(9):948-959.

[9] Yang W,Lu J,Weng J,et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10]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

[11] 杨德华,柴云,罗红艳,等.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糖尿病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16):3056-3058.

[12] 吕丽雪,潘杰,王甫能,等.佛山地区中青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8B):2086-2087.

[13] 韩晓菲,田慧,邵迎红,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5):436-438.

[14] 双丽焱,张玉梅.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行为因素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894.

[15] 杨群娣,李锐,阮晔,等.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6):333-336.

[16] 李军.糖尿病常用血糖监测指标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13):2008-2010.

[17] 李华,冯振东,叶树新,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糖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9):1763-1765.

[18] 杨维娜,李冬民,曹三成,等.2 型糖尿病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8):573-575.

[19] 杨彬,孟定德.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19(7):38.

[20] 谢燕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6):22-23.

(本文编辑崔晓芳)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Zhang Yongqin

(Linfen People’s Hospital,Shanxi Province,Shanxi 041000 China)

张永琴,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41000,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

R473.5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6.018

1009-6493(2016)12C-4540-02

2016-09-04)

引用信息 张永琴.综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C):4540-4541.

猜你喜欢
血糖病人发生率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谁是病人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病人膏育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