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通识课程的效果评价

2016-12-28 07:51田莉梅王冬梅
护理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通识灾难救援

田莉梅,王冬梅



对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通识课程的效果评价

田莉梅,王冬梅

[目的]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通识教育课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甘肃省某高校在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展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选修课程,比较教育前后学生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相关知识、救援态度及行为得分,并记录学生的上课考勤情况及教育后学生现场急救技能考核实践得分。[结果]教育前后学生的现场急救相关知识及急救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学生心肺复苏急救术不合格率最高,达55.17%。[讨论]系统、规范的教学形式对提高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相关知识和态度有积极影响,但需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熟练度和准确性的教学方法。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灾难救援;教学方法;操作技能;知识;态度

近年来,随着灾难事故逐年上升及救援医学的快速发展,现场急救呈现“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的发展趋势[1]。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特别有活力的社会群体,既是突发健康事件的主要群体,也是自然灾难发生时奔赴现场参与救援的主要服务团体,在综合性高等院校探索开展系统、规范化的急救通识课程教育,使他们掌握各种常用急救技术,为专业人员到达以及医院内的进一步急救争取宝贵的时间,具有积极、深远的社会意义。本研究以我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向医学院申请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校级选修课程,以探索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通识教育课程的可行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面向我校所有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选修课程,共有58名非医学专业学生报名选修,其中男27人,女31人;平均年龄21.5岁;2013级4名,2014级46人,2015级8人;机械专业2人,工商管理专业7人,体育学专业4人,广播电视专业7人,教育学专业16人,旅游管理专业14人,食品卫生专业5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3人。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2.1.1 制定教学计划 该课程在第一学期的第3周~第10周完成,教学计划设置32学时共2学分;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每周完成2学时理论课程和2学时实践课程。要求基础医学院有5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取得国家相关救护师资格培训证书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2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1.2.1.2 选定教学内容 在查阅资料[2-3]的基础上经急救专家及本课题组成员选取符合学科教学规律及适合学生实情的5个维度教学内容,即医学知识基础、现场救护基础、意外伤害常用救护技术、急症疾病常用救护技术、灾难现场救援相关知识与技术,每位维度设置3个模块教学内容,力争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1.2.2 评价指标

1.2.2.1 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相关知识、救援态度及行为 教育前后比较学生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相关知识、救援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在查阅文献[4-5]的基础上由研究小组自行设计,分3个部分:①现场急救与灾难救援知识部分。由15道选择题组成,每题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总分15分;②现场急救与灾难救援态度部分。共7个条目,完全同意计5分,同意计4分,不确定计3分,不太同意计2分,完全不同意计1分,总分35分,分值越高,表明急救态度越积极;③救援行为部分。共7个条目,一定不会计1分,不会计2分,不确定计3分,会计4分,一定会计5分,总分35分。

1.2.2.2 教育后学生现场急救技能实践考核得分 该课程虽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但在实践应用中关乎人的生命及急救预后,因此技能考核的评分标准与合格要求结合文献[6]进行修订,与医学专业学生相同。评分标准:70分以上合格,70分以下不合格。技能考核设置必考项及选考项两个环节,每个学生必考心肺复苏急救技术,设计下肢伤口包扎、上肢骨折固定、窒息现场急救及昏迷者现场搬运四项技术为选考项,每位学生采取抽签法随机抽考其中1项,取两项的平均分为最终成绩。

2 结果

2.1 教育前后学生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相关知识、救援态度及行为得分比较(见表1)2.2 教育后学生现场急救技能实践考核得分(见表2)

表1 教育前后学生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相关知识、救援态度及行为得分比较分

表2 教育后学生现场急救技能实践考核得分情况 人(%)

2.3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上课考勤情况 2013级4名学生教学考勤率为73.44%,2014级46名学生考勤率为93.75%,2015级8名学生考勤率为89.06%。

3 讨论

3.1 普及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护相关课程的重要性 有文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现场急救及灾难知识的学习意识较强,但获得知识来源最多的是电视(67.43%)和报纸杂志(63.79%),而7.20%的学生认为非医学类大学生也应有急救的必修课程,87.44%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相关急救课程,请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正确的操作训练,90.00%以上学生表示愿意参与课程教育[7-9]。本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前后58名学生的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相关知识、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系统、规范的教学,由医学相关专业教师面对面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态度有显著效果。学校是学生集中学习的最佳场所,大学生的体力和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应敏锐、活动范围广,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对有知识渴求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具备教学资源的条件下开设通识必修课程的系统教育,普及急救相关知识与技能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3.2 通识课程的设置需考虑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规律 本研究显示: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涉及在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且各年级的学生人数及上课出勤率不同,分析原因可能为:2013级学生多以与专业课程学习冲突为由而缺勤,且选修人数最少但缺勤率最高;2014级学生多以病假为由缺勤,选修人数最多但缺勤率最低;2015级学生缺勤率约为10%但没有明显倾向性。完善的课程设置计划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接受知识的能力与兴趣不同,结合本研究结果认为二年级是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与灾难救援教育课程的最佳时期,此阶段的学生基本适应大学生活,有比较明确的学习态度及动机;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对社会能力认识的视角比较开阔,因此适合在此阶段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性不大但实用性强的通识课程;选修该课程的部分二年级学生也表示,一是他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参与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二是通过媒体及身边发生的一些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认识到学习相关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3.3 教学的形式及效果评价还需进一步规范 表1结果显示:58名学生在教学前后虽在急救知识及态度方面变化较大(P<0.05),但急救行为变化不大(P>0.05)。从表2也可看出: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在各分数段得分差异较大,特别是心肺复苏急救技术不合格率高达55.17%,60分以下达8.62%。进一步分析问卷中急救行为的得分情况发现:教学前回答不会占较大比例,培训后回答不确定占较大比例。结合学生在网络互动中普遍反映实践操作训练的时间短,在实际操作中感觉操作流程比较熟悉,但总担心自己操作不准确;在实践教学时老师分解演示可以模拟训练,但在课后回顾训练时很多操作程序模糊,又没有相关教材参考使用,导致技术掌握的熟练度不够。说明本轮选修课程的开设虽在普及相关知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学生有了一定的技能操作水平,但操作熟练度和准确性不高。现场急救所采取的措施直接关乎被施救者的生命安全,不采取措施可能延误抢救时机,急救措施不准确同样影响急救效果,甚至可能加重损伤。因此,现场急救技能的教育不仅在于普及率,更应注重技能实施的准确性和熟练度,不能仅停留在会与不会的层面上。

4 小结

对灾害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对减轻灾害带来的痛苦,降低灾害导致的死亡率和伤残率,维护社会和家庭稳定有着重要作用[10]。本研究结合当地灾害发生特点,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现场急救与灾难救援选修课程的系统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说明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该课程是可行的,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但在实施中还需要在教材开发、多样化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 关继华,周鹏.建立社会型急救网络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0,8(2):20-22.

[2] 魏中海.灾害医学救治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39.

[3]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师资培训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4-65.

[4] 蒲晓煜.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现状调查及优化培训方式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1.

[5] 袁晓丽,江智霞,张咏梅,等.1999—2008年国内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状况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10,30(6):567-569.

[6] 陈永强.《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253-256.

[7] 石海燕,乌仁高娃,朱蕾,等.为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知识选修课的必要性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4):69-71.

[8] 时春红,任小红,张银华,等.我国大学生灾害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14,28(11B):4111-4113.

[9] 魏丽鸿.甘肃省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灾害救援知识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31(6):84-85.

[10] 周彩华,范春红,谢凯琳,等.杭州市社区居民灾害现场急救技能的调查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1):25-27.

(本文编辑崔晓芳)

Effect evaluation on setting up scene first aid and disaster relief general knowledge course for non medical students

Tian Limei,Wang Dongmei

(Medical College of Hexi University,Gansu 734000 China)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A-135。

田莉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单位:734000,河西学院医学院;王冬梅单位:730000,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G642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6.019

1009-6493(2016)12C-4542-03

2016-07-25;

2016-11-15)

引用信息 田莉梅,王冬梅.对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及灾难救援通识课程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12C):4542-4544.

猜你喜欢
通识灾难救援
雷击灾难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