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的美食文化情结
——基于旅英华人的研究

2017-01-06 09:34LiangTaoShan童清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海外华人思乡情结

■ [英]LiangTao Shan 尹 璐 童清艳

海外华人的美食文化情结
——基于旅英华人的研究

■ [英]LiangTao Shan 尹 璐 童清艳

本文以饮食文化为切入点,选择旅英华人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发现家乡美食对于海外华人思乡情绪的安抚具有正向显著作用;不同阶层群体对美食味觉、视觉的美食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文化认同与美食文化情结有着显著正相关。思乡情绪、美食体验、美食文化情结成为海外华人对美食文化传播的主要动因,拓展了中国美食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空间,即美食文化传播是中国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是树立中国国家形象的极佳切入点。

饮食文化;文化认同;文化传播

无论是在英的华人移民还是留学生,生活在中国境外,都面临着适应海外生活环境和饮食文化等诸多问题,也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思乡情绪。如何利用美食文化情结安抚思乡情绪?不同阶层的海外华人对故乡美食有着怎样的体验差异?本文将旅英华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美食文化对海外华人在文化认同和思乡情绪方面的安抚作用,通过美食文化传播考证中国文化强大的凝聚力,为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与建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海外华人数量的增多,华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是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饮食文化

所谓饮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饮食、饮食的加工技艺(烹饪方法)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思想与哲学(饮食美学、保健养生)等”②。孔子早在《礼记》里就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③,《论语·乡党》中也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④。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饮食专著《齐民要术》;唐代出现了陆羽的茶文化专著《茶经》等。即使是专门的文学领域,白居易有《酒功赞》;苏轼的《食猪肉》还造就了一道美食品牌“东坡肉”。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曾经说过:“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⑤

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周作人在《生活的况味》一书中,直接谈论饮食的就有35篇之多;《知堂谈吃》更是选录了其谈论饮食的文章近百篇。如此热衷且坦露地谈吃论喝,在古今中外的作家中可谓是绝无仅有的,也正缘于此,使其作品具有了饮食文化传播研究的意义。尽管由于他的个人经历,其文章对于饮食有明显的“褒南贬北,赞日轻中”的倾向,但究其原因,应该是他个人独特的人生主张和传承饮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然。⑥

中国饮食文化内容浩繁,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也从未停息过。海外最早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并进行系统记录和整理的是日本人,早在两百年前日本出版了《清俗纪闻》第四卷《饮食制法》,记录了中国饮食中的炊饭、茶、酒、醋、腌菜、豆豉以及宴客料理等。1942年,井川克己主编的《中国风俗和食品》,详细记录中国街头食物和家庭食物等。其他国家也均编撰专门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作品,如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主编、美国十位学者分别撰写的《中国文化中的食物》,结合人类学和史学的方法与观点,生动记载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包括生态环境、烹饪方式以及食物在生活中的实质和象征意义等。同样类似的书籍还有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文骐的著作《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饮食民俗学》,以及费里德里克西蒙的《中国食物:文化和历史的探寻》等。

上述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与文学及生活的关系、中国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产生的地理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饮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建构、中国饮食文化中包含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美学与中国饮食文化以及通过饮食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等。

事实上,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指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仓禀实而知礼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吃”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解渴充饥的作用,它更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它往往还蕴含着国人在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时的思想和哲理。“食者,民以之为天,食之文化,天下饮食之精华也。”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能将“色、香、味、器”很好的融合,使人们在食用的时候得到味觉、视觉和感觉的整体享受。因此,“吃”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仅仅是果腹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纽带。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是味蕾的记忆、是亲人的回忆、是故乡的味道。中国传承五千年的文明,蕴藏了国人烹饪哲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让华人通过“舌尖”感知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并已经跨越了语言、社会背景、价值观等诸多传播障碍,成为海外华人表达自己爱国思乡之情的最平实而又生动的方式。相比其他从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的角度去了解中华文明,中国的美食文化传播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所以本文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1:美食行为和美食感受对海外华人思乡情绪的安抚具有正向显著作用。

假设2:不同阶层群体对美食的视觉和味觉存在着差异性。

2.文化认同

*本文认为,定居在国外的华人,毕竟“血浓于水”,乡情难改。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传统、共同的饮食偏好及血缘、地缘的纽带,使得海外华人很自然地与同胞和祖籍国之间保持着联系,这是“龙的传人”的文化认同与伦理传统。对于中国人来说,美食不仅仅是味觉的满足和视觉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假设3:美食文化情结与中国礼仪存在正面显著作用。

3.饮食文化传播

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以微博为例,账号“鲜衣美食君”、“美食工场”等都推荐相关美食并提供烹饪方法,图文并茂,有时会夹带短视频,传播更加灵活、有效。

*本文认为,“以食为媒”,通过美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唤醒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中国形象、增强中国世界影响力、传播中国国际形象的一条新通道。那么,哪些因素决定了海外华人的美食传播行为,本文提出了第四个假设:

假设4:美食体验、美食感受和美食行为、文化认同、思乡情绪、美食情结对美食传播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二、研究过程

1.问卷、访谈

本研究选取英国旅居华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的微信版本在英随机发放问卷与回收样本。研究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422份,有效问卷411份,有效回收率为96.5%。同时,研究还对6位旅英居住超过5年的华人和6位在英超过2年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平均时间为20分钟,期望通过访谈获得更为丰富的材料。

调查问卷的测量共包含三部分。首先,第一部分为控制变量,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为主。其变量设置为:

变量说明性别男性=1(45.01%);女性=0(54.99%)。年龄18岁以下(2.68%);18~29岁(24.57%);30~39岁(32.6%);40~49岁(24.33%);50岁以上(15.82%)。教育程度小学以下(1.46%);高中职(7.79%);大专院校(31.63%);硕士(44.77%);博士及以上(14.36%)。平均月收入(英镑)1000以下(22.14%);1000~2000(27.49%);2000~3000(18.25%);3000以上(32.12%)。旅居在英时间0.5年以内(15.57%);0.5~1年(10.95%);1~3年(16.79%);3~7年(12.65%);7年以上(44.04%)。

其次,自变量部分包括:美食行为、美食感受和美食文化情结这三个维度的测量。其中美食行为包括以下问题:

美食感受变量以问题“总的来说,食用家乡美食让我得到很好的满足?”(M=4.03,SD=0.94)衡量。答案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编码。(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美食文化情结变量(Cronbach’sα=0.794)以3个问题测量,包括“家乡美食合乎我的胃口”、“家乡餐馆可以获得我所需要的美食满足感”、“可以获得精神愉悦”。

因变量包括文化认同、思乡情绪、美食体验、美食传播这四个变量。其中文化认同变量(Cronbach’sα=0.691)设置为“食用家乡美食是对家乡饮食文化的肯定”和“食用家乡美食有一种仪式感”。思乡情绪变量(Cronbach’sα=0.848)设置为“食用家乡美食有自己家乡的一种情感寄托”、“用家乡美食勾起曾经生活的回忆”、“在中国传统节日食用家乡美食能给我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食用家乡美食时,会让我精力集中,忘记了其他疲劳”。美食体验变量(Cronbach’sα=0.593)设定的问题为“很容易就可以吃到我称心的菜”和“可以获得家乡美食视觉和味觉的享受”。美食传播(Cronbach’sα=0.847)测量以下问题:“很喜欢食用”、“打算持续食用”、“愿意推荐给周围外国的朋友食用”、“会通过微信发布家乡美食内容”。上述答案均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编码(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您平常会食用家乡美食吗?1=有(91.97%);0=没有(8.03%)请问您平均食用频率?M=2.96,SD=1.39您每次食用的时间?M=2.06,SD=0.76您在何处食用家乡美食?自己家(79.81%)1=是,0=否朋友家(43.55%)1=是,0=否低档中餐厅(60.1%)1=是,0=否中档中餐厅(43.8%)1=是,0=否高档中餐厅(11.44%)1=是,0=否

2.研究分析

根据表1分析结果所示:思乡情绪与食用时间(β=0.095,p<0.05)、美食感受(β=0.492,p<0.001)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即食用美食时间越长和美食感受越强的在英华人有着较强的思乡情绪。

表1 预测思乡情绪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注:数值为标准化回归系数β;*p<0.05,**p<0.01,***p<0.001。

表2回归结果所示:美食体验与平均月收入呈显著正相关(β=0.109,p<0.05),而与在英旅居时间呈负向相关(β=-0.129,p<0.05),即旅英华人的平均收入越高,美食体验的要求越高;而在英旅居时间越长,对美食体验的要求越低。

表3测量结果显示:文化认同与美食文化情结有着显著正相关(β=0.45,p<0.001)。即在英华人美食文化情结越深,其文化认同感也越强。

表2 预测美食体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注:数值为标准化回归系数β;*p<0.05,**p<0.01,***p<0.001。

表3 预测文化认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注:数值为标准化回归系数β;*p<0.05,**p<0.01,***p<0.001。

表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年龄与美食传播存在着显著负相关(β=-0.077,p<0.01),即年龄越大对美食传播越弱,相反年龄越小对美食传播越强。

(2)美食传播与美食行为和文化认同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3)美食传播与思乡情绪(β=0.121,p<0.05)、美食体验(β=0.156,p<0.05)、美食文化情结(β=0.166,p<0.05)、美食感受(β=0.528,p<0.001)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即思乡情绪越强,美食体验要求越高、美食文化情结越深、美食感受越好,对美食传播的意愿也越强。

表4 预测美食传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注:数值为标准化回归系数β;*p<0.05,**p<0.01,***p<0.001。

四、结论与讨论

1.美食行为和美食感受对海外华人思乡情绪具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在美食行为中,食用美食时间越长、对美食感受越强,对于旅英华人和留学生的思乡情绪安抚作用也越高,但美食食用频率和食用地点对于思乡情绪的安抚却无显著影响。

“民以食为天”,对于海外华人和留学生来说,由于地域、环境和饮食文化的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经常吃到家乡美食,因此有机会能够慢慢享用家乡美食,可以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感,而这种心理的满足感对于旅居海外华人的思乡情绪起到了一定的安抚作用。

2.不同阶层群体对美食的视觉和味觉具有差异性存在

通过人口统计学的变量和美食体验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英华人的平均收入越高,其美食体验的要求越高;而在英旅居时间越长,却对美食体验的要求越低。这也对中华美食海外传播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

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能将“色、香、味、器”很好的融合。“吃”对于旅英华人的高收入阶层来讲,在食用美食的时候可以获得味觉、视觉和感觉的整体享受。这种美好的美食体验也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赞扬和认可,通过味觉、视觉的感受能够唤起旅英华人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在心理上得到某种类似归属感的满足。同时,高收入阶层也借助家乡美食这个纽带,经常参加同乡聚会等社会活动来实现自我的文化认同;或者到相对高档的餐厅,接受到良好的服务,得到与其阶层相匹配的社会尊重感;此外还可以在体验美食文化的同时完成“餐桌教育”,把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介绍给下一代华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平均收入越高美食体验的要求越高。

此外,华人旅英时间越长和当地的本土文化融入的越深,饮食口味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当然,这些改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改变,都与所处的人文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慢慢地形成一种新体验和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在英时间越久而家乡美食体验的要求越低的主要原因。

3.美食文化情结与中国礼仪的体现存在正面显著作用

食物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言、肤色都不能定义我们文化的归属,而食物的味道才构成我们文化上的身份认同。

美食文化情结承载了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故乡的记忆,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个“故乡的胃”,通过美味的食物给人带来快乐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旅英华人的美食文化情结对于文化认同感的强烈意愿,食用家乡美食对家乡饮食文化的认可和由饮食文化所衍生出的中国的礼仪文化,均反映出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4.思乡情绪、美食体验、美食文化情结成为海外华人对美食文化传播的主要动因,年轻海外华人将成为美食文化传播的主力军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旅居和留学海外,美食文化传播成为他们思乡情绪、美食体验、美食文化情结的表达方式。家乡美食承载的不仅是故乡的味道,还是海外华人浸透在骨子里挥之不去的乡愁。漂泊在外的游子依靠味蕾维系着自己的根,可能他们的母语说的不再流畅,文字书写的不再工整,传统的文化礼仪和节日庆祝也渐渐忘却,但是味道则会永远触发中华民族的情感共鸣和认同。

“以食为媒”不失为一种快捷的传播途径,通过美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唤醒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形成强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中国形象、增强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传播中国国际形象的一条新通道。

注释:

① 《英国华侨华人概况》,中国侨网,http://www.chinaqw.com/hqhr/2014/04-21/1141.shtml,2014年4月21日。佟辉:《食艺调谐与政通人和——中国饮食文化政治与审美功能透析》,《寻根》,1995年第5期。

②⑤⑥ 王新慧:《论周作人对饮食文化的传播》,《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③ 《礼记》,崔高维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2页。

⑦ 吕田:《夏朝饮食:初具雏形的饮食文化》,《中国食品》,2014年第2期。

⑧ 冯思雪、姜韫娴、李沫:《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考试周刊》,2013年第12期。

⑨ 蒲丽娟、王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和”之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农业考古》,2013年第12期。

⑩ 殷挺凯:《浅析中国饮食文化分异的地理因素》,《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作者LiangTao Shan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尹璐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童清艳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海外华人思乡情结
昭君思乡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告别“GDP情结”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难舍难分的情结
思乡与蛋白酶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海外华人寻偶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