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视域下的网络媒体气候传播的框架研究*
——以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

2017-01-06 09:35盛新娣艾维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浪网人民网网络媒体

■ 盛新娣 艾维依 向 欢

绿色生态视域下的网络媒体气候传播的框架研究*
——以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

■ 盛新娣 艾维依 向 欢

本文以我国的两大主流网络媒体: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探讨我国网络媒体气候变暖议题的框架建构。以期为网络媒体改进提供传播策略;为政府对环境决策提供现实依据;为公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正确引导。

网络媒体;气候变暖;传播;框架

一、媒体的框架分析

框架有两种理解,一类是指“界限”,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另一类则是指人们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前者为后者设置了大致的边界范围,后者又会引领前者取舍景象。媒体框架好像探照灯射出的光束一样,落在光束之外的事实就意味着被排斥,不会进入新闻报道。这一框架使用了选择策略,包括强调和排斥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框架还是人们解释社会现象时使用的一套内在结构,它是一种解释世界的角度,通过采用重组策略,媒体框架重新排列新闻素材的报道顺序并赋予它新的含义。

关于媒体的框架分析多集中于报纸媒体,对网络及新媒体的研究可以说是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本研究主要关注网络媒体对气候变暖议题的框架建构,主要通过“框架列表”的量化方法来考察网络媒体的框架是怎样的。坦卡特(Tankard)提出了包括:新闻标题、新闻图片、新闻来源、统计数据和图表、引语的强调等11个标准组成的“框架列表”来进行文本的量化研究,笔者也借此思路,以网络媒体对气候变暖议题的整体框架建构进行宏观分析,以期丰富框架理论的实证研究成果。

二、气候变暖议题框架研究的类目建构

(一)网络媒体选取

笔者依据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及传播信息的综合性,选定了两大网络媒体,分别是人民网和新浪网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依据在于:人民网是被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的《人民日报》建设的大型新闻网站,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官方立场,以“报道全球,传播中国”为己任,具有权威影响力及世界声誉。新浪网是我国四大综合门户网站之一,是重要的商业类网站,业务广泛,信息丰富,还设置了专门的天气频道,关注点集中。因此,这两个网站的选择很具有代表性。

(二)抽样办法及时间选取

本研究将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传播内容为研究分析对象。这一年的研究极具代表性,可以说是气候变化关键年,这一年年底举办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是继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在气候治理进程中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具有极高的关注度。笔者根据关键词检索,搜索“气候变暖”字段,将出现的全部信息,进行人工查阅,排除无效、重复和偏离主题的样本。同一内容的文章有时候会出现在不同频道与栏目之下,重复出现,只记一条。因视频新闻数量极少,且与文字新闻有重合的内容,因而不再统计视频。最小分析单位为单篇信息,这样共获得的有效样本分别为:人民网共281篇,新浪网共351篇。

(三)气候变暖议题框架研究的类目建构说明

为了使研究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在内容分析上制定了以下研究类目:信息数量、主题分布、信息来源(事实来源及转载来源)、倾向分析、传播方式(包括传播形式及传播体裁)。

1.主题分布:揭示信息所属的范围领域,气候变暖议题的主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生态环境主题,即气候变暖导致的环境改变,如:海平面上升、冰川融雪、景观消失等;(2)生物主题:包括气候变暖对动植物的影响,甚至更大范围对农业的影响;(3)政治主题:气候谈判会议、国际政府间会议等;(4)经济主题:气候变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等;(5)科学主题: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科普气候知识等;(6)行动主题:包括节能减排,号召并应对气候变暖或提出相关应对举措;(7)其他主题:除上述分类的其他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样本都能被确定无疑的归为某一主题之下,多数样本都存在拥有多个主题或不同主题交叉的情况。因而,样本主要以更突出及显要的主题属性归类。

2.信息来源:主要分为事实来源及信息转载来源。事实来源是文本中围绕气候变暖议题的相关事实的提供者或观点表达者。分为政府官方、科学家及专家学者、媒体机构、企业、其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联合国相关政府机构也归为政府官方,记者提供的事实也代表媒体机构,其他分类中既有上述没有涉及的类别主体,如艺术家、探险家,还可能包括多个事实来源主体,不好判定哪个主体更主要,于是归为其他。转载来源是指本条信息的直接转载来源,而非第一转载来源。一条网络新闻,可能被转载好几次,转载来源会有不同,在此,本研究只按网站标注的直接转载来源作统计。

3.倾向分析:主要分为正面、中立和负面。这里的倾向分析主要指两层意思:一层是指对气候变暖是否发生的判断,怀疑论或者认为气候变暖没有发生而是骗局的就定为负面,反之坚信气候变暖正在发生,要遏制趋势的是正面;第二层是指对气候变暖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及人类行动的判定。单纯解释原因,作科学说明,没有明显倾向或者正负影响都提及的定为中立。若认为气候变暖造成负面影响或应对行动不力就定为负面;反之认为气候变暖有益处,带来了积极影响或号召积极应对,应对举措有力的就为正面。

4.传播方式:包括传播形式和传播体裁。考察网络媒体对气候变暖议题如何呈现。由于没有统计视频,传播形式主要分为文字形式和图文形式。传播体裁分为:新闻消息及通讯、评论、深度报道、专访、其他。

三、人民网及新浪网气候变暖议题的框架分析

(一)样本数量及月份分布分析

从2015年全年来看,人民网共有281个样本,新浪网共有351个样本。全年月份数量走势如下:

1.气候变暖的传播总体数量偏少

由收集的样本及图表可以看出,整体而言,新浪网的样本数量明显多于人民网,但两大网站的月份波动情况比较接近。样本量9月之前比较平稳,2月、4月及8月数量相对较少,但相差不大。气候变暖虽是一个全球议题,但由于这并不是一个与人们生活直接关联且密不可分的话题,因而对许多人而言,包括媒体,似乎这都是一个比较遥远、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是人们触摸不到、感知不明显的一个话题。因此,笔者认为,这是与网站海量信息相比,两大网络媒体在平常月份中对气候变暖的传播总体数量偏少的重要原因。

2.气候变暖的传播变动受时局影响较大

从2015年10月到12月,两个网站的数量都呈陡增趋势。新浪网的数量在12月高达74篇,是平常月份数量的2-3倍,人民网在12月也达到最高数值53篇,也远多于平常月份。究其原因,据笔者对样本的分析来看,由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了对全世界人民来说意义重大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因而这一阶段及大会开始之前、之后的阶段,均会呈现一个对相关议题的报道高峰。此外,十月之后,深秋时节,多地气温下降,随之冬季气候变化较大,暖冬及升温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对气候变暖的关注呈现增加趋势。

(二)人民网及新浪网气候变暖议题的主题分布分析

1.气候变暖的政治主题及科学主题数量较多

人民网及新浪网的主题分布趋势大致相同。政治主题与科学主题是议题分布的高位段。生物主题及经济主题是议题分布的低位段。人民网的科学主题所占比重最高,为24.56%,其次是政治主题(19.15%),生态环境主题(17.08%),行动主题(14,95%),经济主题所占比重最低(5.56%)。新浪网的政治主题所占比重最高,为24.79%,略高于科学主题(23.08%),其次是生态环境主题(13.39%),行动主题(12.83%),同样,经济主题比重最低,为7.41%。

人们对气候变暖议题的关注度,除了来自科学研究的更新进展,还主要来自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及国际间的气候谈判会议,使得该议题逐渐成为一个各国领导重视,且不断加强合作的政治话题。因而,两大网站的科学主题及政治主题属于主要的议题分布区。政治主题也集中分布于11-12月,平常月份主要是领导人的外交活动及发布应对减排政策等。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年来几乎年年召开,但缺乏实质性成果,各国存在较多分歧,难以达成一致。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被寄予厚望,可以说聚焦了全球的目光。此次会议的目标,也即核心议题在于制定一份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协议,并需要明确2020年以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责任。因而,会议的重要性决定了两大网站对大会给予了较多的关注。12月,人民网的《巴黎大会达成历史性协议成防气候变暖里程碑》《气候大会新协定:限定减排目标,承担有区别的责任》;新浪网《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历史性协议 变暖将控制2℃以下》,均将关注点放在了巴黎气候大会上。

2.气候变暖议题反映气候同人类生存相依的密切联系

气候变暖是一个科学问题,但同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围绕该议题的自然科学解释、相关数据监测、最新研究发现都是极具新闻价值的话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及新鲜性。因而科学主题是议题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并且也是议题的主要分布区。气候变暖除了会影响自然界的变化,还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居住及发展。生态环境主题及生物主题也是气候变暖议题的主要分布区。主要包括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融雪、岛国被淹、候鸟栖息地改变、北极熊生存环境改变、某地农作物高产、植物反季生长等现象。如前所述,不同主题存在交叉性,尤其明显地体现在科学主题及生态环境主题之间,因为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主题的影响,不全是普通公众能直接感知的现象,而是需要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数据观测及专家的解释而明晰,因此在归类中,将主要呈现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改变的事实及现象描述时,归为生态环境主题;主要在于讲述科学成因,显示研究成果及新发现的,归为科学主题。

(三)人民网及新浪网气候变暖议题的信息来源分析

这里的信息来源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中的事实提供者、关于气候变暖及相关信息的解释者、观点的表达者;另一方面则是每篇信息的转载来源。由于网站的信息原创量极少,多是从不同渠道转载而来,对其作分析,可了解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按照传播学的信源可信性假说,信源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大。

1.事实来源呈现气候变暖传播主体的单一性

人民网及新浪网的事实来源以科学家及专家、学者数量最多,由于对气候变暖及其相关信息的说明,包括研究报告和最新数据观测,主要来源于气象学家、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大学教授等专业人士,因为专业人士的解读更具说服性,所以他们是事实来源的主要提供者;其次是媒体机构的数量,人民网有86篇,新浪网有96篇,我国的媒体来源主要有新华社及记者的采访,除此以外,许多信息都来自于有影响力的外媒,如:美国《纽约时报》、美国《科学》杂志、英国路透社等。由于国外的科学研究进展比较快,成果相对丰富,所以当地媒体的报道最为及时和全面,因而媒体机构的报道会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第三大来源是政府官方机构,当气候变暖议题上升为政治话题时,国际间的交流及合作增多,政府官方的态度及应对举措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而政府官方也是气候变暖议题的主要信息来源。

气候变暖是一个有多重传播主体的议题,不仅有政府机构、媒体机构,还应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NGO)及普通公众。但就样本分析而言,人民网及新浪网对气候变暖议题的传播体现出气候传播多主体的互动缺乏。企业、NGO与公众的事实来源极少,企业来源中主要介绍新技术的低碳环保及减排效能、或者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形象这类信息。NGO的环保活动出现非常少,而作为重要主体的公众基本没有发声,只是天气冷热的感知者,在文中的出现多是被动和次要的。由此可以看出,气候变暖议题是一个由少数组织机构及社会精英控制话语权的议题。

2.转载来源呈现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

人民网及新浪网的信息转载来源众多,以网站和报纸信息来源为主。主要转载来源最多的均来自本网频道。人民网作为官方网站,具有采编权,因而部分来源于本网的消息属于第一手信息。新浪网作为商业网站没有采编权,发布的信息多是转载和资料汇编,来源于本网的新闻信息基本为转载信息。

人民网转本网本报的多达16%,新浪网转本网各子频道的占比高达22%。除去其他来源,二者的主要转载来源存在明显差异,人民网的主要信息转载来源有中国新闻网(13%)、新华网(社)(12%)、环球网(9%)、科技日报(8%)。除了以上几大来源,剩下几个媒体及其他来源所占比重较大,多数来自比较权威的传统媒体,如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报、中国气象报、新民晚报、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日报网站,包括各地有影响力的日报、晚报。人民网对信息的来源渠道有更多限制,作为官方媒体,承担着传播的社会责任,也决定媒体会从网站把关的角度确保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及准确性。

新浪网的主要信息转载来源为环球时报(12%)、中国新闻网(11%),其次是第一财经日报与中国日报网站均占4%左右,其他转载媒体来源所占比重相差不大。总体而言,新浪网的转载来源更多、更为广泛,除去有一定知名度的权威媒体来源,还有一些小众、专业性的媒体来源,如:在大宗商品领域,是权威数据中心的生意社网;2014年才成立的财经商业新闻网站——界面;经济类媒体: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网等。可以说,新浪网对转载来源限制更少,不乏商业性及经济类媒体来源。这也是由其网站本身的商业性质决定的,因而与某些商业性、经济类媒体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网站更追求信息传播的眼球效应,那么在信息的转载来源上,也拥有更多选择性。

(四)人民网及新浪网气候变暖议题的倾向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人民网和新浪网的负面倾向均高于正面倾向和中立。

表1 倾向分布表

负面倾向主要是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灾害及生态灾难、影响人类健康、破坏生物栖息地、被认为是阴谋论及骗局,对某些国家推卸减排责任的批判等内容。总体而言,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倾向影响更直接、更严峻。说明气候变暖并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科学论断,而是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严重消极后果的实际问题,是摆在眼前、不可拖延和滞后解决的难题。根据两大网站的信息传播量,也体现出气候变暖危害严重的现状。在正面倾向中,主要体现在各国节能减排的行动、国际谈判及交流对应对变暖的积极意义与作用,肯定气候变暖的事实发生以及气候变暖对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积极影响等内容。在应对气候变暖的态度和行动上,对我国的形象树立多为积极向上、应对有力的,呈现出我国是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五)人民网及新浪网气候变暖议题的传播方式分析

1.传播形式上,文字传播数量远高于图片传播

传播形式主要分为文字和图文两种形式。两大网站文字形式的传播内容均高于图文形式,且文字形式比图文形式多一倍左右的量。人民网文字形式190篇,图文形式91篇;新浪网文字形式229篇,图文形式122篇。从传播的有效性来看,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的大众传播,信息海量,是一种“速食”传播,图片及视频能快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使注意力停留,从而提高传播的频率及有效性。文字易让人产生疲劳,尤其是长篇文字,易使人失去阅读兴趣。气候变暖信息的专业性及科学性强,但在这类信息的传播上,反而文字传播的量更大,说明气候变暖信息是非主流信息,其会产生何种传播效果往往被媒体忽略。

2.传播体裁上,以新闻为主但缺乏深度

人民网和新浪网气候变暖信息的传播主要以新闻为主,主要传播体裁见表2。

表2 传播体裁类型表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新闻消息及通讯是最主要的两种传播体裁,其中,新闻消息更多。由此可见,网络平台对气候变暖议题的传播也多停留在浅层次,以事实层面的呈现为主,缺乏深入的思考及报道。这里的评论主要是依据新闻事实或重大事件,拥有发言权的作者,如某领域的专家或专门的评论员发表观点性的文章,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新闻体裁,且评论所占数量较少。此外,两大网站的专访所占数量也都非常少,专访一般是对该议题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或政府官员的专门采访,寻求相关知识的解答及重要会议、话题的解读,这类信息较少,也说明两大网站对相关议题的科学解释或知识普及力度较小。在其他体裁中,如几大盘点,或新浪网教育频道有关气候变暖的双语教育文章,以及时效性较差、适合刊登于杂志及报纸副刊的科普文章,都属于此范围。相比而言,新浪网的其他传播体裁类型更多样、在传播上更轻松活泼,某些文章也多出现网络化用语。

四、人民网及新浪网气候变暖议题呈现的框架特征

(一)媒体的内容选择基于专业框架

人民网及新浪网对气候变暖议题的传播主要是新闻体裁。哪些内容会被选择,哪些不会被选择,也有一定的选择依据。内容的呈现是遵循网络媒体机构的规范而生产的产品,这种规范性的约定或者说网络编辑在工作流程中所运用的选择标准,其实就是一种专业框架。网络编辑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也往往会以传统媒介的新闻价值属性来作选择的依据。事件的及时性、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标准在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中也是主要的考量因素。新闻传播要求的真实、客观、全面原则在网络新闻中也依旧适用。

两大网络媒体对气候变暖信息的选择取舍所依据的“把关”标准,主要受新闻从业者的业务标准及市场标准的制约。业务标准就是适合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如时间跨度、明晰性及组合性等;市场标准即是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关注的条件。如果信息传播不为受众市场所接受,会影响网络媒体的生存及发展。而上述两个标准也正是新闻价值要素所体现的。比如,两大网络媒体遵循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鲜性,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尤其是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跟进报道,每天新闻量明显增多。此外,许多科学主题的内容,都是最新研究发现,符合新闻的新鲜性及真实性原则。对于消息引用及转载来源也多来自权威传统媒体。因而,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也并非绝对的自由,也基于一定的专业框架来取舍信息。

(二)议题呈现政治博弈的冲突框架

气候变暖议题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复杂议题。从环境、科学问题上升为政治话题时,才越来越受到公众及社会的关注。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成为各国在数次气候变化大会上争论的主要问题。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不同,存有分歧,对于各自应承担的减排责任难以形成普遍的认同并达成绝对一致。因为归根结底,气候变暖议题虽是一个全球议题,在国际谈判的历程中,多数国家承认面对这个挑战要有所行动,但在如何行动、如何划分责任的具体情况下,各国处于各自利益的考虑,站在本国国情及发展的立场上,让气候变化会议的谈判有时会充满火药味。从两大网络媒体的反映中,也能看出气候变暖议题呈现的各国在政治博弈中的冲突框架。在《巴黎大会博弈激烈:发达国家气候债谁来还?》中,也体现出各国对巴黎气候大会实现有效的全球治理所寄予的厚望,各国如何克服挑战、打破谈判僵局,成为会议关注的热点。人民网的《巴黎气候峰会已通过相关草案 开始政治磋商环节》,也表现出各国部长为共同对抗气候变化而努力,但在政治磋商阶段仍有分歧。

(三)议题呈现权力分配的等级框架

“消息来源的最显著特征是,作为组织化与非组织化利益团体乃至更大的国家与社会部门的成员或代表,他们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信息。”事实上,消息来源与新闻之间存在距离,代表了一种权利的接近,这种媒介接近权反映出了新闻机构外部的社会等级结构。新闻媒体在信息的选择及传递过程中,代表社会行使了某种权力分配。经济上及政治上的强势者更易获得接近媒体的机会,他们提供的信息来源及意见表达更易成为媒体搜寻的对象;但无权无势者很难接近媒体,除非这类群体制造出耸人听闻或超越正常社会道德秩序的事件才会获得媒体的关注并成为报道对象。媒体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保持一致。

两大网络媒体关于气候变暖议题的事实信息来源主要是专家学者及政府官方,普通公众的消息来源极少。这也充分反映出媒体的权力偏向以及社会的等级结构,气候变暖议题的话语权及发声者主要是掌握权力的政府及学者群体。他们与媒体建立起了更密切的联系,共同建构了气候变暖议题的现实图景。

(四)议题呈现环境保护的责任框架

由于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而该类议题的传播有一定的传播意图。传播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公众了解、认识气候变暖形成的自然原因及社会原因,对人类生活将带来哪些影响,最终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两大网站呈现的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均多于正面影响,潜在传达了应对气候变暖的必要性。

两大网络媒体对议题的呈现,在正面影响中,多肯定国家积极的应对姿态,尤其在对我国形象的呈现中,主要展现出我国是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从领导人的表现到国家的相关应对方案都普遍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由此可以看出,两大网络媒体对气候变暖议题的呈现塑造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通过对相关信息的选择及排列,增强受众对国家的认同及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体现出大众媒体承担的协调社会的功能。因而可以说,我国主流网络媒体在该类议题的传播方面还需提升更有效服务公众的传播能力。需要更好地履行监测社会的职能,当好瞭望者的角色,让公众对这类不易感知的风险信息提早做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促进公众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了解形势的严峻性,从而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

注释:

①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78页。

② 郑保卫:《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气候传播战略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版,第120页。

③ 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4期。

④ 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⑤ 王寅:《中日报纸气候变化报道新闻框架分析——以〈人民日报〉和〈朝日新闻〉为例》,《青年记者》,2012年第4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XKS0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兵团宣传文化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16YB26)的研究成果。

盛新娣、向欢,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艾维依,新疆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张毓强】

猜你喜欢
新浪网人民网网络媒体
日日是好日
智珠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平静
听声定位 粘蝉高人数分钟捉蝉数十只
从人民网的实践看区块链技术在主流媒体创新中的探索应用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