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课程改革与创新

2017-01-10 23:19冯晓玲
终身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者理念

冯晓玲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课程改革与创新

冯晓玲

终身教育理念下,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权,培育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此,高校课程设置应遵循多样性原则、衔接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探究性原则;在课程价值取向上坚持“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课程结构应灵活而富有弹性,能够满足不同学习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课程评价要以能否促进和满足学习者终身发展和自主学习为指向和标准。

终身教育理念;高校;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1]。课程作为一个实践领域,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之一。而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化与实践,课程改革也成为高等学校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课程必须要进行调整与变革,建立起促进和适合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高校课程体系。

一、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课程设置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

终身教育体系是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一种教育系统。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等学校是一个容纳多种学习群体的机构。与处于18到22岁年龄段的传统大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相比,成人学生则具有更加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需求……因此,他们知道自己喜欢学习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最适宜学习什么。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和选择权利,让他们各取所需、各学所好。正如哈佛大学选修制课程的开拓者艾略特校长所言:“学术自由是师生共同享受的权利……大学应满足学生不同的爱好和要求,不能铁板一块地安排修习科目,应当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奖励学生独立钻研,由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2]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课程资源必须丰富和多样。而且,终身学习理念下的高校课程,要求超出形式、空间和时间的范畴,不仅包括各种正规课程、显性课程、学科课程,也非常强调隐形课程、活动课程及其他非正式课程的重要性,倡导课程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知能发展、生活经验、与工作相关的经历、学习社会和体艺发展等重要学习经历,并以融会贯通的方式,结合课堂内外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多姿多彩和多元化的学习社会中培养积极的态度和各种能力,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应遵循多样性的原则。

2.衔接性原则

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动态优化系统,其中教育内容即课程是各种教育衔接最核心的要素。因此,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还应该遵循衔接性的原则,为学习者进入另一种教育层次或领域奠定基础。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应密切与中等教育的联系。因为高等学校的主要学生来源还是中等教育,为这些学生做好课程上的衔接、提供合适的教育内容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责任。除此以外,在终身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不再是教育的顶点,也不再是与劳动世界相互隔离的最高教育阶梯,高等教育只是人们学习经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习者继续学习的过渡环节,它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职业、生活等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高校课程也应在它们之间搭建桥梁,建立衔接机制。正如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所言:“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应根据高等教育与有关社区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重新审视和安排高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授课方式……课程设置不应局限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而必须包含多元文化条件下学会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独立思考、协同工作的能力。”[3]

3.开放性的原则

封闭的系统既不交换能量,也不交换物质,只能从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由复杂到简单,最后走向死寂。[4]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终身学习理念下的高校课程资源正是通过灵活性与开放性彰显自己的生命力,实现不断发展与优化的。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历史已经昭示了这一点。综观整个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从僵化刻板走向灵活开放的历史。“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频度在加快,变化之速令人目不暇接。如果高校课程体系没有一种积极应变并随时自动调整结构以顺应变化的灵活机制,将变得一筹莫展。”[5]因此,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应秉持开放性原则。这种开放性原则主要是指:第一,空间上的开放性。即通过课程资源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中的开放,并面向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实现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的双重建构。第二,高等教育内部课程体系的开放。即实现各高校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实现教学资源的互补。

4.探究性原则

高等教育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开发、文化创新等功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伯顿·克拉克把大学称为“探究的场所(places of inquiry)”,其真正寓意就在于,在大学中知识的发现与传授、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被有机结合在一起。人们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能力、兴趣、情感、价值观及创新精神等各种素养,并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具体落实到课程领域,则要求构建的课程要遵循探究的原则。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程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挑战性、前沿性和未知性,以促使学习者“将学习视为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从而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每个学习者都有一套对信息世界的解读。教学的目标不再是教师独自地传递知识信息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学生所正在经历的一切。课程作为建构知识的活动,一方面成为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另一方面还超越原有的个人化行为,成为群体合作的行为,成为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发展的契机。”[6]据此,他们能在大学期间及以后的人生经历中追求知识和解决问题,学会沟通与交往,最终形成进行终身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

二、终身教育理念下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如若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导,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告终。课程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需要关系的反映。[7]课程价值取向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每一个课程观念或课程事件,都产生于特定的时间与社会政治、经济脉络之中(Smith & Lovat,1990)。它不仅受其所处时代的哲学及人文思潮的影响,也反映着它们的变化趋势。”[8]正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政治立场、哲学倾向各异,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追求。代表性的观点有“社会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和“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等。

终身学习理念的产生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实践,根本动因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生活等各个层面的变革。“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个层面实现了全球互动。在全球化打破了地区经济纬度的同时,也触动了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的矛盾与整合。全球化不是纯粹的经济或政治的全球整合,其目标甚至首先指向了文化价值方面。”[9]正是在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革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下,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纷纷掀起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一轮热潮。如,日本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中,将“一般教育”课程转变为“教养教育”课程,使课程类型趋于多样化以及个性化,以培养新世纪具备全球竞争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美国研究型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一些革新,如艺术和科学学科得到重视,加强了基本学术能力的训练,开始注重新生研讨课程,提高了通识课程的学习标准以及增设了全球研究课程等。[10]与此同时,伴随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化,我国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目前主要集中在通识教育课程和创新性、实验性课程改革的尝试上。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校课程改革,可以发现一个显著共同特征就是以人为本,着眼于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不再单纯强调系统知识和一般技能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简言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结构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课程改革体现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原则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是一种致力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符合终身教育理念要求,与终身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追求一脉相承。未来终身学习理念下的高校课程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个人终身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才有可能实现培育终身学习者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课程结构的调整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体现为一定的课程组织形式。课程结构既包括依据什么目标组织什么内容的问题,也包括以何种形式来组织课程的问题。课程结构合理才能有效地发挥和实现课程的功能。强调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高等学校的课程将发生重大变革,课程结构也会变得更加复杂、丰富、弹性和灵活。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课程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智能结构从偏重强调知识、技能或能力等一般行为性要素发展转向关注行为性要素与学生人格、个性等非工具性要素的协同发展;课程组织原则从关注以学科逻辑纵向顺序转向关注学科、学科与学生个体发展、学科与社会发展之间横向联系;课程形式结构已突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的主导模式,转向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综合协调发展。[11]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4部分构成。厦门大学本科课程由公共基本课、通识教育课、学科通修课、专业方向课和实践教学构成。这种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是符合终身学习理念要求的,应积极深化改革,继续推进。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推行选课制度。选课制度是体现学生学习内容选择权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而言,课程门数越多,学生选择的自由就越大。因此,增加课程门数是提高学生学习内容选择权的最直接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增加课程,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当然,这并不是说课程门数越多越好,我们必须要考虑现有教师的数量、教学设备等其他教育资源的状况,以确保教学质量与课程质量。总体看来,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课程门数相对比较丰富,许多高校开课门数每学年都在2 000(不含重复课)以上。可以说,单从数量上看,课程门数对于有的高校而言已经不是制约学生学习内容选择权的首要因素,而课程的比例和结构不合理,缺乏灵活的保障机制才是制约学生学习自由的深层次原因。

目前除了少数高校,大部分高校的课程之间存在比较严格的界限,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院系与高校之间的课程没有完全实现共享。有研究数据表明:北京大学等11所985高校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为23.4%。从专业所属的学科而言,历史学、哲学、法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等科类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均超过20%,而农学、工学、医学选修学分的比例均低于20%。[12]因此,调整课程结构,使之更加灵活、弹性是高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一种思路是,在现有课程门数不变的情况下,打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界限,打通本专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的界限,打通专业、学科门类间的课程界限,打通校际课程的界限,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另一种思路是提高选修课在总学分中的比例,提高其他课程如实验课、社会实践课、非正规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以在扩大学生选择权的基础上逐步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到每种形式和领域的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都有助于自我发展和完善。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权也有利于促进自导式学习。

四、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保障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要确保终身教育的理念渗透于课程,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系统,并予以保障。课程改革“如果不从组织机构上采取相应的改革,建立必要的保证机制,仅仅更新课程内容或教学方式等,难以达到课程改革的效果”[12]。因此,高校必须要建立全校性的课程评价机构,同时各学院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机构,或依托校外专门的课程评价中介组织,对所有课程进行统筹和评估。由于终身学习下的课程更加多元丰富,强调与生活、与社会的沟通,因此课程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有校内教师、专家、学生、家长、行政人员参与评价,也要有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的企业人士等校外相关人员的参与;评价不仅要有外部评价,更要注重主体性评价。也就是说,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主体对课程的反思性和体验性评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作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参与者,全程进行学习,评价更为客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课程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是否以学习者的终身发展作为全部课程的核心目的;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综合性程度;课程结构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程度;是否强调“通用性”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非正规课程的认可与重视程度;课程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程度。

[1] 靳玉乐,李森.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203.

[2]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19-520.

[3] 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1-8.[4] 申仁洪,黄甫全.学习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价值重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7):7-14.

[5] 王伟廉.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1997(4):7-10.

[6]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5):71-76.

[7] 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重庆:四川出版集团,2005:170-171.

[8] 李子建.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1-33.

[9] 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2):39.

[10] 孔令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06(4):34-37.

[11] 薛成龙.中国研究型大学学分制改革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研究——课程改革与资源配置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10:120-121.

[12] 黄福涛.日本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与启示[J].龙岩学院学报,2006(2):13-16.

责任编辑 张军涛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Idea of Lifelong Education

FENGXiao-ling/CollegeofMarxism,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

Under the idea of lifelong education,mor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options are provided for learners.Cultivating learners' lifelong learning attitude and capacity i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refore,the curriculu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diversity,coherence,openness and inquiry.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hould adhere to "promoting individual lifelong development".The structure of 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flexible and resilient,so as to meet the various learning demand of different learning groups.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and rely on whether it can promote and satisfy learners'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autonomic learning.

idea of lifelong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urriculum

2016-08-28

10.13425/j.cnki.jjou.2017.01.004

冯晓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engxl1981@163.com)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自主创新青年基金项目(14CX04073B)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者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