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点拨

2017-01-16 01:07朱慧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示例文本阅读教学

朱慧

教师解读示例的运用是教师解读介入学生文本细读的一种课堂现象。作为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示例”二字在文本细读教学的课堂上频频出现,教师往往借助“示例”引导学生进行细读训练。这里的“示例”是指教师通过PPT等媒介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作为示范呈现出来,以此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手段。笔者称之为“教师解读示例”。

“示例”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直接以答案形式进行呈现,如细读《小石潭记》的情景交融手法。

柳宗元以——为乐,是因为——。

示例:柳宗元以石为乐,是因为翻卷的石头露出水面,形态各异,其奇美令人遐想。溪水与奇石相激,鸣奏出如习珮环般美妙的音乐,让人心驰神往,愉悦万分!有的以非答案的形式隐含在教学环节中,如《我的母亲》的结尾感悟环节中以仿写对象的形式呈现。

感悟文本,表达深情,完成下面的小诗:

喊醒梦中的我,

在每个清晨,

训诫声声,

只盼出人头地。

而我,

生未能养,病未能侍。

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而我,

生未能养,病未能侍。

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教师呈现解读示例,原因不外乎有三。其一,细读过程指导,包括细读的对象、细读的角度、细读的思路、细读的深度等;其二,规范学生答题,应对中考批卷“踩点得分”的现状;其三,降低学生细读文本的难度,加快学生进入教学环节的速度,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可以避免教学意外的发生。从教师呈现示例的原因来看,这种教学手段似乎更趋向于功利性,一不小心就会给学生的解读套上紧箍咒,把学生的文本细读引向“模式化”和“单向化”的不归路。的确有部分教师在运用“示例”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

误区一:生搬硬套成为答题模式。以某教师指导赏析《春》中写景句子为例。

请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示例: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小草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样子,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本句的赏析示例强调个别词,明显带有模式化的烙印,并且只分析了修辞,忽略了“钻”、“嫩嫩”、“绿绿”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偏概全。这样的示例只会让文本细读变得生硬无趣,久而久之,学生将会把美学体验的细读文本变成死板的答题套话。课堂也将毫无生趣。

误区二:故弄玄虚增加细读难度。这样的示例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冗长杂糅,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越“示例”越难。例如某教师教学《三峡》时,文本细读的示例。

PPT出示: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它写出了三峡两岸的山连绵不断的特点,所以读的时候应该在“七百里”、“连”这些词上加重音,还可以在“连”上拖长一点声调。

虽然教师本意是指导学生在读懂意思的基础上分析景物特点,并根据景物特点强化朗读。但是就一篇有难度的文言文而言,“示例”又一次性抛出了三个有难度的要求,人为增加了解读的难道。学生尚未将句子的意思疏通,就要分析特点,特点还未分析透彻,就要指导朗读,只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最后以细读不到位告终。

误区三:越俎代庖成为强势主导。有教师出示“示例”后象征性地讨论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出示了满屏的答案,“示例”成了过场,细读变成了答案记录;也有教师一味追求自我展示,用“示例”将自己对文本艰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误区四:不能对教师解读示例说“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解读示例的“介入”有违阅读个性化的本质,并不利于学生的“独学”,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介入。

以上误区或是借“示例”之名,行“填鸭”之实,或是“一杆子打死”,矫枉过正。其实都是不识“示例”真面目的做法。

一、拨开云雾看“示例”

1.“示例”是阅读教学的必要手段

阅读的确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但阅读教学不是。阅读教学是学生和老师互动的过程,可以说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个体阅读的介入,教师解读示例的呈现只是这种“介入”的方式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即教师的介人行为是这样规范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从这两点来看,教学中教师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是必要的,只是这种“介入”应该是“引领”、“点拨”和“指导”,不能“乱入”,更不能“代替”。这一点可以作为衡量教师解读示例的呈现是否合理的首要标准。

2.“示例”的本质

教师解读示例,实为“点拨”教学法的一种,以引领学生在细读活动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为出发点;以语言的形式(形象、情感、意蕴和境界)和内容(词法、句法和章法)为立足点,以唤醒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对语言的敏锐感悟,点拨思维、方法,发展能力为目标。

二、巧思妙想用“示例”

1.“示例”呈现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典型性

作为示范,所呈现的解读“示例”必须是正确的;作为指导,所呈现的解读“示例”必须是完整的。作为经典文本的解读,解读“示例”必须是典型的,在同类文本的解读中有一定的可推广性。所以教师在设计解读“示例”时,要慎之又慎。

2.“示例”呈现的形式

隐性呈现优于显性呈现。教师只点拨解答思路,并不给标准答案,答案还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形成。可以利用对称、续写、模仿等方式开发适合文本教学的呈现方式。

3.“示例”呈现的契机

就学情而言,当学生解读未曾涉及的领域时,当学生解读思路混乱之时,当学生解读遭遇瓶颈之时,都是“示例”呈现的好时机。但无论何种契机,都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强势介入。

4.“示例”呈现的切入点

教师设计文本解读“示例”时,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恰当的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细致地推敲,挖掘文本的深层次内涵,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首先可捕捉文本“关联处”。如以《雨说》教学。PPT出示: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前半部分是诉说雨未来之前“田圃跟牧场”、“鱼塘和小溪”干枯的情形,后半部分则写出了雨来到四月的大地之后,“田圃跟牧场”、“鱼塘和小溪”受到滋润的情景。同样的写“田圃跟牧场”“鱼塘和小溪”这样四个意象,在文本的前后上,则可见其内容的演变发展,从缺少雨水到后来得到雨水,从干枯到滋润,文本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存在内在的关联。

教师将两段并举,同时点出了文本的关联处,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第二,可关注发掘“矛盾点”。

所谓“文本的矛盾点”就是作家在行文中往往出人意料,于无声处引人深思,引人遐想,看似是矛盾的用笔,实是表象的言语背后蕴涵深意。(徐军,《文本细读策略之矛盾点细读探究》,《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11期)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此文主要写作对象是母亲,文章前三段写的却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教师解读示例”可以引起学生对这个矛盾点的探讨。“教师解读示例”如下。内容概括:

(1-3段)“我”的童年生活经历。

(4-12段)母亲对“我”的“训练”。

(13段)母亲对“我”的影响。

题目:我的母亲

矛盾已经暗含在题目与内容概括的对比中,聪明的学生一定可以发现这个矛盾,并形成课堂上新一轮的讨论。

第三,应考虑提示言语的抒情点。

王先霈教授说:“不管文学家写的是什么,他总归是要以情动人,要把创作者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接受者。”从言语的情感特征人手解读文本内涵,也是这个道理。例如《故乡》开头部分,写了临近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时亲眼所见的现实景象,没有一个词语表述心情,但稍微有些语感的人又都能明明白白地觉出其中的情感意味——失望、悲凉。于是教师通过“示例”圈画批注来指导学生发现这种情感的源头。

PPT呈现:

请圈画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词语,并说说这个词带给你的感觉。

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批注]“深冬”一词中一个“深”字就让人感觉到彻骨的寒冷,开篇就是一个“深冬”霎时让阳光远离了故乡,远离了故乡的人,一切都似乎被寒冷禁锢了,令人活泼不得。

学生受到启发后,陆续从“阴晦”、“冷风”、“呜呜”、“苍黄”、“横”、“萧索”、“荒村”、“没有”(活气)等词读出了那张笼罩全文的悲凉的情感之网。

综上所述,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文本解读可以作为“示例”呈现出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合理呈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立足文本,关注文本言语特征,发掘文本的言语形式特征,以科学的教学手段,促进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示例文本阅读教学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