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难点及教学模式研究

2017-01-16 01:31马莉莉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新课标的改革也应运而生。新课标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难点及模式

高中是学生求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育就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引导方式,曾经我们接触的课程教学结构单一,学科体系封闭,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反映不出新科技、新技术的变化;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应试教育策略;各地区课程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政治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越来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抽象性的理论知识传统灌输式授课方式依然无法适应于当代新课改的教学任务,新课改的目的是的高中政治教育应当做到理论与时政的结合;要做到情与理的契合;抽象与现实的汇通。高的高中教育逐步走向人性化、积极化,能够符合现代高中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时代需求,让高中生身心、思想健康成长。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的教学难点

(一)高中政治教学角色的改变

传统的高中政治应试教育,老师作为教学任务的主体,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的责任义务是将逻辑化、规范化的政治理论知识机械式的阐述给学生,学生则需要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以及填鸭式的背诵方式从而完成学习的任务。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需要的是知行合一。这就使得老师从过去的课程阐述着成为当下的课程引导者,而学生则成为教学任务的主体,这就使得老师应该认清课堂角色的转变,要以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提高进行专项课程规划与设计,以思想政治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为前提,避免以成绩来检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学课堂效果[2]。

(二)新课改下政治教学目标的转变

应试教育下的高中思想政治给予学生们一种误区,认为是政治脱离实际,思想没有提高的必然性。这是由于“成绩论”的教学体系影响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课程体验,导致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实际体悟相背离。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需要拓展课堂的灵活性以及开放性,也就是政治教学课堂上需要学生具备政治学习的愿望、兴趣、方法。要促进学生自主、全面、个性的学习。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教育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实现对学生人生方向的正确引导。

(三)新课改下政治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考评机制导致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离不开以考试为重心的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理解政治课程与自身的内在结构与逻辑联系,老师单纯的划重点,学生大量时间的快速记忆与背诵。使得学生丧失了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着需要需要政治教学重体验、重参与、重过程。这就需要学生与老师有着足够的交流;需要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感悟与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

二、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模式

(一)教学观念是重心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有血有肉的,所面对的并不是应试教育下的做题机器,而是一位位有灵魂、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的青少年。过去的学生胆小,缺乏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这就需要老师结合新课改的任务目标,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友好正确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帮助缺乏自信心、勇气的学生走出障碍;帮助缺乏兴趣的学生走出困境,找到学习的方式及激情{3}。因此,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集体学习的温暖与友爱,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自主学习是要务

自主学习是学生完成课堂成果的重要方式,过去单纯的填鸭式背诵教学已不适应于新时期学生的发展。而自主学习请强调的是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互动学习需要兴趣动力,沟通动力以及问题动力。学习的方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目标就是为了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完成学生逻辑思维的开发以及个人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是方式

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依然不拘泥于应试形式,因此对于老师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同时要理解新课改的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当下课程教学难点及教学方式。老师需要联系时代背景,熟悉现代化教学中的设备,如:多媒体、因特网教学,认识到现代化教学中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的展示对于课程质量的帮助。新课标下的政治教学需要老师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过去单一、枯燥、抽象的政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政治学科的精彩{4}。

(四)心态成长是目标

新课标既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把课堂当成学生成长的乐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和平台。使知识教育结合实际生活,落到实处,发挥出实效。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实际生活中更能体现知识的价值的知识应运的乐趣。

结束语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采用了全新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本着激发学生潜能,点燃学生激情的目标,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更加重视学生心态,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对于学生素养的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更是走在新课改的前沿,“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思路,尊重学生的学生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及掌握政治知识,而且体会到政治对于自身的价值和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新课改教学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何胜武.试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革[J].文理导航(中旬),2013,06:52.

[2]马金虎,阿金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特点与要求[J].甘肃教育,2013,15:50-51.

[3]任志俊.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47.

[4]邱泽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7:67+82.

[5]胡映月.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新课程(中)2015年04期

[6] 谢健波. 突出问题引领,简约教学过程——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简约化处理[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25期

[7] 邱凌云. 谈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16期

作者简介:

马莉莉,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高中政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15年,担任2014-2016年度政治学科带头人,多年来积极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多项天津市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