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017-01-16 01:46李存江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数学策略

李存江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高中数学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几方面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无论采取何种教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尽量少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尽量多的知识。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定义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进而能够对其他学科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仅仅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多的上升空间,这也是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例如,在讲“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演示用切插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同时组织其他学生模仿操作,学生完成后设问: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为什么?如果分割的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然后在多媒体上演示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从16等份到32等份再到64等份).最后组织学生讨论:(1)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你有什么发现?(2)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教师完成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充当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引入问题导学法,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的认知能力

数学的问题导学法,是将新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认知基础上向更深入的领域探究。比如,等比数列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有所接触,进入到高中阶段,所涉及的等比数列以理论知识呈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实例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形成认知。比如,分期储蓄的计算就与等比数列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每年的1月1日在银行存款1000元,年利率为3%,那么,第二年的本金即为:1000(1+1%)+1000;第三年的本金为1000(1+1%)2+1000(1+1%)+1000;第四年的本金为:1000(1+1%)3+1000(1+1%)2+1000(1+1%)+1000,以此类推。渐渐地,涉及高中等比数列的知识就引入到课堂中。

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问题导学法,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已经不再从单纯的理论层面理解,而是从多层面形成对于知识体系的认知,以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思想。

三、让小组活动进入课堂,变低效课堂为有效课堂

现阶段很多学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都是大班额教学,这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学习应该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科学地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充分发挥优等学生的优势,推行学生互助学习机制,这样,可以大面积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上高中必修2-1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图象的画法比较抽象,很多同学都难掌握。为此笔者把本班同学分成15个小组(按平时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各占一半的原则来分),发给每个小组一根拉链,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老师负责巡堂并帮助弱组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样做使那些平时上课参与度不高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课堂上,抬得起头,挺得起胸,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调动了整个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就能从这抽象的概念中领会双曲线概念的真谛,掌握了双曲线概念的实质,从而掌握了双曲线的画法。把本来很难上得好的低效的课堂变成高效课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恰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已影响到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大多数的学生中,普遍认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比较复杂,比较难学。因此,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将一些图像、图形、动画、视频等展示出来,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展示出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工具,利用好它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对数学图象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 “函数y=Asin(wx+φ)的图象”的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物理学中简谐振动的图象,来激发学生研究三角函数图象的兴趣。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平移、振幅、周期这三种变换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图形由静到动、由抽象到具体变换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图形“形变”的过程,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奋发学习的激情.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可是,课堂上,部分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不论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只要学生发了言,都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下去,表扬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特别是在这种一味表扬的怂恿下,有些学生会产生思想的惰性,觉得自己说一点就可获得教师的认可.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价值的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以将情感渗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灵活地运用问题导学法,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体系产生认知,以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钟银兵.高中数学中的问题导学法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08).

[2]吴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18).

[3]李桂初.构建高中数学高校课堂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学研究,2012(16).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高中数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