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1-20 17:00马润红李慧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5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意义差异

马润红,李慧敏

1.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吉林白山 134300;2.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CT室,吉林白山 134300

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马润红1,李慧敏2

1.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吉林白山 134300;2.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CT室,吉林白山 134300

目的分析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该次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院内感染1例、护理差错事故1例、医疗纠纷0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0%(完全满意13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1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控评分(98.29±6.25)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护理管理者的感控意识进行加强,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以及重点环节监控,同时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值得推广。

院内感染;控制;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院内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会对住院患者的康复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衡量医院管理水平以及评价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1];该院为了分析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将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该院住院部收治的患儿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 (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0:10;年龄 25~69 岁,平均年龄(49.51±9.52)岁;住院时间为 16~30 d,平均住院时间(17.21±7.52)d。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9:11;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9.55±9.55)岁;住院时间为15~30 d,平均住院时间(17.22±7.51)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2)观察组给予护理管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加强护理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意识:促使护理人员认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时应加大对其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并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纳入护理质量检查中;主动积极和医院感染控制科联系,对病区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并采取对症措施,从而预防感染事件发生。②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三基伦理知识培训,同时将医院管理相关知识纳入其中,促使护理人员自觉学习预防感染知识以及自我保护知识,从而增加主动预防观念;并组织院内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其培训内容包括消毒规范技术、医院感染规范管理等,并根据其管理制度制定护理操作流程以及护理操作技术的感染控制标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③落实院内感染制度:将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落实在每个护理操作环节中,同时在病区设立1名感控护士,告知其职责,并要求其认真履行职责,监督科室将预防感染措施落实,同时对科室感染控制工作加大力度检查,其检查内容包括:病房保洁制度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是否七步洗手以及消毒剂、紫外线是否符合标准等;同时对病房发生感染病例进行登记和上报。④监控护理工作环节:对供应室、手术室、ICU以及产房、婴儿室、手术室进行重点控制、检查,以免发生院内感染现象;一旦出现问题应随时记录,并及时反馈;分析问题,从而提出有效措施。⑤健康教育:将预防医院感染作为自身职责,并将其预防知识融入患者健康教育当中,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手段;患者入院后应向其和家属宣传医院规章制度,告知其洗手以及保持手清洁的重要性,并提高其认知度,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等指标,并对其进行评估。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护理质控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两组患者给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现院内感染1例、(5.00%);对照组出现院内感染 3 例、(15.00%);两组患者对比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事故1例、(5.00%);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事故4例、(20.00%);两组患者对比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医疗纠纷0例、(0.00%);对照组患者出现医疗纠纷 2例、(10.00%);两组患者对比的数据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完全满意13例、(65.00%);对照组患者出现完全满意6例、(30.00%);两组患者对比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基本满意6例、(30.00%);对照组患者出现基本满意6例、(30.00%);两组患者对比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满意 1例、(5.00%);对照组患者出现不满意8例、(40.00%);两组患者对比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控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控评分(98.29±6.2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控评分(83.22±6.02)分;两组患者对比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院内感染事件容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为此应将护理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才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并且对院内感染控制力度进行加强,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从而预防院内感染事件出现[2-3];同时对护理人员开展控制感染工作,完善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并将其制度实施于整个临床中,从而为患者以及医务工作者提供安全、有力保障[4]。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认识不足;②感染管理知识缺乏;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未落实;④缺乏职业安全意识;⑤对重点环节感染管理忽略[5]。在临床上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并对其定期进行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从而促使护理人员管理知识伦理认知度提高,掌握预防标准知识;同时对其进行思想工作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提升其责任心以及工作热情[6-7]。

该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院内感染1例、护理差错事故1例、医疗纠纷0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0%(完全满意13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1例)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控评分(98.29±6.25)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由此说明在临床上对护理管理者的感控意识进行加强,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重点环节监控,同时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1]万萍.试论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200-201.

[2]王月波.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20(9):134-135.

[3]王芬.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69-170.

[4]毛苏云.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分析及感染控制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3):1451-1452.

[5]张淼.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253-254.

[6]牛桂云,海力曼.医院感染在临床护理中的预防与控制对策[J].医学信息,2016,29(17):225.

[7]凌敏.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255.

R7

A

1672-5654(2017)09(a)-0146-02

2017-06-07)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5.146

马润红(1978-),女,吉林白山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糖尿病护理。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意义差异
一件有意义的事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