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控制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作用

2017-01-23 18:09马瑶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作用改革

马瑶

摘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有企业更好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显露出来,对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为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促使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因此,为了使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条不紊的顺利推进,国有企业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及时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为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概述出发,深入讨论内部控制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 国企混合所有制 改革 作用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是必然趋势。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对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促进国有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际情况中,受相应机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使得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遇到了诸多阻碍,对实现国企所有制改革目标形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当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国企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通过加强国企内部控制,及时解决各种隐患问题,最终实现国企可持续、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概述

国企混合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私人所有制经济不同,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成分,而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混合形成。简而言之,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指的是由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共同参股组建形成的企业形式。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流畅的产权流转运行机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营形式等。当前,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潮流。一方面,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实现了对市场经济体系的优化;另一方面,随着各种经济成分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中,国企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可以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对提升国民经济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势在必行。

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出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环境中,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将国有资本的功能放大,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实际生活中,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企业经营模式和制度体系的市场化,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多元化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家在国有企业所持的股份会逐渐减少,其他股份持有者会逐渐增多,由于他们参与到国有企业决策中,可以有效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对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内部控制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前期遇到的问题

受相应机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使得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遇到了诸多阻碍,国企改革的难度非常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影响。

(一)难以准确把握资金进退

混合所有制是在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设计上缺乏依据,再加上对于资本进退难以进行准确的把握,使得国有企业改革遇到问题。

(二)民营资本落实不到位

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会形成极为有利的影响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民营资本进入基础产业、设施等领域的战略落实不到位,使得国有企业改革寸步难行,如何在引入民营资本的同时,维护国有企业资产安全,成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点。除此之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还存在内部控制、监督监管机制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信息透明度不高,对国有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形成了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前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

三、内部控制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作用

当前社会环境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及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层次剖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内部控制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及时解决各种隐患问题,促使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进行。所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一)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是重中之重。当前持续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资产侵蚀、贪污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加快,也是很多人反对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重要原因。针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资产严重流失的问题,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促进所有制经济主体的平衡性,减少股份独大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维持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和谐性,从而缓解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进行,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除此之外,在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加强内部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需要对管理层收购持股以及员工持股叫停,主要是因为管理层或员工持股过多,就会出现决策倾向性问题,对规范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不利影响。当然,对于缓解员工持股的问题,可以规范对产权的评估定价机制,促进股权的分散性,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避免出现国有企业内部腐败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长远重要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可以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环境

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优化国企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明确各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将责任明确到人,使得各管理决策层可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果,维持国有企业稳定的经营环境。加强内部控制实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分离,避免出现内部管理不严、贪污腐败的问题,促使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制衡。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可以引进高素质的CEO,实行经理人制度,从而实现对国有企业运作环境的优化,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质量。

(三)可以有效缓解产权保护问题

产权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国企混合制企业中,加强对产权的保护,就可以保障其整体效益。所以,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占据有利地位,就必加强对产权的保护。内部控制作为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战略投资者的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约束,明确产权归属,就可以有效保障国有企业的效益,避免战略投资对国有企业产权造成损害,从而实现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在产权保护的严峻环境下,国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对产权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保护产权的重视,积极进行产权保护。在保障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控制企业各项运作环节、划分职责,不断完善企业产权规范,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范进行产权保护,避免对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造成损害,从而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开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四、结束语

总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能够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进步。针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隐患问题,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就可以为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是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然措施。

参考文献:

[1]高瑞霞.关于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股权激励问题的若干思考[J].新经济,2015

[2]杨柳.从风险管理视角谈外经贸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机制[J].国际商务财会,2014

[3]刘燕燕.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案构思及其完善措施[J].财经界,2011

[4]方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J].中国商贸,2014

[5]钟玮,李雪斌.后危机时代有效性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改革与创新[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

[6]翟发田.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和启示[D].苏州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作用改革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