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新经济:现状·问题·原则·路径

2017-01-24 08:00吴怀志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吴怀志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19)

放眼全球经济,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为特征的新经济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多领域、跨学科和群体性突破新态势。因此,大力发展新经济是推进新一轮的经济革命,抢占未来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引领未来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增速换挡、质量提高、动能替换的关键时期,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经济,既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一、新经济的起源、内涵及特征

(一)新经济的起源

“新经济”(NewEconomy) 的概念,最初是在美国兴起,随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使用,并最终被各国经济界、学术界和政治界广为接受和推崇。20世纪90年代,美国互联网经济呈现新状态,美国新闻媒体报道开始鼓吹美国经济进入一个“长期繁荣可持续”的新时代,出现诸如“新经济”“新模式”“新范例”等热门词汇。这一时期,国际上开始把“新经济”简单归纳为“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等。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发全世界金融危机。美国为了振兴经济、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先后出台了美国“再制造化战略”“复苏法案”等,德国也推出了工业4.0计划培育“互联网+工业”等智能制造,欧美发达国家都开始着眼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2016年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内地方经济考察调研中开始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并将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至此,发展新经济正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经济复苏的发展战略共识。

(二)关于新经济的内涵

现在,“新经济”已不再是特指美国的新经济现象,也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经济,而是拓展到覆盖一、二、三产业,主要是指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驱动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简单来讲,新经济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在制度创新、需求升级、资源要素条件改变等多因素驱动下,聚焦于科技和产业的新一轮变革,带来包含产业转型升级、就业结构改善、经济提质增效和生态环境改善等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新经济的内涵包括互联网经济和知识经济,新经济的技术革命基础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新一代通信技术为主,还包括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无人驾驶汽车、纳米、石墨烯等智能制造技术,以及氢、太阳能新清洁能源和基因、干细胞等生物技术。新经济表现为一种创新和融合:一是各种高新技术融合集成创新的产物,体现为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高端制造技术、生物医药等技术的融合。二是产业的跨界融合,模糊了一、二、三产业的界限,主要表现为产业的服务化,由过去单纯的卖产品卖服务,发展到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

在我国政界和学界一般认为,新经济主要是指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产业经济,简称“四新经济”。在国务院出台的文件《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及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四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都表述为“四新经济”。国内也有少数学者和地方政府部门简单概括为“三新经济”(即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还提出了“五新经济”的新概念(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

总之,新经济不仅是全球发展竞争的重要焦点,也是后发赶超和先发引领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新经济”可谓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同时,“新经济”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着力点,能够真正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新经济主要包含两大力量:一是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培育新动能。二是改造升级传统动能。新经济促进了新兴业态和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标志性行业;绿色能源环保和互联网,以及以网约车、慕课、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都是新经济的重要内容。

(三)新经济的特征

1.新经济是创新经济。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新”,诸如原始创新、改良创新和跨界融合创新催生了新经济,既有对原来技术、服务和产品的创新,也有对旧的商业模式、业态和创意的创新,新经济的创新不仅包含原始创新,也包括集成创新等各种创新再造。即是说,创新是新经济的天然属性,是新经济的首要特征。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经济。

2.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新经济的基础特征,一切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依靠对知识的创新,通过对原有知识进行改良、融合等再创造形成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以新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无疑都是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发挥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新经济中的其它主要表现形式,如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也要以技术和知识经济为基础。所以,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变化、演进的新阶段和新高峰。

3.新经济是全球化经济。新经济是积聚全球资源形成的,利用配置全球最优的技术、人才、资本和管理经验。同时,新经济也向全球传播,迅速扩大市场,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移动支付、电商商务、共享单车、移动流媒体、新能源、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智能手机等新经济产业,都是先诞生于某一地一国后迅速向全球辐射扩散,最新消息称支付宝已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

4.新经济是融合经济。新经济不仅出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还出现在农业,模糊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边界,而且新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将不断催生新的产业。新经济不断改变原有的企业生产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将为大、中、小企业,农民、城镇居民,以及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各领域提供广阔的跨界融合发展空间。

二、我国新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新经济发展的现状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产业变革,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突飞猛进,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制造、航天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我国一批企业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一流方阵,中国高铁、北斗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走向世界。同时,我国新经济的加速发展壮大,带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了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升级,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看: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当前,我国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动能撑起了发展新天地。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我国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支柱,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湖北、河南、贵州、云南等,都陆续开展规划研究,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二)我国新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创新不足。我国新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储备不足;龙头领军企业不多,没有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模式同质化严重,很容易被模仿。以共享自行车为例,全国除了比较知名的摩拜、ofo外,还有近10种共享单车,依托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也很相似,通过手机扫描自行车二维码取车、计时收费。限于技术水平,这种二维码的安全性存在风险,容易被木马病毒利用套取个人身份信息和资金;防盗锁和定位装置问题,都容易遭受人为破坏拆除,共享单车变成了少数人的专用车。也就是说,由于我国新经济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不足,造成方兴未艾的新经济普遍存在技术壁垒不高、业态模式趋同,很容易陷入低端同质化竞争的烧钱模式,营利性和可持续性存疑。

2.政策环境不完善。由于诸多原因,我国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发展障碍不少,特别是在融资和注册方面,都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新经济表现出轻资产、跨产业趋势,经营地点和主营业务归属存在模糊,必然影响新经济企业的注册和融资,还会在获得政府补贴奖励、项目申报支持、用地审批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业指导服务等工作面临尴尬境地。地方配套政策的不完备,还会带来地方统计部门对新经济企业统计归口的困惑,新经济的创新和跨界融合特点,造成新经济企业既可以划归工业,也可以划归服务业,还可能划归农副业,对地方政府经济调控和产业规划造成一定困扰。

3.社会认知的制约。新经济是以新技术为主、融合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的新经济形式,社会认知接受会有不断提升和反复的过程。不论消费者尝试接受,还是政府管理部门倡导立法,都会经历热衷阶段、排斥阶段和理性反思三个阶段。在新经济诞生伊始,因其表现出来的便捷性和潜力性,引发社会兴趣和热情,但随之推广应用中出现利益竞争激烈、使用弊端显现或管理服务不足,造成社会问题,又会遭遇社会排斥,最后对新经济的反思争论又趋于理性回归。这种认知的制约,将会对新经济造成冲击,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夭折。

三、发展新经济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原则

(一)我国新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结合国际国内新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我国培育新经济的总体目标应是:切实解决“四新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四新经济”主体培育、载体建设、服务体系和制度环境的完善。通过精准发力,有效引导,制度催化和服务支撑,全面营造新动能异军突起、传统动能转型升级,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四新”经济发展新局面。力争到2020年,率先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重庆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主要省会城市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竞争力强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新经济成为支持发展的新增长引擎,新旧动能实现平稳接续、协同发力,形成一批新经济聚集发展的城市群和经济带。

(二)新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

1.坚持政府治理转型和改革,用好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第一,建立新增长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地位,政府产业政策引导扶持为辅,并最终取消产业补贴,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二,建立新发展动能。要从以政府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增长动力,向以扩大国内消费为主导的增长动力的转变。第三,建立新的经济结构。从以传统工业制造为主,向以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关键是在服务业市场开放、金融监管体制、财税体制、各形式经济主体享受普惠制国民待遇上加大改革力度,实现重点突破,以奠定新经济的制度支柱,使国家有明确针对性的改革能够加快落实。

2.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夯实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引擎,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关键在创新。第一,国家产业政策要鼓励全社会创新创业,对待新经济要多做协调服务和鼓励引导,提高对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奖励力度。第二,改革企业注册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以负面清单取代审批目录,凡是法无禁止的都允许,宽容新经济发展壮大。第三,加强对科技创新、发明专利和创业就业的保护支持,完善细化鼓励大学、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和创业的政策法规。

3.坚持市场驱动,激发新经济发展的活力。要将激发新经济市场活力作为培育新经济的重要基础。强化新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营造保障新经济培育发展的良好市场氛围,形成遵循市场规律和发挥市场功能的扶持机制,切实提升新经济的市场活力。在重点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减少行业垄断,克服政策歧视,鼓励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开放,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开展平等的经营合作。

4.坚持以人为本和开放合作,增强新经济发展的动力。人才是构建新经济产业体系的骨干力量,培育新经济一定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美国之所以成为最富创新力的国家,依靠的是积聚世界优秀人才;德国、日本制造驰名世界,与其培养众多精益求精的专业人才密不可分。与新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不仅缺乏能够适应新技术、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技术人才,还缺乏优秀高水平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管理人才、创业人才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我国要加快培育新经济,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务求实效的选人用人和考核体制机制,思想品德和业务能力并重,为爱国敬业、克己奉公、开拓进取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和空间,着力避免唯领导论、唯学历论等错误的规则,避免选人用人的近亲繁殖。要用全球视野配置产业链和空间分布,加强新经济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走开放合作、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5.坚持协同推进改革创新,营造新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新经济培育和发展的资源聚焦、政策聚焦,深化部、省、市联动机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强化产业、科技、规划、财税等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形成上下、左右互动的工作机制和推进合力,营造新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6.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的基础。培育新经济产业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节能环保改造升级,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纳米、生物等新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融合发展,以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颠覆高能耗、高污染等旧的生产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绿色发展、跨越发展。

四、我国加快发展新经济的战略路径

(一)着力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推动新经济加快发展

1.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新经济发展的制度藩篱。由于新经济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通常具备轻资产、重知识、跨界融合等特征,现行政府产业行政审批中以批代管、偏重目录准入管理的模式,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政府治理,优化服务势在必行。政府职能部门一些单位、一些干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作风老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又出现了“新衙门作风”,一些干部服务不到位、进取不积极、工作不落实、担当不主动等。为此,发展新经济应加强政府干部作风建设,克服老、新两种“衙门作风”,增强政府部门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履职尽责做好“店小二”,加快破除限制新经济发展的准入壁垒。例如,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对新经济企业设立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在企业资质、经营场所等方面,“法无禁止即允许”企业注册经营。

2.完善政策支持,发展壮大新经济。应结合新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改革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尽快研究出台新经济企业认定标准,主要依靠以第三方评估认证的办法,委托社会咨询机构、行业协会评定新经济企业;政府对新经济企业创业初期给予适当支持,例如,对初创新经济企业,在3年内免费提供办公空间、减免地方税费、提供行业指导和经营培训;对成长达到一定经济规模、雇佣一定规模用工的新经济企业,给予政府财政奖励和评先进荣誉等。

(二)加快新经济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经济集聚发展

1.推进新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新经济发展的名片。新经济是未来性的、战略性的,也是现实性的必然选择。要选择和新建一批新经济示范区,重点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株潭”“环鄱阳湖”“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等城市群的自贸区和产业园区推动新经济集聚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无人驾驶、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以创新技术作为推动力,以创新人才为引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创意者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慧经济、新兴消费经济、新兴物流经济、新兴金融业,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结合,促进生物技术和养老保健的结合,形成新经济发展优势。

2.突破性发展优势战略新兴产业,壮大未来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制定的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是未雨绸缪谋划的新经济发展方向,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一批优势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为支柱产业。立足本地发展需要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低碳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

3.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新经济增长双引擎。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如传统农业、传统制造业等,经过“互联网+”和节能降耗等改造升级,将焕发巨大生机和活力。要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重点围绕互联网+工业融合、节能降耗、提档升级、安全升级等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打造新经济增长双引擎,更好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对新产品、新服务的新需求。

(三)强化新经济服务支撑

1.加快建设新经济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力度,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突出、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四新”领军企业的核心作用,加强领军企业的创新资源共享。加快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当地优质高校科研基础设施、科研院所、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验室等资源优势,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联合研发、委托研发、检验检测认证、中试试验等个性化服务定制;对接企业技术转移转化需求,强化技术创新供需对接服务,加强创新创业培训、技术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交易、标准化专业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国际合作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网络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2.加快建设“四新”经济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着力推进“产业联盟”协同创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平台的作用,促进企业研发与创新资源共享的有效对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合作共享机制,打破产业链上下游壁垒,实现“四新”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

3.加快建设新经济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开放的互联网信息查询应用平台和专业数据分析系统,为营造诚实守信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加强企业社会信用平台和评级体系建设,开展全过程信用管理试点,发挥信用信息的风险甄别、筛选和预警作用,为新经济企业合法经营、诚信合作和社会融资提供社会信用保障。

(四)创新新经济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问题发现解决机制。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企业服务直通车、“四新”经济直通车微信群、省市到各县(区)联络员会议和各行业协会,建立多渠道广覆盖的“四新”企业诉求收集机制,加强问题梳理和甄别。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省、市、县(区)各级各部门的联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双创”等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依托“自贸试验区、产业园区、城市新区”三区联动,在国内部分典型城市和地区率先开展先行试点,突破制约“四新”企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2.探索创新宽松、严密透明的监管方式。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的决策部署,减少“四新”项目前置审批和行政干预,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和优化管理流程。依托“四新”经济试点示范,形成“负面清单”的企业准入模式,降低“四新”经济发展门槛,让更多企业可以纳入“四新”领域扶持范围内。积极探索“条件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的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的手段,强化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发挥社会诚信体系对监管的支撑作用,构建严密透明的监管体系。

3.探索建立统计跟踪评估机制。着手推进国家和地方层面新经济统计工作的衔接,结合各地实际,逐步完善新经济统计制度和统计分类标准,探索建立新经济统计调查工作体系。建立新经济跟踪评估机制,探索建立相关评估体系,以便于政府部门和学者对新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预测。

[1]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经济新动能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12).

[2]董微微.国外新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8).

[3]许勤.创新培育新动能转型发展新经济[J].行政管理改革,2016(12).

[4]刘应杰.把加快发展新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举措[J].中国发展观察,2016(22).

[5]吴韬.加快云南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02).

[6]马云波.树立新理念与推动大理州产业转型升级[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4).

[7]刘仲初.促进新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抓企业创新[J].政策,2017(02).

[8]李耀新.以“四新”经济促产业创新转型发展[J].上海企业,2015(02).

[9]赵钰.自主创新、新兴产业与新经济增长点[J].科学管理研究,2015(04).

[10]李广宇.提升上海在新经济领域的投资和贸易便利性[J].科学发展,2017(03).

[11]吴怀志.武汉城市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研究[J].城市观察,2016(03).

[12]吴怀志.武汉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长江论坛,2015(03).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