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及特征

2017-01-24 08:00陈忠华阳茂庆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管党作风从严治党

陈忠华 阳茂庆 王 攀

(云南民族大学 办公室,云南 昆明 6505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全面从严治党,着眼长远,立足党情、国情、世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谁来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治什么、怎么治等系列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形成了以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制度建党和反腐倡廉建党为主要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和升华

1.从严治党思想是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基本思想。从严治党一词,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重申了从严治党的方针和要求。党的十三大,从严格执行纪律、惩治腐败分子方面提出从严治党;党的十四大,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党的十五大,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调从严治党;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2.从严治党思想是党的领导人的一贯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一贯主张从严治党,对从严治党的思想理论及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源泉和实践依据。[1]第一,在作风建设上,毛泽东同志提出:“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2]第二,在党的群众路线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党史证明,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3]第三,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4]第四,在制度建设方面,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5]

3.习近平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2012年11月,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6]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开启了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指引下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新征程。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八点要求”。[7]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他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8]这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习近平继承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一贯思想和主张后的思想升华。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列,提出“四个全面”的管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

4.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涵。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做了精辟阐述,他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9]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论断,内涵深邃、立意高远、逻辑严密、富有操作性。第一,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纯洁党的机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第二,基础在全面,就是要管全党、治全党,把从严治党的任务和要求落实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党组织,特别是从中央政治局抓起。在中央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抓?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正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上面没有先做到,要求下边就没有说服力和号召力。”[10]第三,关键在严,就是要敢管敢严,要动真碰硬,在执纪监督问责中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涉及的责任人功劳多高、地位多显赫,该怎么问责就怎么问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有多少就处理多少。例如,在反腐败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11]并且强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12]第四,要害在治,就是关键在治理,从党中央到党的最基层支部委员会都要担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各级纪委应当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铁面无私地执纪问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13]

(二)从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思想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就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然失去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14]从当前已经处理的腐化堕落的党的领导干部来看,都是首先在思想上出了问题,没有筑牢思想防线,理想信念滑坡所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5]在思想建党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清醒而坚定,“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16]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和先导。人的每一个有意识的行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都是先有想法,才有行动;行动的结果,影响和固化人的思想,形成人的新的思想,新思想再支配人产生新行动,如此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因此,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全面从严加强思想建设开始。只有思想上的全面统一和坚定,才会有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上的全党步调一致和坚强有力。

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思想上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信仰问题,也是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17]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上,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时代强音,正本清源、铿锵有力、落地有声。他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8]

2.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所有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前行。革命年代,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平时期,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的共产党人,也必须要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行动才会有目标,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强大内生动力。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看,只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全面从严治党才会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全面从严治党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就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19]

3.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每一位党员的神圣职责,是确保党的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其重要目标就是通过治理,让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位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要树立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习近平指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必须是坚定的,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20]

(三)从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从治理学的视角看,全面从严治党,涉及治理的主体,谁来治理?涉及治理客体,治理谁?从治理的主体看,全面从严治党,关键靠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从治理的客体看,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又是从严治党的主要对象。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既是从严治党的主体,又是从严治党的客体。要下好全面从严治党这盘棋,必须要下大力气加强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21]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是全党的事,必须要靠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才能完成。因此,在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链条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分解中,要建立起责任环环相扣、任务层层分解的压力传导机制,让每一个党的组织和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都有责任和任务。从主客体的角度看,这既让每一个党的组织和每一位党员干部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又让每一个党的组织和每一位党员干部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整改、自我完善。在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作了深刻而精辟地阐述。他说:“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22]2017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压实压紧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督促领导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23]

2.抓住“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全面从严治党,范围上是全党,是全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但是,方法上要抓关键,抓住关键少数、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逐一治理,改变以往“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尴尬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从严管理干部,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既从思想教育上严起来,又从制度上严起来。”[24]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关键少数”主要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级别越高、位置越重要、权力越大,一旦腐化变质,对政治生态的破坏就会越大,对党的形象损害就会越大。“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25]另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的顺利推进,关键也要看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群体的决心、态度和工作状态。只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就能引领普通党员“最大多数”,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

3.从严选拔使用干部。选拔使用干部是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作为执政党,选拔使用干部是全社会人才发展的指挥棒。选拔使用什么样的干部,社会上这样的人才就会多起来。选拔使用贤能之人,社会上的贤能之人就会多起来;选拔使用平庸之人,社会上的平庸之人就会多起来;选拔使用腐败之人,社会上的腐败之人就会多起来。所谓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干部的选拔使用对党风政风和工作作风的影响,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选贤任能。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明确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三个干部选拔使用的根本性问题。他不仅为党的好干部画出了德才兼备标准像,还对各个时期的好干部做出具体描绘,提出新时期好干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时代内涵,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如何促进好干部的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靠组织培养,二靠个人努力。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知人,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等方面作了精辟论述,要求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26]

(四)从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作风,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是思想、组织、制度、反腐倡廉建设的直接体现。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作风,也是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因此,作风体现的是党性,体现的是党的形象,体现的是与人民群众的亲疏远近。作风的好坏,人民群众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是全面从严治党有无成效的评价标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作风建设经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规律,将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27]“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28]

1.中央“八项规定”使党的作风得到根本好转。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到20天,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对中央领导的调研、会议、简报、出访、警卫、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这些看上去都是“小事”,但正是从这些“小事”切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头执行、做出表率,发出了作风建设的“动员令”,迈出了作风建设的第一步,使党的作风得到根本好转。之前,党的各级组织发了许多文件,想管而没有管住的“饭桌子”“车轮子”等群众深恶痛绝的不良作风,一个“八项规定”及其精神管住了。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29]

2.坚决反对“四风”,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拉开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弱化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恢复党的优良光荣传统,重拾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四风”,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在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项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聚焦作风建设,对作风弊病、行为诟病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恢复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教育了党员干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3.加强学做结合,提高党性修养。在抓作风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各级干部都能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30]要求党员干部用“三严三实”对照自己、检查自己,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基本准绳,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31]

(五)从反腐倡廉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反腐倡廉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只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反腐败的利剑高悬,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才能确保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才能对党内腐败分子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一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方面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致使腐败的面越来越大,腐败的程度越来越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后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孙政才等一批“大老虎”,赢得了党心、赢得了民心,兑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发表了系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第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32]第二,关于腐败的危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如果不除恶务尽,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恶化政治生态,更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33]第三,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党中央的总体判断是依然严峻复杂。”[34]第四,关于惩治腐败的态度,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不定指标,不设上限,“任何人违反了党纪国法,都要依法惩治,决不能手软。”“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35]第五,关于反腐败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36]第六,关于如何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巡视工作要明确职责定位,巡视内容不要太宽泛,要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进行。”强调“无论是谁,都在巡视监督的范围之内。”[37]第七,关于制度反腐败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38]第八,关于反腐败的效果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39]

(六)从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是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从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度具有长远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从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就不会因领导人的看法改变而改变,不会随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会成为看人下菜的“势利店”。立规矩、建制度、抓执行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力加强包括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开创了以制度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1.立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履新20多天,就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中央八项规定”。随后,各级党组织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订了符合本级党组织实际的具体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精神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使全党全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争取了党心民心,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照当年党中央在西柏坡建立的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党委制、建立新闻制度、提出“两个务必”和“六条规定”、制定入城纪律,认为现实中中国共产党存在“四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管党、治党的一些方面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之一是要立规矩,制定朴实管用的规矩,杜绝形同摆设、牛栏关猫的规矩。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章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40]

2.建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党中央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建设,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系列党内法规的出台或修订,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做事有规矩、有遵循,违规处罚有标准。这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的出台,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管党治党由宽松软向严紧硬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突出重点,重在管用有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41]

3.抓执行。八项规定出台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明了落实八项规定的决心:“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实,言必行、行必果。”[42]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关键因素就是中央出台的各项党内法规得到了有效执行,使制度成了带电的“高压线”,而不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对那些视党规党纪于不顾、肆意践踏规矩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43]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必须要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制度执行。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鲜明的中国特色。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情况而得出的对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方面,既要做到“全面”,又要做到“从严”。只有把“全面”和“从严”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才能使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治出成效。与以往的党的建设思想相比,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从广度、力度、深度三个维度上都有新的发展、新的超越。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广度

“全面”两个字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广度。“全面”就是要管全党、治全党,把从严治党的任务和要求落实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党组织。其广度不仅仅涵盖了“为什么”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治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包括从严治党“谁来治”“治谁”“怎么治”的问题。从组织来看,上至中央政治局,下至基层党支部、党小组,都要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都是从严治党的对象;从党员干部个体看,上至中央政治局常委,下至基层普通党员,肩上都有从严治党的责任,如出现违规越纪的行为,不管涉及什么样的人,都要受到党纪的追究和处理。在从严治党上,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要求中央政治局带头、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并自己首先带头做起。

1.全面从严治党内容广。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涵盖从严治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全面从严治党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的关键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要密切党群关系走群众路线、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务必选好用好干部、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守纪律讲规矩,走制度化建设道路、全面从严治党要建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预防和惩处机制、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等等方面作了全面而系统的精辟论述。

2.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广。全面从严治党是关乎整个政党建设的大事,需要自上而下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无论是中央还是党支部,不管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还是党支部书记,都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方式,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层层传导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层层有责任、人人有任务。第一,各级党组织负起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而且也是党的各级组织的责任,要求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要求各级党组织做到聚精会神抓党建。第二,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负起分管领域的全面从严治党的领导责任。要求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要担起责任,起好表率;要求各级各部门党组织书记要亲力亲为抓党建,党组织成员也要履行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第三,各级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全面从严治党执纪监督问责。

3.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广。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对全体党员干部从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干部管理上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全面从严治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不折不扣地按照规矩办事。思想建设从严,要求每一位党员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坚定,才能重心不倒、不走偏路。纪律要求从严,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要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体现党纪严于国法,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作风建设从严,要净化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干部管理从严,提出好干部的标准,要求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加强监督管理。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力度强调“从严”。用严的制度、严的纪律、严的追责,加大管党治党的力度。强调持续用力,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要久久为功,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以钉钉子的精神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1.制度严。不断完善管党治党制度体系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用更严格的制度管党治党。以强有力的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不再任性。

2.纲纪严。把党规党纪作为一条带电的“高压线”,不管是谁,不管位有多高、权有多重,只要触碰到党规党纪这条“高压线”,就要追究责任,对一切腐败实行“零”容忍,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维护党章和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3.责任严。落实“一岗双责”,压实“两个责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委、纪委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明责、尽责和追责。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度,主要体现在治理的层级深,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人、又是治理的对象;治理的内容深,从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到党员干部的日常请示报告都涉及;治理的时间跨度长,改变了过去一段时间治理“一阵风”“雨过地皮湿”状况;影响程度深,不仅使党风向好转,而且带动社会风气也向好转。

1.治理的层级深。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调以上率下,全面动员,全体参加。“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4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鲜明态度,昭示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党内没有旁观者,都是责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中高级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的同时,十分关注基层,向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45]“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6]

2.治理的内容深。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到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从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到党员干部的日常请示报告都涉及,可谓内容博大精深。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内巡视工作,视之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先后提出许多新思想、做出许多新部署,使巡视工作不断在创新中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开展了多轮巡视、巡视“回头看”、专项巡视,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工作的全覆盖。事实证明,巡视工作突出政治巡视,为全党进行了政治体检,发现了一大批党员干部的违纪线索,发挥了巨大的反腐威力,有力地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

3.治理程度深。“中央八项规定”执行后,不少人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只是“一阵风”,过一阵子,风头过了,又会回到以前的状态。也有人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是“雨过地坡湿”,难以深入和持久。然而,五年的实践表明,习近平总书记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深入的持久的。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到现在还逢节必查;全面从严治党的步子,不是慢下来,而是加快推进;违规违纪者,不管是退居二线的,还是仍在重要岗位的,一律查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1]赵建波.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6).

[2]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3.

[3]邓小平文集(1949—1974年).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73.

[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1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1-18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7]石媛,范瑜.“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脉络[J].共产党人,2015(18).

[8]霍小光,王骏勇.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

[9][11][15][20][21][24][25][27][28][30][31][34][35][41]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 出 版 社 ,2016:11、195、98、79、131、138、134、148、149、158、161、185、187、110.

[10]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8.

[1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13][1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16][18][1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9、11.

[17][22][33][39]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

[23]习近平.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N].人民日报,2017-03-06.

[26][45][46]盛若蔚.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06-30.

[29][32][37][38][42]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1、4、107、121、68.

[3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85.

[40]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N].人民日报,2012-11-20.

[43]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6-28.

[44]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N].人民日报,2016-12-01.

猜你喜欢
管党作风从严治党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打出党建统领组合拳 画好管党治党同心圆——柳林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建工作纪实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坚行建党管党治党要求 弘扬党的特色本色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