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全党重视历史学习的重要思想

2017-01-24 08:00赵明刚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党史领导干部

赵明刚

(南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历史学习并通过历史学习来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党史国史,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老师。”“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思想,对进一步推动全党重视历史研究、加强历史学习,增强全党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把党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刻论述了新形势下我党加强历史学习的极端重要性

(一)做好领导工作的需要

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强调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2]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党形成了学习历史、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的优良传统。党的中央领导人根据不同的历史场景和现实任务,都强调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强调学习历史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必修课。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今天的中国正迎来三千年未有之良好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力以赴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戮力同心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改革进入全面深化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繁重世所罕见,矛盾风险挑战之严峻世所罕见,新情况新问题之复杂世所罕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破解发展难题,迎接改革挑战,化解稳定风险,都需要全党加强历史学习,具有历史意识,具备历史眼光,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分析形势,预见未来。

(二)提升干部领导水平的需要

习近平指出:“我们的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多方面知识,其中历史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不少领导干部,基本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工作经验都是具备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和中外历史知识还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4]不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知识欠缺,是当前领导干部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对历史知识的撷取。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5]

二、深入论述了历史学习的方法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坚持正确的方法,着重把握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着重把握历史上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着重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着力提高历史文化素养,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一)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习近平指出,学习历史,首要的问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告诫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能读死书,一定要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对所读历史书籍要抱着批判扬弃的科学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照单全收,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样才能在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中发挥历史知识应有的积极作用。”[6]

(二)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习近平指出:“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7]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第一,带着问题学,围绕问题思考,边学边思、学思相促。第二,要围绕如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紧扣时代和实践课题,从历史知识中汲取营养,从历史事件中发现社会运行规律,从历史兴衰成败的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把学史与用史结合起来,通过“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努力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8]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奋力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三)学习与运用相结合

习近平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今天,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9]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第一,要着眼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指导和改进实际工作,用所学的历史经验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从前人的历史智慧中找到化解矛盾和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吸取历史的教训,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更好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少走弯路,避免付出不必要的改革发展代价。第二,更好地认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从而坚定自觉地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治国理政的神圣使命,不断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明确提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应把握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首先要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觉地学习古代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

(一)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在生生不息的世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比如,崇尚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大一统”的价值理念。还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的先哲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10]领导干部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二)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

习近平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前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11]比如,我国古代主张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12]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结合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涉及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13]对古代的成功经验,领导干部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14]

(三)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习近平指出:“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诸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等等。”[15]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把重点放在我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它记载着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呐喊与呼声、斗争与牺牲、光荣与梦想,包含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历史真理,是认识中国国情的总钥匙。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四、明确提出党史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任务

(一)明确提出党史研究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6]党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思想性都很强的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党史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习近平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党史研究工作者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的统一。”[17]

(二)明确提出党史研究的基本遵循

关于怎样研究党史问题,习近平提出以下两点要求。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决不能夸大其词,任意戏说历史;根据现实需要,任意裁剪历史;根据主观想象,任意编造和虚构历史。我们要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研究党的历史。第二,坚持党性原则。研究党史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党的事业的生死存亡。因此,研究人员要牢固树立党性意识。“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18]领导干部要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明确提出党史研究的根本任务

关于党史研究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19]党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党的历史是一部勇往直前的斗争史,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奋斗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要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20]

五、明确提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蕴藏着丰富的为国为民的思想。学习这些思想,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21],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都应该发扬光大。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现代历史记载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承载着中国人的全部精神寄托,镌刻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翻开这段历史、阅读这段历史、学习这段历史、重温这段历史,会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思想豁然开朗,原来不甚明了的问题,在这里得到解答。比如,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进行改革开放?对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可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找寻到答案。

(三)着眼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担负的历史任务,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学习来提升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历史,有助于培养领导干部的综合思维能力。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上。而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22]

六、明确指出革命历史传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一)明确指出革命历史传统的时代价值

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和领导干部、教育群众和青年学生,是加强历史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2011年3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参观毛主席故居时指出:“重温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深受教育。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23]习近平特别强调了要重视革命传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仅要把红色文化打造成旅游景点,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更要把红色文化打造成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历史教育的基地,使人们在参观伟人故居时,不仅领略到当地的秀美山川和人文气息,更要通过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加深人民群众对党的历史理解,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对我们国家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明确提出革命历史传统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参观西柏坡毛泽东旧居和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时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来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24]“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25]习近平深刻阐明了革命历史传统和革命历史资源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意义,对我们党做好治国理政工作的时代价值。

[1]赵明刚.习近平关于全党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思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06).

[2][4][5][6][10][11][13][15][23]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J].中共党史研究,2011(10).

[3]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7][8][9][2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J].学习与研究,2009(06).

[12][14]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16][17][18][19][20]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2010(08).

[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5.

[24]习近平.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N].人民日报,2011-03-24.

[25][26]习近平.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N].人民日报,2013-07-14.

猜你喜欢
党史领导干部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史上的今天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