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金会的动员与运作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

2017-01-25 11:44周如南何立军陈敏仪
治理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

□ 周如南 何立军 陈敏仪

社区基金会的动员与运作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

□ 周如南 何立军 陈敏仪

社区基金会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并被视为国家转型时期解决城市社区治理困境,提高社区居民福利供给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和权力资源配置。按照推动主体的不同,我国已成立的社区基金会可大体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与居民主导型,每种类型的社区基金会的运作机制及动员路径与其主导的主体相关。此外,也出现了相互撬动、多足鼎立的社区多元合作共治的运作案例。通过对深圳市光明社区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深圳市蛇口社区基金会进行案例分析,对我国现阶段社区基金会的运作与动员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总结现今国内社区基金会的实践经验与治理启示,为社区基金会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社区基金会;社区治理;动员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基金会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并被视为国家转型时期解决城市社区治理困境、提高社区居民福利供给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和权力资源配置机制。美国基金会中心将社区基金会定义为“一个免税的慈善组织,主要为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社区或地区提供支持,包括资金维持和基于多元资助者的管理”。①Foundation Cen ter.Definition of a Community Foundation.Retrieved on March 15,2016 from http://grantspace.org/tools/know ledge-base/ Funding-Resources/Foundations/community-foundations.社区基金会已有102年的历史。1914年,全球第一个社区基金会诞生于美国克利夫兰。如今,全世界约有1800家社区基金会。自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基金会开始快速发展,但社区基金会的起步较晚,直到2008年,我国才出现了第一家社区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2014年3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工作暂行办法》,并开始鼓励与规划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深圳市社区基金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2014年底,上海市将“发展社区基金会”写入上海市一号课题成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6个配套文件。随后,北京、广州、重庆、天津、南京、成都等相继成立了社区基金会。目前,关于社区基金会的数量与分布,全国未有明确的统计。在中国基金会中心网的数据库中输入“社区”,根据精确搜索,共找到53家基金会,22家位于上海,20家位于广东。其中,位于深圳的有18家。

国内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出现了相互撬动、多足鼎立的社区多元合作共治的运作案例。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及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国社区基金会,在运作与动员机制方面未能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比较与探究。国内的社区基金会如何进行日常运营?如何动员资源的流入与人员的参与?社区基金会与政府、企业、社区非营利组织及社区居民是如何进行互动的?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对深圳市光明社区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深圳市蛇口社区基金会进行案例分析,对我国现阶段社区基金会的运作与动员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总结现今国内社区基金会的实践经验与治理启示,为社区基金会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关于社区基金会的成果较少,初始的研究大多集中讨论社区基金会在国外的发展历史、特征以及借鉴意义。王巍认为,社区基金会具有资金来源多样化、工作人员多样化、价值取向公共化的特征,社区基金会的建设有助于推动社区自治组织的“社区行政化”,强化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为政府、市场、社区自治组织的合作提供磨合的契机。①王巍:《社区基金会:社区自治发展的新思路》,《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刘建文对国内社区基金会的建设提出了积极立法、开拓资金来源、培育公民慈善热情等社区基金会本土化策略,并指出,社区基金会的民主集体决策机制对我国社区自治发展具有借鉴与开拓意义。随着国内社区基金会的试水,一些比较研究涌现。②刘建文:《社区基金会:促进社区自治发展的新思路——产生、特征、本土化建设策略及其意义》,《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章敏敏、夏建中将国外社区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归纳为两种类型:银行模式,即社区基金会将慈善信托人的钱聚集起来,并通过一个独立董事会的决议把钱分配给有需要的社区;聚集模式,即社区基金会通过动员各方力量,聚集各种资源,领导社区居民通过共同参与解决社区问题。随后以深圳市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深圳市南坑社区基金会为例,提出国内社区基金会的两种发展倾向:混合模式,即兼具银行模式和聚集模式的特征;类聚集模式,即运作方式上不是成熟的聚集模式,但已具备聚集模式的部分特征。他们认为,国内社区基金会理想的发展方向是聚集模式,社区基金会应把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实际需求作为工作重点,承担起社区领导者的角色,并建立与其他社区基金会的横向合作关系。③章敏敏、夏建中:《社区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基于深圳市社区基金会的调研》,《中州学刊》,2014年第12期。乔宏彬通过对美国社区基金会与光明新区社区基金会的比较研究,指出了美国社区基金会与国内社区基金会在与政府关系、治理结构、服务地域与对象、类型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国内社区基金会提出设立多元化的社区基金会与专项基金、完善治理结构、完善项目决策评估机制、完善资金支出管理机制、完善资金募集和投资增值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9个方面的建设建议。④乔宏彬:《美国社区基金会与光明新区社区基金会比较研究》,《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年第2期。崔开云首先指出当前国内社区基金会的规模缺乏与角色缺失,并以美国社区基金会为例,提出社区基金会的捐赠服务人角色、社区领袖角色、牵线搭桥角色。他通过总结美国社区基金会在价值文化、管理创新、制度支持等方面的经验,提出政府应当加大对社区基金会的支持力度,主要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加大资金支持、放松商业活动规制;社区基金会应当加强对社区需求和结构变化的敏感性,并将其作为组织战略调整的重要依据。⑤崔开云:《社区基金会的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江淮论坛》,2015年第4期。上述研究充分总结了美国等国外社区基金会的运作经验。而徐家良、刘春帅通过对上海、深圳两市社区基金会的调研,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按照推动主体的不同,将国内已成立的社区基金会分为政府主导运行模式、企业主导运行模式和居民主导运行模式,对这三种模式的形成原因、运行特点和产生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他们发现,政府、企业和居民推动成立社区基金会都是为了依赖社区基金会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而社区基金会运行的特点和遇到的问题都与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资源特点相关。在现阶段,政府主导运行的社区基金会模式,最能反映中国社区特点与需求的模式,有利于形成政府与社区基金会的合作共治格局。①此研究首次提供了以主体来划分国内社区基金会类型的分析视角。

社区基金会虽已引起学界的研究兴趣,社区基金会在社区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带来的意义,已被阐述透彻。但因为实践有限,以致于以往研究主要以归纳总结、意义探索为主,缺乏相对性的个案调研与实证探究。总的来说,若要探究国内社区基金会的动员与运作机制,以及梳理在社区基金会运作过程中多种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需要借助个案分析以及比较研究,形成规范化的框架,才能更深入地分析国内现阶段的社区基金会实践,探索新的路径。

在国内语境下,治理主体的不同对国内社区基金会各自的理念、特点、资源、行动等方面影响深远,以治理主体为分类方式的比较研究框架能够清晰阐释国内现有社区基金会各具特色的运作机制,因此下文将把探究的案例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与居民主导型,以对案例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比较,继而对国内社区基金会的主要特点、运作模式及优点与问题进行分析。

三、社区基金会的基本情况、运作机制与问题比较

(一)政府主导型:深圳市光明社区基金会

1.基本情况

光明社区基金会于2015年正式成立。基金会的宗旨是“整合资源,输出人才,建立光明公益平台”,其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光明新区28个社区。目前,基金会选取凤凰、白花、新羌、圳美、玉律5个社区启动了全国首批社区基金会试点工作,开展公益项目30余个,将社区服务分为六个板块:公益服务、志愿者服务、养老服务、低保服务、托孤服务和助残服务。

在资源动员与管理上,光明社区基金会通过召开动员大会、调研座谈、深入企业、社区宣讲等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并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制定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7个制度文件,建立了理事会依据章程治理、银行第三方托管、第三方评估等5项机制,在资金募集、项目运作、资金监管、第三方评估、捐赠人服务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制度体系,为社区基金会助推社区治理创新探索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光明新区还每年从政府财政安排900万元专项资金,对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开展社区公益服务进行资助,有效促进了各社区基金会规范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光明社区基金会也为其它社区基金会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为暂时不够条件成立社区基金会的社区设立冠名基金。总结来说,光明社区基金会的注册资金由政府出资或募集,运营资金靠政府理财和企业募集,目前资源的动员对象也多为政府与企业两方,然而,政府每年拨付资金是不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的,因此光明社区基金会今后的资源动员对象将大幅度转向企业、社区居民及社会热心人士等。

2.运作机制

在社区治理与服务运作上,光明社区基金会是全国首个区级的社区基金会,它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社区治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光明新区广大群众、辖区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能够充分参与新区社会治理和民生发展。目前,光明社区基金会已设立了华星光电塘尾社区基金、华强文化教育基金、越众侨史基金等3个冠名基金,构建了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为骨干的“三社联动”服务机制,形成了三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局面。其中,社区提供运作平台,起到了基础作用;社会组织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激发了社区服务活力;社工提供专业个案服务,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五家社区基金会成立以来,由社会组织实施的社区服务项目共计21个,参与服务的专业社工人数67人。①张恒春:《中国特色社区基金会现状与发展路径研讨会上的讲话提纲(未刊)》,中国特色社区基金会现状与发展路径研讨会.深圳,2015年12月12日。

总体上,作为政府主导推动的社区基金会,光明新区社区基金会在社区综合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可以通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项目获得财政资金,对其的依赖性也较大。而光明新区下属的凤凰社区,其社区基金会则尝试与社会资本合作,在政府帮扶的基础上推动更加多元的主体参与资源链接。

凤凰社区地处光明新区偏远地区,属深圳待发展地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较薄弱,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凤凰社区基金会立足于凤凰社区,是光明新区首批培育和发展社区基金会试点之一。以“整合社区资源,促进凤凰社区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为宗旨。社区基金会的成立将有效提高困难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的发展。

2015年12月20日光明新区凤凰社区发生特大滑坡事故,给社区居民造成了生命、财产及心理上严重的打击。同时,凤凰社区也一直存在现在后发型社区存在的人际关系疏离、责任感薄弱、信任感和参与意识降低等普遍性问题。面对社区的这些问题,凤凰社区基金会从多元社区治理的角度推出了《凤凰社区管理治理计划》,积极推动凤凰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该计划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PPP模式)。

首先,在计划研发阶段,社区基金会发挥推动和资源链接作用,联合深圳市民政局、光明新区管委会、深圳市慈善会及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这些政府与社会的力量的共同参与。其次,在计划内容上,凤凰社区管理治理计划创新性地借用社区营造的理论模型,从“人、文、治、地、景、产”六个维度,系统地解决社区面临的实际问题,其中“治”的加入,丰富了社区营造的内涵,并且突出了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再次,在工作机制上,计划建立“政府指导、社会主办、居民共建、专业支持”的工作机制,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参与相结合,以居民为本,以居民为主,通过社会化、市场化、行政化的手段,配置更多的社会力量、行政力量和资本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居民、居委会、社区基金会、股份公司的主力作用,引入和培力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与,转“危”为“机”,解决居民福利、经济发展、社区和谐问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重塑社区文化,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提升凤凰社区发展层级和水平,提高居民幸福度和获得感。

计划推出之后,凤凰社区基金会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其中社会项目的统筹执行者。前期,社区基金会依据社区需求,扮演资源转介与跨域合作平台的角色,引入成熟的社会组织和培力型社会服务,为社区营造引入活水;中期,社区基金会陪伴社区成长,培养信任关系,培育孵化具有内生力的社区营造项目;后期,让社区自我承载,社区基金会退到幕后提供后续支持,并与社区形成相互回馈的合作模式。

(二)企业主导型: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

1.基本情况

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下文简称桃基会)是我国首家非公募社区基金会,于2008年11月8日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由深圳桃源居集团董事长李爱君女士发起,是一个全国性的以企业捐赠为主的非公募基金会。桃基会的宗旨为推动中国人居事业发展,专责培育社区公益组织。自成立以来,桃基会累计接受捐赠人民币2.3亿元,截至2014年底,公益支出累计1.26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公益人才培养、灾害救援、社会公益、社区理论研究五大类共计48个公益项目,扮演了社区公益事业的“输血者”和“风险投资者”两大角色,构建了社区公益服务体系,形成了桃源居善治型社区治理模式。②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2014年工作总结》(2015-01-26)http://mytyj.org/shownews.asp?id= 400.2014年,桃基会通过资金支持、理论研究、输出管理等方式将社区基金会这一社区治理的经验从深圳成功复制到重庆、天津,再到北京、上海,为推动我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及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探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运作机制

桃基会的运营模式类似于“造血”:首先透过桃源居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运营社区内公建配套物业资产,运营收益上缴基金会,保障资源投入的可持续性;再通过联系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和各类群众社团,为社区提供各类公益服务。而其社区公益服务运作体系是:“社区型基金会”捐赠“社区公益中心”;“社区公益中心”管理“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社区公益中心面向社区提供公益服务与有偿的公共服务,并将所得收入全部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和福利事业的发展。社区公益中心是桃源居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起者、资助者和管理者,它通过基金会获取资源,又将资源分配给各大社区组织,承担着社区资源分配和优化的作用。桃源居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体系由一系列的社会组织构成,这些社会组织覆盖了社区服务的方方面面。从物业管理到社区体育、文化、教育、医疗等,再到各种细微的便民服务,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地成为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补充。

在资源投入与管理上,桃基会通过恰当安排社区内公建配套物业的产权、运营权和收益权,使社区基金会具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实现自我滚动发展,有可持续的资源投入社区公益事业;在社区服务与协同治理上,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里,在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适当放开社会自主空间,从而发挥开发商、物业、社区基金会、专业社会组织和社区自组织的自主权,充分发动居民参与,实现更加灵活、接地气的快速反应,去做居民希望做的事情,满足社区需求,创新了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桃基会是社区公益事业的资源提供者,通过创建社区资本和创办、资助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将政府的公共服务、企业的市场服务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服务结合在一起,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与社区福利体系,为社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从而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投资、居民共建”的社区治理和服务模式,实现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居民主导型:蛇口社区基金会

1.基本情况

社区基金会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点。社区居民是社区的成员,因此也是社区基金会的主人和参与者。深圳市的蛇口社区基金会是深圳第一个纯民间自发发起、居民众筹成立的社区基金会。2014年9月,深圳市蛇口人余昌民、陈难先、周为民、谭子青等,在讨论蛇口社区事务时,决定发起蛇口公益基金会,从民间层面为蛇口解决更多的社会公益问题。2014年12月14日,89位蛇口居民作为蛇口公益基金的发起人,每人捐出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蛇口公益基金,并用豆选法产生了7位理事,用罗伯特议事规则组织理事会讨论。2015年4月,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险、招商地产及270多位蛇口人的支持下,蛇口社区公益基金理事会两个月共募集资金133.22万元,正式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注册,并于同年9月30日取得深圳市民政局颁发的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成为深圳市政府计划的100家社区基金会中的前20家之一,也是南山区第一家社区基金会。

2.运作机制

作为居民主导的社区基金会,蛇口社区基金会在开展社区服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充分开发捐赠者资源,将捐赠者的捐赠需求与社区需求加以有效对接,推动具有类似生活经历或阶层身份的人进行定向服务。在这两年中,蛇口社区基金会从关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开始,“激活”多个社团,开展多项公益活动,包括引进慈济进行垃圾分类示范教育、新春花果山访老、开办海月老人饭堂试点、帮助回乡蛇口人灾后重建和清洁工脑瘫家属、支持学习困难关爱会发展、收集和展示社区历史以重燃蛇口人集体记忆与激情等。同时,蛇口社区基金会以资助平台的角色,推进社区内各社会“微组织”的建设、发展,让更多的居民关注公共事务,改善身边的生态,并启动一系列居民关心的公益项目和活动,包括实施垃圾分类项目落地、关注老龄化社会问题、关注居民食品安全、协调老居民楼加装电梯、参与“改革开放史陈列展”和启动“走读蛇口”项目等。

蛇口社区基金会是目前最具民间性、志愿性和社会参与性的社区基金会,捐款人和理事会等各类参与者普遍具有较高的公民意识和民主议事能力。再者,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蛇口社区基金会的原始注册资金为100万元,后续再汇入30万元,这130万元中的70万元是从400多名居民手中众筹来的。①徐家良、刘春帅:《资源依赖理论视域下我国社区基金会运行模式研究》,《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从动员社区民众和社区资源,推动社区共治和自治的角度来看,蛇口社区基金会堪称典范。社区基金会是促进资源贫乏的社区发展的一种手段。社区基金会有能力利用内外部资源来解决社区需求,其办法是由对社区需求知根知底的当地社区领袖,来管理和控制这些资源,制订发展议程。社区基金会可以成为社区发展的驱动力,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外部资助机构得甘愿退居幕后,让当地社区领袖当家作主,以创造有效的、可持续的发展。在这一方面,为了防止企业与政府干涉社区基金会的工作,蛇口社区基金会的理事会决定居民的捐赠要多于企业的捐赠,并拒绝了政府的捐赠。②徐家良、刘春帅:《资源依赖理论视域下我国社区基金会运行模式研究》,《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这样,基金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得到了严格的保证,但可持续性也因此有待观察。

(四)三种类型社区基金会的比较

1.共性

根本属性相同。三种类型的社区基金会都具有“本地资源、本地利益相关方、本地解决方案”的根本属性,且都是动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支持当地慈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解决不断变化的社区需求的社区非营利组织。

使命相同。三种类型的社区基金会的使命都是回应社区需求,促进社区成长,在社区中培育和促进慈善,教育个人和社区,增加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使其了解慈善事业的价值,承担起改善本地区现状的责任。

发挥的作用相同。三个类型的社区基金会都在发挥着支持社区发展、培育社区公益事业的作用,设计与运作项目,解决现有非营利组织没有解决或没有能力解决的大问题,并扮演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召集当地主要决策者等的角色。

2.各自的特性与面临的问题

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政策倾斜、人员拨给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自上而下的动员也使得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更易获得企业、媒体、社工等多元相关方的联动。但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普遍存在独立性较低的问题。基层政府过多地干预社区基金会的项目运作和资金使用情况,行政化色彩浓厚,在人员设置上也较少保持多方平衡,居民较少参与到社区基金会的事务中来,这将使社区基金会理事不能自主决策,与此同时,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严重制约社区基金会的发展。

由于企业力量的强势参与,带来了企业经营中雄厚的资金支持与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主导型社区基金会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以及相当的专业化程度,在策划力、执行力、统筹力方面胜其他类型的社区基金会一筹,企业主导型社区基金会的行动可以得到较大的反响,相关项目也较为完善。然而,企业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则很容易产生过于依赖企业资源的问题。企业的支持占据社区基金会资源的绝大部分,这不仅使得自身的模式过于具有特异性而难以被复制推广,更会使得此类社区基金会有演化成企业基金会之虞。

而于居民主导型社区基金会而言,居民发起、居民筹资、居民运作的模式,保证了极高的居民自治与民主参与度,独立性也是其他类型的社区基金会所不能比拟的,真正实现当家作主,“集社区资源,为社区所用”。但是,此类社区基金会皆有居民自发形成、自我组织,因此专业化的缺失是最大的问题。居民主导型的社区基金会往往规模较小,整体化程度较低,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主要由居民理事负责管理,缺少专职的工作人员及运营团队。这样的现状将影响此类社区基金会规模与效率的发展。

五、讨论与建议

社区基金会本质上是一个资助性质的社区公共慈善机构,通过慈善基金资助其它非营利组织在地方治理尤其是社区治理和福利供给中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从功能上看,社区基金会旨在动员和整合当地的慈善资金,进而为社区中有需要的组织、个人提供资金支持,弥补政府投入不足,促进社区治理。③陈朋:《地方治理视野的社区基金会运行》,《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从长远持续及全面发展的目光考虑,无论是成立前后的推动与筹建,还是运营期间的运作与动员,社区基金会都需要政府、企业、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专业人士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在参与社区事务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社区基金会更是将基金理事会、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居委会、居民议事会、当地企业、物业公司等多元主体都囊括进来,这些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以及支持认可才是推动社区基金会持续运转的有力杠杆。要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的合作状态,首先就是政府在具体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切实退出,其次是第三部门或者说是公民对社区自治事务和社区公益事务的积极介入,最后还有市场在相关非纯粹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参与。①王巍:《社区基金会:社区自治发展的新思路》,《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社区基金无疑为三方治理主体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合作平台。

目前我国的社区基金会发展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存在着制度不完备、参与主体不均衡、主体之间关系与职责模糊、专业化程度低、居民参与度低、社会认可度低等诸多问题。不过,目前政策正努力为社区基金会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与扶持社区基金会发展,社区基金会应顺应此趋势,积极优化成长之路,确保持续发展。

第一,完善治理结构。社区基金会目前普遍存在着过于依赖其主导方而导致的独立性较弱的问题。另外,有的社区基金会董事会人员组成单一,专业人才较少,这不利于基金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均衡。基金会应该有意识地吸收身份广泛及有专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基金会进行管理,保证基金会的专业化和集体决策水平。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需求,在社区基金会中同样需要引入居民参与的治理模式。参与社区基金会治理不仅是指社区居民能够经常性地参与社区基金会的项目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在社区基金会的管理层中能够出现他们的身影,基金会理事会中应当有来自社区居民的代表。由于社区的结构和需求,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社区基金会也应当对其管理层中的居民代表作相应调整以与上述变化相吻合。②崔开云:《社区基金会的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江淮论坛》,2015年第4期。

第二,提升自身能力建设。于当下而言,社区基金会应从人才培养、资产管理等方面着手。在人才培养层面,社区基金会应从内部治理、项目管理、资金运作、公益营销等多层面,加强专职人才队伍的培训。在财务管理层面,社区基金会不仅要拓宽筹资渠道,创新筹资方式,还要提高资产的管理能力。在美国,社区基金会通过从特定的团体集资,为某项事业设立专项基金,与富人签订协议建立遗赠基金、捐赠方案“私人订制”等多种方式募集资金。且将资金委托银行、信用社等第三方专业机构代为管理,保证资金投资运营的专业性。③杨伟伟:《社区基金会成长之谜》,《决策》,2015第12期。故可借鉴美国的做法,提高社区基金会的资产管理能力。

第三,提升认知度。有一项对深圳南坑社区居民的随机采访显示,多数居民对本社区的基金会并不知情。社区基金会的主体为本社区的居民,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居民的参与。在具体实践中,作为主体的居民并没有参与其中,显然不符合社区基金会成立的初衷。据调查,在深圳南坑社区基金会募集资源的过程中,普通居民的捐赠几乎为零。④杨伟伟:《社区基金会成长之谜》,《决策》,2015第12期。而居民资金支持的缺失,将有损于社区基金会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社区基金会在我国作为“舶来物”,发展时间较短,发展规模较小,仍未被公众熟知。为了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威信,获得广泛的支持和信任,增强社会动员和资源募集能力,社区基金会应该加大对其活动与资助项目的宣传力度,建立自己的传播平台、门户网站,积极地与社会沟通,增加与政府人士、企业人士、专家学者、社区居民等的交流,维持良好的公众形象,搞好品牌传播与品牌维护,争取居民的认可,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应该在日常活动及宣传中引导居民加强参与意识,加大力度推广社区公益活动,创新居民参与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建立社区网站、社区微博、社区微信等,时刻与居民保持沟通,方便居民获取活动信息,从而降低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门槛。□

(责任编辑:严国萍)

C916

A

1007-9092(2017)02-0050-007

2016-11-28

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传播研究、社会组织;何立军,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陈敏仪,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益传播、健康传播。

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项目号:99123-18823306)。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
大山里的居民(中国画245cm×120cm 2020年)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影像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为居民提供“叫醒式”服务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