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案在隐性梅毒感染患者疗效的效果观察

2017-01-28 03:0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螺旋体滴度

梅毒在临床上属于性病,医学上归为二类传染疾病。能够侵犯到黏膜、皮肤以及内脏器官,是由苍白螺旋体(TP)感染所致。根据WHO数据统计证实[1],梅毒大部分通过性途径进行传播,找寻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一直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接收的隐性梅毒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19~53岁,平均为(32.8±4.1)岁。RPR滴度原倍4例,1∶2倍5例,1∶4倍8例,1∶8倍9例,1∶16倍7例,1∶32倍3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为20~55岁,平均为(33.9±4.6)岁。RPR滴度原倍3例,1∶2倍4例,1∶4倍9例,1∶8倍10例,1∶16倍6例,1∶32倍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每次240万U,采取肌注方式,每周1次,1个临床疗程为720万U。

1.2.2 治疗组方法 治疗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苄星青霉素每次240万U,采取肌注方式,每周1次,1个疗程为720万U,头孢曲松钠2 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采取静注方式,每日1次,1个疗程为2周。

对青霉素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给予青霉素V溶液脱敏治疗,脱敏以后仍然可以采取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另外,为了能够有效预防赫氏反应的出现,患者在治疗之前采取常规波尼松口服,10mg,1天3次,连服3天。每一个患者治疗疗程结束后定期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观察期为2年,第1年每隔3个月复查1次,第2年每隔6个月复查1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的治疗效果,治愈:血清RPR呈现阴性;好转:血清RPR下降滴度≥2倍;无效:血清RPR下降滴度在2倍以下[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36例中,治愈20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36例,治愈17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3;P=0.041)。另外,两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没有患者由于机体不适退出本次实验。

3 讨论

梅毒指的是由苍白螺旋体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皮肤以及黏膜当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没有患病的人群与患者性接触中,皮肤或者黏膜如果伴有轻微破损则会患病。根据相关研究表明[4-5],极少数会通过输血或者其它途径传染,获得性梅毒和初期梅毒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绝大部分患者是通过危险的或者没有保护的性行为传染,少数通过输血、亲吻以及污染的衣物等相关传染。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有临床症状梅毒(显性梅毒)以及隐性梅毒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分泌物以及血液当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感染以后的2年中最具有传染性,然而在4年以后性传播的传染性明显降低。当机体免疫低下或者其他诱因影响之下,其具有发展成为显性梅毒的可能性。根据感染时间的不同,其分为早期以及晚期两种。

目前,对隐性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重点强调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疗程一定要规则,剂量一定要充足。治疗以后定期给予相关检查和随访。性伴侣一定要统一进行检查和治疗,初期梅毒通过彻底治疗以后会治愈,使传染性完全消除。晚期梅毒的治疗能够消除组织当中的炎症,然而已经破坏的组织难以修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6],大部分梅毒患者在通过苄星青霉素治疗以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检验能够在12~24个月当中转为阴性,然而因为这种药物吸收相对较为缓慢以及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脊液等深部组织,一些患者会引发过敏反应或治疗不彻底,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头孢曲松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的时候生物利用度为100%。根据相关研究表明[8],头孢曲松对梅毒螺旋体可以起到非常高的杀伤作用,不但能够预防和治疗神经梅毒等,同时对部分苄星青霉素治疗血清固定或者治疗效果滴度下降慢的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将这种药物作为青霉素过敏的梅毒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其是通过肠道外给药,是梅毒治疗具有极大潜力的药物。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对隐性梅毒感染患者采取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其RPR转阴率更高,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同时血清固定患者低于苄星青霉素的患者,并且头孢曲松钠一次使用药物以后能够维持24小时的杀菌水平,以及可以进入到各个组织当中,头孢曲松钠最少要在患者血液当中保持8~10天的杀灭梅毒螺旋体的药物浓度,才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对隐性梅毒感染患者采取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可以使疗效明显提高,使患者预后得到更好保障。

[1]陶小华,胡辉,郑爱媚,等.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驱梅治疗疗效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9(3):144-145.

[2]吴秀华,吴大军,邵娜.对合并隐性梅毒的孕产妇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109-110.

[3]康小平,薛芹,张鹏,等.老年皮肤病患者隐性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5,24(1):67-69.

[4]李蕾,李尚为,黄仲英,等.男性隐性梅毒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结局分析[J].山东医药,2016,53(17):18-19.

[5]刘金花,杨日东,吴志华.免疫增强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5):257-259.

[6]巴德玛,黄万江,李晓春.探讨新疆梅毒艾滋病双重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6):118-119.

[7]杨晓燕,梁彩倩,邢帮荣,等.综合医院近10年来成人获得性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3):379-380.

[8]李加村,裴景亮,陶源勇,等.高龄人群梅毒血清学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6,17(2):153.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螺旋体滴度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16年路易斯安那洪水后的钩端螺旋体病
螺旋体脂蛋白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