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持续默读的作用分析

2017-02-05 12:23宋婷婷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作用小学语文

宋婷婷

摘 要:默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默读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持续默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关注起来。如何全方位认识持续默读这种看似简单的学习方法,使它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持续默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13

一、持续默读的概念

所谓持续默读,简单来说就是连续不断地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安静、自主地阅读图书。它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佛蒙特大学的小莱曼·C·亨特提出来的,之后吉姆·崔利斯在他的《朗读手册》里具体阐述了这一概念。“随手拿起一本书,一张报纸,一本杂志,然后好好享受阅读之乐吧,不必受提问、作评估或写报告的干扰,纯粹是为了兴趣而阅读。”语言学家和阅读专家克拉生用他的基本论点肯定了持续默读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他认为语言的习得来自理解的植入,而自由自愿的阅读或持续默读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不但适用于英语,同样适用于其他语言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默读提出明确要求:低学段学习默读;中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高学段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语文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于是,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二、小学语文持续默读的策略

(一)制定班级公约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自制力不强,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往往要依靠外部施加的压力,而非自觉的行动。班级公约作为一种普遍存在并适用的外力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持续默读贵在持续。因此,制定班级公约在持续默读实施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班级公约上的具体内容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包括规定默读所选图书的内容、数量、默读的时间及形式等,公约上尽量体现细节,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执行。师生共同商讨看似是微不足道,实则举足轻重。虽然小学生年龄较小,但自我意识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他们渴望被尊重,这种体现民主的平等对话方式使小学生有了话语权。由于班级公约上的内容中蕴含着小学生自己智慧的火花,他们更乐意接受、实施。

(二)师生共同参与

持续默读的研究者麦克瑞肯夫妇指出,导致持续默读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只监督学生,而没有一同阅读。”因此,在持续默读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加之一定的崇拜心理,他们经常选择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和运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将典范的关键性角色扮演好。然而,在当今的学校,一些教师对学生严要求,对自己低标准,一味规定学生的行为,自己却不以身作则,这种现象不利于教育的开展,长此以往学生也很难有显著的进步。如果在进行持续默读时,教师仅仅要求学生读书,自己却不进行阅读,学生就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出现不专心、左顾右盼的情况。教师和学生一同阅读,可以制造出一种舒适良好的默读氛围,参与人员可以在持续默读的过程中享受到阅读带给人的愉悦,并且有助于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防止一切干扰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我国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不同学段提出的默读要求,小学低学段最好将每次的持续默读时间控制在10~15min,中高学段则可以适当延长默读时间,25~40min为宜。在有限的默读时间内教室里应该保持安静,防止一切干扰。在制定班级公约时,就需要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是被明令禁止的,如不能中途更换图书、不能随意下座位走动、不能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等。教师也需要注意,不能因为突然想到什么事情而打断学生的默读。如果在默读时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坐不住,可以允许他放下书稍作休息,防止一切干扰是为持续默读提供环境支持,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会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反而阻碍持续默读的开展。总之,防止一切干扰需要学生自觉去维持,而非教师刻意而为之。

(四)去除阅读功利

在持续默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无论是绘本、百科、还是历史书籍,持续默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要在实施过程中去除阅读功利,不要求学生做任何形式的读书汇报或笔记,也不要求学生对读物有透彻、完全的理解。学生在默读时感受不到压力,心理上没有负担,不再担心阅读之后要完成他们并不太乐意去记录整理的繁琐工作,不用害怕因自己识字量不大或对所读的书籍没有深刻的见解而被嘲笑,自然而然就可以更加投入地去阅读他们喜欢的书籍。去除阅读功利,使学生在“读万卷书”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对阅读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心态。

三、小学语文持续默读的作用分析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当下,很多教师将小学语文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朗读上,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却忽视了默读的重要性,结果导致学生默读文章速度缓慢,进而影响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持续默读虽简单,却有效。作为阅读方法之一,它与朗读相辅相成,对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持续默读可以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需要阅读的文字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默读能力,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广泛阅读,提取到关键内容。而默读能力的形成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续默读短时间内成效不会过于明显,但只要持之以恒进行下去,学生默读时学会一目十行、筛选重要信息,心思不再飘忽不定,阅读速度自然会有质的飞跃。

(二)持续默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及深入的理解

朗读虽然是语文教学中很常用的方法,却也存在着不足,很多学生在朗读时通常省略掉思考的环节,仅仅停留在片面地将看到的文字读出来,而持续默读刚好弥补了朗读的这个“缺陷”,在刚刚开展持续默读的时候,部分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很正常,当持续默读成为他们日常学习中的一部分,并且开始激发起他们读书愿望以后,持续默读便会开始发挥作用。持续默读可以使学生在读书时用心思考、揣摩、品味,当阅读遇到困难时可以反复推敲琢磨,从而不断完善对文字的思考和理解。

(三)持续默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持续默读最大的特点就是持续性,尽可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去进行默读活动,轻易不中断它的开展,久而久之,持续默读便会成为如同一日三餐一样规律的事情,不再需要外力的强制推动。加上持续默读过程中学生所选择的读物都是自己喜欢的,这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读书对他们而言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情,学生从心里爱上了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由此养成了。

(四)持续默读可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当今社会,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他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但也不得不承认,周围太多的“诱惑”使得小学生沉迷其中,结果普遍出现缺乏阅读兴趣的现象,他们对阅读的渴望越来越少。而持续默读中的读物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这就使他们从心理上更愿意翻开手中的书籍或杂志,同时,周围的老师同学都沉浸在默读的氛围当中,彼此相互影响,因为持续默读,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静下心来默读不再是难以实现的事情,还成为了让人感到身心放松的活动。

四、结语

持续默读看上去并没有过多的技巧性,甚至很难将如此简单的阅读方法与中国提出的创建阅读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联系起来。但想要成功开展持续默读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它并不易于操作,教师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次两次的默读不是什么难事,难在将它变为一种习惯,难在让学生从中享受到阅读的趣味。虽然有难度,然而持续默读一旦成功开展起来,便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持续默读的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作用小学语文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