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田野的智慧总结
——评马知遥《走向田野的智慧——社会转型期冯骥才文化观念研究》

2017-02-13 23:41向云驹
齐鲁艺苑 2017年3期
关键词:冯先生冯骥才田野

向云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艺术报社,北京 100029)



走向田野的智慧总结
——评马知遥《走向田野的智慧——社会转型期冯骥才文化观念研究》

向云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艺术报社,北京 100029)

马知遥的专著《走向田野的智慧——社会转型期冯骥才文化观念研究》把冯先生的文学和文化打通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面对冯先生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与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作者全面评述了冯先生的各种文化思想的核心意旨,并个性化地使用“圣人情怀”来描述冯先生的文化情怀特征。本书附有作者梳理的两个重要附录,一个是《冯骥才先生大事年表》;一个是《冯骥才文化艺术思想研究的相关文章索引》,可见其搜罗广博,勾沉广泛。

《社会转型期冯骥才文化观念研究》;冯骥才

马知遥的新著《走向田野的智慧——社会转型期冯骥才文化观念研究》即将出版,我很高兴能先睹为快,并在这里写下若干读后感为其作序。

记得是7、8年前,我和知遥首次见面于山西介休的绵山,我们一起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清明节文化论坛。此前我隐约知道一点他的学术背景,但因从未谋面,基本上对他很是陌生。我记得他为这次论坛撰写了相关论文,而他的博士论文是做的现当代文学。做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博士能对民间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浓郁的学术兴趣,这是十分难得的。也因此,我对他这个人也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于是在会议期间便与他有过一些接触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那以后没多久,冯骥才先生所在的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由于新创,需要延揽人才,我于是向冯先生推荐了马知遥。我的想法是,冯先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者、专家、艺术家、作家,在冯先生处学习、工作、研究最好是有中文系的底子,是博士出身,有研究的基础,还能打通文学、艺术、文化的研究界限,甚至对文学、文艺创作有所爱好和成绩。而知遥除了文学研究、评论以外,也是一名诗人,对诗歌创作有长期的实践和不菲的成绩。不久,知遥就到天津大学随冯先生开始了博士后的研究。现在这本书就是知遥博士后出站的成果。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以后,冯先生也盛邀我为该院的博、硕士们讲课。我也多次向年轻的博、硕士们谈到这个学院的研究方向一要向外,二要向内。向外是研究社会化国际性的文化、文艺、文学的问题,向内则要研究冯骥才本人的文化、文艺、文学的成就与贡献。而就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来看,研究冯先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学术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学术便利。我很高兴,知遥在此后若干年里,把博士后的课题锁定在对冯先生的研究中。事实上,这还是一个具有巨大挑战和面临特别考验的研究对象。冯先生在小说、散文、绘画、美术史、民间美术、文物考古、文化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音乐品鉴、古画鉴赏、民俗学、民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学、遗产学、建筑学、文艺评论、文学理论等等领域都有涉猎,而且在这些领域都一一达到了顶级、一流的水平。早些年来,他在文学领域冲锋陷阵,是文学界的一员骁将;近些年来,他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方面更是一呼百应,影响波及国际,是旗帜性的人物。要把冯先生作为研究对象,没有点自信,没有点能力、没有点水平可能会是功夫白费。这就是我们看见的学界现状:有各种各样对冯先生作出的研究文章和文字,要么只说他的小说、绘画、散文、要么只说他的文化抢救和保护。比较全面、综合、打通其前后期和文学文艺文化成就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当然,学术上的分工细化和术业有专攻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可以把某一种创造类型的研究深入到鞭辟入里的程度。但是,对于一个复合型、有多种创造成就的人来说,对其研究因为这种学术分工就会显得碎片化、片面化,或者说只是一种瞎子摸象,不能让人得其全貌。这会降低我们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评价,也不能理解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及其不同创造之间的深刻关联。这样的研究虽必不可少,但终究也是有缺憾和不足的。当然,冯先生这样的研究对象极其个别,并不普遍,所以似乎也不成其为问题,也没有引起更加广泛的重视。但是如果这样的对象出现了,我们却未同步涌现出相应的研究者或创建一种新的研究观与方法论,是不是也说明我们对一种极其罕见的文化人才及其杰出的文化创造会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历史缺陷呢?一个没有文化英雄的民族和时代是悲哀的,一个出现了文化英雄而对其无从评价的民族和时代也是可悲哀的。我觉得,就冯骥才研究而言,我们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存在。

知遥为这个课题是付出了艰巨努力的。他读遍了冯先生的各种文学、文字、文体的著述,由于冯先生著述极丰,出版作品多达千万余字,所以这个阅读量是非常庞大的。他还广泛涉猎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理论,又兼及当代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同时还全面梳理了文学界、文化界这几十年来对冯先生的大大小小的研究、评论文章,全面搜罗了各种各样的关于冯先生的新闻报道和访谈。可以说,在资料搜集、阅读材料这两个方面他是做出了必要的努力,做足了功夫。本书附有知遥梳理的两个重要附录。一个是《冯骥才先生大事年表》,首次勾勒了冯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创作写作著作的生命轨迹;一个是《冯骥才文化艺术思想研究的相关文章索引》,可见其搜罗广博,勾沉广泛。应该说这些基础性工作是做得扎实的,也为他的研究奠定了可信而可靠的基石。

知遥这部著作名曰《走向田野的智慧——社会转型期冯骥才文化观念研究》,其实内容并不只是关于冯先生的文化观念研究。他是把冯先生的文学和文化打通与结合起来研究的。他把冯先生的文化思想溯源到他的文学思想、文学形象、文学动机里,从冯先生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中发现了他后来一系列文化思想的萌芽、发展、定型。事实上,冯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化思想都是发生在中国社会全面转型历史长时段的过程之中,两者都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刺激荡激撞击打击而引发的回应反应,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是必然的。

面对冯先生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知遥用精练明畅的叙述进行了评述和深究。他全面评述了冯先生的各种文化思想的核心意旨,指出其中一些重要特点。他认为冯先生文化思想的特点,一是在许多广为传播的重要观点都有一个早发声先发声的特点,他往往走在时代的前面,有先知先觉的前瞻性。比如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关于地震灾害与文化遗产保护,冯先生都是最早发声、最先发声的文化人,有些甚至提前10余年就预见到后来的必然的文化选择,或者用10余年的努力,把一种呼吁变为文化现实。二是在提出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文化思想后能够身体力行,具有极强的行动力。这的确是冯先生在文化界中独树一帜的风格。冯先生不仅用思想促成全国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热潮,他还亲自示范,深入田野,实际抢救、保护、研究。知遥详细解剖了冯先生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过程、细节、成果,充分证明后者的行动力的强度、特色、品格,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三是在推出自己的文化思想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也是冯先生特立独行的显著特征。他的文化思想不是为了藏之名山,也不是为了自己孤芳自赏。文化既然是大众、民俗、群众的,就文化而得出的思想就应该影响他们。事实上,冯先生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民众,他更是通过舆论影响政府、影响各级领导干部、影响政策决策、影响文化界思想界、影响社会和国际。四是在对冯先生的文化贡献上明确指出了其中众多的重要的“第一”。比如,知遥指出,是他头一次提出对中国大地上的民间文化进行盘清家底的地毯式的普查;是他提出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半;是他提出了为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谈并为他们立传;是他通过自己长期的田野经验提出了“民间创造,精英挑选”的保护理念;是他提出了“把书桌扎根在田野”,提出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分类、建立国家文化遗产日、春节假期提前到大年三十以符合民俗规制、清明节放假等;是他提出遗产名录数字不能表明非遗工作的根本成绩,要建立非遗红黄牌制度,要及时将申遗变为审遗。知遥这些梳理对读者深入理解冯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引导作用。五是在描述和总结冯先生的文化思想情怀特征时,知遥个性化地使用了“圣人情怀”来表述他的认知。这是一个大胆的表述。但是我认为这是知遥最有创见的认识。以我自己长期的、多年的、贴近的、深入的对冯先生的了解、理解、认知、认识,我认为冯先生当得起“圣人情怀”这四个字,而且我认为在我的内心评价里,冯先生就是一个超凡脱俗、有真知灼见、敢担当有胸襟、深怀终极理想、具有使命意识和文化先觉的当代“圣人”。没有私欲、不计名利,心有大爱、眼界高深,目标坚定、无论得失。这些都是圣人般的情怀和人格。知遥的研究和评价,让我心有戚戚焉。这本著作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研究特色,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责任编辑:杜 娟)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3.025

2017-03-07

向云驹,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K825.6

A

1002-2236(2017)03-0125-02

猜你喜欢
冯先生冯骥才田野
President speech in foundation conference
希望的田野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宽堂先生(特写)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在希望的田野上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