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2017-02-23 13:38左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肿瘤患者临终关怀应用

左敏

【摘要】 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运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2例肿瘤临终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在研究组临终关怀中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参照组则采用常规临终关怀护理,观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结果:研究组非常满意率为91.67%,对照组为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提升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中值得应用并加以推廣。

【关键词】 多元文化护理; 肿瘤患者; 临终关怀; 应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096-0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的有关数据说明,全球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致死率也逐年上升,预计2030年全世界因癌症致死的患者人数将高达1150万,我国因癌症致死的患者人数将达到360万,占总人数的1/3[1]。癌症对人类健康存在极大威胁,影响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不仅表现在经济文化方面,在临终服务对象上,也出现多元化趋势。病患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对不同宗教的信仰、文化传统,这使得护理环境愈发多元化[2]。因此,对护理人员来说,有必要运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对背景多元化的肿瘤患者及家属实施临终关怀。为研究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笔者所在医院选取了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2例肿瘤临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肿瘤临终患者为研究对象。72例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32~81岁,平均(62.57±3.14)岁。根据患者及家属是否愿意或有宗教信仰,将其分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其中参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2~79岁,平均(61.97±3.31)岁。研究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35~81岁,平均(62.74±3.9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不可治愈的肿瘤晚期,预计生存时间在1年以内。(2)患者神志清醒,患者或家属均接受临终关怀护理。排除标准:(1)排除有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2)患者家属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瞒真实的病情与治疗。

1.3 方法

参照组仅采用常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从生理、心理、心灵三个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1.3.1 心理护理 当现代医疗技术对疾患已无力回天,生命无可奈何的将要消失时,患者往往表现出失去信心、沮丧、绝望,多与患者倾听、交流,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求,进行相关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慰藉,充分尊重他们不同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和人生信仰等。其中,宗教应对是因解决一些健康相关问题而生的一种心理护理方式,自提出后已被广泛研究[3]。在一些国家已被视作肿瘤患者的精神支柱,有部分晚期肿瘤患者会选择宗教进行辅助治疗[4]。所以,在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时,针对有宗教信仰或者有灵性需求的患者,应尽量满足其进行宗教活动的需求,提供相关的条件和场地,帮助患者采取宗教应对,进行正确有益的宗教教育,例如联系有同样宗教信仰的义工来病区与患者交流,佛教徒的念佛和听佛经,基督教的祷告、冥想等。保障肿瘤患者在临终时期获得精神、信仰方面的关怀。

1.3.2 症状护理 将人文关怀理论融入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充分理解并尊重患者的隐私和生活方式,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1)疼痛。临终期患者易出现的各种疼痛现象,一般难以得到良好控制,会引发患者生理、心理多方面消极反应,也会对院方工作造成负面影响[5]。所以对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中,镇痛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疼痛除了与生理病症相关,也受心理因素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性,影响患者应对疼痛的措施,有的会通过祷告等宗教仪式缓解病痛;有的偏向于自我忍耐;有的选择将疼痛表达出来并寻求帮助。因此,在判断患者疼痛程度时要结合患者文化背景进行评估,以采用相符合的手段从药物、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尽量缓解患者疼痛。(2)呼吸困难。评估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积极对因治疗和合并症处理,给予临时机械通气、吸氧,开门窗或小电风扇通风,保持房间温湿度适宜,端坐卧位,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放松、舒适护理等。(3)恶心、呕吐。评估恶心呕吐的原因及严重程度,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不同的习俗和信仰,做些相宜可口的食物,避免冒犯患者的禁忌,例如回民不吃猪肉,基督教不吃血制品。(4)厌食和恶液质。评估体重丢失速度及严重程度,厌食和恶病质状况对患者及家属的重要性,重视患者目标和意愿,咨询营养师并给予临床营养支持,保证无口渴饥饿感。(5)便秘。高度重视便秘发生的可能性,预防性给予护理与治疗,指导患者进行肠道自我管理,若已发生便秘,评估便秘原因及严重程度,合理用药,灌肠处理,操作时注重患者形象与隐私,在病房内给予屏风遮挡。人性化的护理让患者保持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愉悦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方面痛苦。

1.3.3 教育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展开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死亡教育。首先应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们的不同文化信仰和对死亡的不同认知,然后制定符合其文化认知的、循序渐进的死亡教育方案,最后通过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对死亡具有正确的认知。根据调查,92%患者希望能如实告知病情,且告知病情后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患者更加积极,生活质量得到提高[6]。所以,经过死亡教育,调整患者心态,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把死亡看作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为自己的离开做好准备,做到与家人、朋友、社会最后的“四道”:(1)道歉,对做过的某件错事,而诚恳的道歉;(2)道谢,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真诚的道声谢谢;(3)道爱,对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说声“我爱你”;(4)道别,和这个世界的人与事说声“再见”,并协助患者家属共同完成患者最后的愿望,保证其没有遗憾但有尊严的离开人世。

1.3.4 居家护理 不同地区的患者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对临终患者而言,能依照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和安排身后事是很重要的。应主动了解不同地区患者的需要和有关禁忌来进行有关看护。对临终肿瘤患者,最终死亡地点的选择易受多种因素作用,有40%~80%患者表示愿意选择回归家中度过生命最后阶段[7]。根据中国传统和实际需求,临终患者更希望在家接受护理,最终在家这个安全而舒适的港湾,安然离世。因此通过定期的居家护理,建立社区、家庭服务能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提供全面、连续性的治疗及护理服务,同时减轻照顾者家属的压力和情绪,也能缓解医院资源配置问题。

1.3.5 丧葬服务 根据患者及家属需求,在患者离开人世后,参照风俗习惯和家人意愿,配合进行相关遗体的料理工作。例如信佛教者过世后需念佛经,如果得到院方允许,可不急于移走遗体;穆斯林民族对遗体安置就有朝向的要求等。

1.3.6 抚慰家属 尊重家属的宗教信仰,允许其在病房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帮助他们早日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解脱出来[8]。面对亲人逝去,家属和亲友都会陷入悲痛,作为医护人员应理解家属心情,倾听患者家属的诉说,给予舒适独立的空间环境和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表达悲痛,进行纾解。在不同的文化中,对悲痛的表达有所不同,要尊重每一位家属的表现方式,根据其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善后关怀,尽可能满足家属一些仪式上的需求。并且在后续工作中,采用电话、家访等途径对家属表示抚慰,减轻其痛苦,协助家属过度正常的哀伤,避免发生病理性哀伤,鼓励家属重新寻找生活的方向。

1.4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制定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分为3个等级:>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各项百分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参照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见表1。

3 讨论

临终关怀是指对缺乏治愈希望的临终患者及家属给予全面、充满关怀的护理,帮助临终患者度过疼痛,有利于维护患者尊严,使其安宁、平静的走完生命最后的一段旅程。这种较为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通常由不同学科、来自各方面的从业人员共同构成的临终关怀小组来完成。

多元文化护理考虑护理对象的多元性,结合患者文化背景和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以充分满足患者的需要。肿瘤患者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经历等,对生命认识不同,对死亡和病症的理解不同,面对悲伤的表达不同,在护理上也具有不同的需求[9]。

综上所述,通过多元化护理能给予患者更多尊重和支持,明确生命的意义,通过死亡教育和抚慰工作,让患者及家属正确面临“死”亡,让患者家属及时走出“悲”伤,让世人学会珍“惜”生命。

参考文献

[1]郄淑文.浅谈多元护理文化能力的培养[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1):44-45.

[2]王怡君,陳静,马丽莉,等.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46-1348.

[3]苏永刚,马娉,陈晓阳,等.英国临终关怀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2,26(2):48-54.

[4]岳林,张雷.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7-119.

[5]王星明.西方主要国家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4,35(1):40-42.

[6]张燕,韩琤琤,路琦,等.癌症晚期患者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研究及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1):3773-3776.

[7]海波.临终关怀语境下佛教生死观的当代价值转换[J].世界宗教研究,2014,36(1):44-51.

[8]周敏.浅谈对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方式[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127.

[9]郑金林.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J].医学与哲学,2011,32(3):25-27.

(收稿日期:2016-09-16)

猜你喜欢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应用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中国临终关怀探析
从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发展看地区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