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效果观察

2017-02-26 02: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软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作为眼科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视力减退等症状[1]。目前,翼状胬肉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案为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治愈后复发情况的发生,但是,易引发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术后恢复的效果[2]。而软性角膜接触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通过术后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本次研究通过采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术后佩戴)与对照组(未佩戴),每组各43例。研究组中,女24例,男19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为(56.74±7.86)岁;翼状胬肉面积(9.61±3.02)mm2。对照组中,女23例,男20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为(57.13±8.01)岁;翼状胬肉面积(9.63±2.97)mm2。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患有眼部炎症、眼部外伤史及肝肾功能心脏功能障碍患者。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积极配合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由具备丰富胬肉切除术经验的眼科医生完成手术治疗,患者均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患者于术前2~3天开始使用左氧氟沙星,4~6次/d。术前均给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手术完毕护理人员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结膜囊[3]。

对照组术后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包扎手术患眼;研究组采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的同时给予软性角膜接触镜(直径13.5~14.5 mm,含水量55%,基弧8.7 mm,中心厚度0.08 mm,可持续佩戴型)佩戴辅助治疗。术后5天左右由责任医师取下佩戴的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患者眼部进行观察。

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详细记录眼部疼痛情况,给予耐心宣教,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忌烟酒。提醒患者合理饮食,发挥食物营养物质互补,不宜食用辛辣、过硬等食物。充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日常饮食活动,预防滑倒摔伤情况的发生。护士按时进行滴眼药,提醒不要揉搓手术眼,尽量减少头部运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4]对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疼痛程度评分,分值为0~10分,表示无疼痛~疼痛难以忍受,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术后眼部舒适程度评分[5]:依据患者主观感受,结合流泪、眼痒、异物感、眼痛、畏光5个方面的严重程度综合评分,每项0~4分(无不适、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分值越高说明舒适度越差;术后每天采用裂隙灯对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对比(±s,分)

研究组 43 5.78±0.87 4.26±0.55 3.06±0.63 1.62±0.49对照组 43 6.69±0.93 5.62±0.59 4.75±0.65 3.17±0.63 t值 - 4.685 7 11.056 5 12.242 6 12.734 9 P值 -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舒适程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舒适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舒适程度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舒适程度评分对比(±s,分)

研究组 43 8.45±2.03 5.69±1.57 4.01±1.36 2.68±1.03对照组 43 13.69±2.61 9.75±2.05 7.88±1.54 5.58±1.72 t值 - 10.391 9 10.310 6 12.351 7 9.485 4 P值 -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2.3 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对比分析

研究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3.25±0.97)d,对照组为(5.47±1.15)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作为慢性炎症性侵入性眼部病变,其产生与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强烈紫外线照射等有密切关联,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翼状胬肉的首选方案,其具有操作简便,术眼创伤愈合较快,术后复发率较低等优点,其缺点为术后易产生眼痛、流泪、畏光及异物感等不良角膜刺激性症状,影响术后的恢复[6]。

本文通过对接受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后发现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疼痛程度评分、舒适程度评分均低于未佩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佩戴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25±0.97)d,而术后未佩戴患者为(5.47±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软性角膜接触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眼部疼痛,改善术后舒适度,促进术后术眼创面愈合。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有效避免角膜神经受到刺激,缓解疼痛感;促进角膜上皮组织细胞向创伤口移近,加速创伤面愈合;含水量较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遮光性、柔软性特征,有利于减少感染发生,促进角膜创面的愈合[7-8]。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眼部疼痛,改善术后舒适度,有效促进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

[1]王鹤平.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4):8-10.

[2]梁小莹,孔宁.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97-98.

[3]苏日娜.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6):48,43.

[4]梁高华,覃瑞,潘剑莹,等.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对比及对屈光变化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6,44(3):280-282.

[5]赵家良,黎晓新,董冬生,等.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和非感染性眼前段炎症的临床评价[J].眼科研究,2000,18(6):560-564.

[6]邓亚玲,宋国祥,梁张翼.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应用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2094-2095.

[7]郗淑红,尤妍,章圣夫.软性角膜接触镜对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10):933-934.

[8]李双,付汛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或保存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3):355-357.

猜你喜欢
软性翼状胬肉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