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效果

2017-02-26 02: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梅毒青霉素

梅毒是一种慢性的系统性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将会引发严重的人体器官与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生命。现代临床研究证明,各期梅毒均能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其中水剂青霉素是治疗神经梅毒的首选药物,但是患者在用药后面临着每天多次注射的问题,无法保证依从性。因此需要寻找另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神经梅毒的方法,为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49例,包括男35例,女14例,平均病期(13.2±2.3)个月,患者平均年龄为(67.3±6.5)岁;有39例为无症状神经梅毒,其余患者存在头痛、恶心等临床症状。对照组患者49例,包括男37例,女12例,平均病期(14.1±1.9)个月,患者平均年龄为(68.1±5.8)岁;有40例无症状神经梅毒,其余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组相同。两组患者性别等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患者采用静脉滴注水剂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800万U/次,8 h/次,后期使用头孢曲松3.0 g/d静脉滴注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3.0 g/d静脉滴注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F RPR检查结果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脊液(CSF)RPR检查结果,详细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F RPR检查结果资料表(n=49)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F蛋白定量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F蛋白定量数据后,详细资料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F蛋白定量资料表(n=49)

3 讨论

现在医学研究证实,各期梅毒均可能诱发CNS损害问题,并且在未治疗的梅毒患者中,CSF异常的发生率会在12~18个月内达到高峰值[1]。

目前,神经梅毒的诊断尚无“金标准”,常见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梅毒血清学阳性、CSF细胞计数、蛋白数量增加等[2]。从疾病发展来看,当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因为梅毒而出现病理过程之后,会改变脑血管屏障的通透性,让正常情况下无法轻易进入或者不能通过脑血屏障的细胞或物质进入到CSF中,最终导致CSF异常改变[3]。临床上青霉素是治疗神经梅毒的首先药物,医学界对该药物的代替疗法的研究也较多,其中多数以头孢曲松钠为代替药物进行临床研究[4-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前CSF RPR滴度小于1∶4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并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治疗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3个月,两组患者的滴度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深入,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水平进一步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TP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CSF蛋白升高是唯一提示CNS受累的证据,这是因为当TP侵犯到脑膜后会引发慢性炎症反应[6]。有学者[7-8]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方法,判断了12例神经系统受累与17例神经系统未受累的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前者的CSF中的蛋白含量要明显高后者,其平均值为386 pg/ml,而未受累患者的含量仅为190 pg/ml,因此得出结论:通过蛋白定量来判断深静梅毒患者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情况具有可行性。

4 结论

头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联合治疗在改善早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症状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水溶性青霉素的见效快,加之头孢曲松钠的作用,能够有效增强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医师必须可以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为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1]王娜,张馨月,张吴琼,等.神经梅毒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7):397-403.

[2]王宝洁,汪春娟,孙昊,等.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7):404-410.

[3]于增照,徐敬星,史同新,等.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11):1367-1370.

[4]靳西龙,许秋霞,郭玮刚,等.头孢曲松钠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神经梅毒伴发精神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15):2087-2089.

[5]吴小杨,谢雯熙.神经梅毒51例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5):324-327.

[6]刘宏业,韩燕,尹跃平.头孢曲松治疗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33(1):52-54.

[7]姜坤,袁晶,朱以诚,等.头晕记忆力减退1年加重伴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19天[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15(19):337-340.

[8]胡冰雪,曲波,刘洁,等.中国1990—2011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与趋势预测[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961-963.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梅毒青霉素
隐性梅毒更危险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二期梅毒误诊为男性尿道旁腺炎一例
仅趾间扁平湿疣为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