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2017-02-26 02: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酸乳四联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多种胃肠道疾病、胃肠外疾病相关,近些年来,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在《日本京都全球共识》中建议,在没有抗衡因素情况下,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给予根除治疗,然而随着各种根除用药种类的增多和疗程的延长,导致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1]。经报道,嗜酸乳杆菌可以降低根除带来的不良反应,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剂量和疗程问题。本文对不同疗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呈阳性的8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分为三组,Ⅰ组28例为铋剂四联组;Ⅱ组30例为两周益生菌组;Ⅲ组30例为四周益生菌组,三组患者年龄为25~71岁,平均年龄为(45.4±3.5)岁;三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Ⅰ组每次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mg、克拉霉素片500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mg,每日2次,14天一个疗程[2]。

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从服药的第1天开始每次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mg,每日3次,2周为一个疗程[3]。

Ⅲ组在Ⅰ组的基础上,从服药的第一天开始每次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mg,每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4]。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停药四周以上空腹行14C-UBT检测,结果呈现阴性则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采用意向性(ITT)和方案(PP)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对比

通过ITT和PP分析,三组的根除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三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对比(n)

2.2 三组不良反应对比

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Ⅱ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Ⅰ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9.3%,Ⅱ组、Ⅲ组和Ⅰ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7,χ2=6.783,P<0.05),但Ⅱ组和Ⅲ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三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和慢性胃炎、胃黏膜病变等胃肠道疾病相关,而且还发现和不明原因大细胞性贫血等多种胃肠外疾病相关。根据最新共识指示,需积极对其给予根除治疗[5]。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多采用铋剂四联方案,然而随着根除用药种类的增加,出现了多种不良反应[6]。经研究,特定益生菌包括布拉氏酵母菌和乳杆菌等可降低幽门螺杆菌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7]。其中的原因可能为:(1)益生菌能够有效控制体内致病菌的定植和有害物质的分泌,从而促进人体胃肠道菌群平衡,增强黏膜对致病菌和毒素的抵抗力。(2)能够有效抑制促炎因子IL-8的分泌,同时,有效阻止NF-kB的传导途径,从而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8]。

在本次研究中,Ⅰ组采取了铋剂四联方案,而Ⅱ组和Ⅲ组在Ⅰ组的基础上,分别实行了两周和四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面,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Ⅱ组和Ⅲ组均低于Ⅰ组,但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鉴于成本效益综合考虑,建议临床上使用两周方案。

[1]马丽,于淑霞,陈娟,等.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87-89.

[2]张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应用在急性肠胃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3):92.

[3]张洪涛,卜煜锋,张晓海,等.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配伍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8):581-583,585.

[4]王忠亮,王坚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及胃肠激素水平影响[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24(3):139-141.

[5]高昳,王芳军,刘鹏飞,等.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在提高首次根治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再次根治率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8):892-895.

[6]程胜平,周世龙.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药师,2014,17(6):993-995.

[7]王芳军,高昳,刘鹏飞,等.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补救方案中作用的研究[J].胃肠病学,2014,19(5):284-287.

[8]程桂莲,王少峰,徐丽明,等.四联疗法及嗜酸乳杆菌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疗效评估[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5):434-437.

猜你喜欢
酸乳四联螺杆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热处理和转谷氨酰胺酶对凝固型酸乳品质的影响
代餐酸乳崛起 市场有待观望
Role of Micro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s with Droplet Relative Dispersion in IAP AGCM 4.1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与常规四联补救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探讨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