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多球训练法的应用

2017-03-04 20:42屈连朋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高校教学

屈连朋

摘 要:多球训练法最早是由我国乒乓球界在大量训练中摸索出来的训练模式,通过针对球员特点指定合理训练细节,能够提升球员对各种系技术的掌握。在训练环节,通过一球多用,由教练反复多角度供球,提高球员单位时间内的击球次数,切实有效的提升球员综合能力,由此也被推广到世界各国。本文就高校乒乓球教学各个环节对多球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学;乒乓球教学;多球法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具有速度快、对抗性强、灵活多变、发挥空间大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作为“国球”,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各大赛事如世锦赛、奥运会上都取得超一流的成绩,也极大的鼓舞了国民对于乒乓球的热情,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国家在教育改革中充分的认识到了高校巨大价值,在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体育事业,而高校学生本身就具有蓬勃的活力,高校学生也处于人生精力的黄金时期,对于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推行体育事业从任何方面来看都是极其有利的。而在推行过程中人们渐渐摸索出了多球训练法以加大乒乓球运动的进程。

1 多球训练法的教学必要性

1.1 充分发挥教师资源

高校乒乓球教学课堂师生比例失衡,一个乒乓球教练可能要带三十到四十名学生,如此多的学生数量,也就使教练不能充分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和教练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指导,进而影响了学生对于动作的掌握,阻碍了乒乓教学的顺利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多球训练就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练通过供多球使教练的作用的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在教练和学生之间达到了良性互动,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教练也能够对学生做进一步的技术、动作方面的指导。

1.2 节约时间

高校课程安排比较紧凑,这也就对乒乓教学限制了明确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多球训练法,能够在短时间实现学员与教练之间的多次对练,有助于学员在短时间内将基本功练习成型,增加了单位时间运动负荷量。而且大量的练习也能够训练学生在乒乓球对练过程中,增强注意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乒乓球发球、回球、对打动作的训练。

1.3 深化理论知识

高校学生对于乒乓球的学习有了一定程度身体素质和思维逻辑的基础,能够以自己的角度对乒乓球的理论知识进行思索,鉴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通过多球训练法,在快速、多次的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促进高校乒乓球教学的迅速开展。

1.4 有助于学员全面的提升

多球训能够有效刺激大脑皮层,使其树立起固定的运动动力定型,促进学员迅速掌握规范动作,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多球训练的发球密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员的反应速度、反应意识,而反应速度对于乒乓球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反应速度也决定了乒乓球学员在运动中能够有效的回击对手进攻。值得注意的是多球训练不仅在供球距离、供球频率上有着极大优势,对于学生的力量和乒乓球弧度技巧上都有极大的提升。乒乓球训练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多球训练法通过切实有效的对练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步法的掌握,从而全面的促进学生的进步。

1.5 有助于学生意志的锻炼

体育运动往往和精神意志力有着极大地联系,多球训练法在进行实地教学的时候会多次的进行反复发球,这需要球员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在多球训练中,击球频率、移动频率都会显著提升,甚至会达到运动员的负荷极限,对于一个成熟的运动员是必须能够超越自己的极限,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超越了身体能力时候,就要靠意志力坚持过去,所以多球训练还有助于有于运动员意志力的提升。

2 多球训练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2.1 多球训练法中对于供球的具体应用策略

在多球訓练法的实际应用当中,对于供球者其实是有着一定要求的,由于多球训练法的核心是帮助学员模拟真实的乒乓球环境来实现学生的技能熟练度提升、学习新技能和动作,所以在这种辅助练习中,供球就成为了多球训练法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教师在传授多球训练法的时候要注重对供球技巧进行一定的改善,以便在实施多球训练的时候,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在互相训练中明白供球的重要性,同时供球者在训练中应该针对被训练学生提出一定的反馈和指导,只有在训练中接受最直观经验的人才能对被训练者提出最为合理的建议,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训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团队意识和默契,而且供球者要注意根据练习者的不同状态和不同能力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供球,从而对学员实现对症下药式的提高。

2.2 多球训练法中对于被训练者的具体应用策略

多球训练法是乒乓球训练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对学员的乒乓技能进行一定的提升,实施多球训练的意义在于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实现学员的乒乓球技能和知识的提升,这就要求被训练者本身要对此引起重视,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集中精神对训练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体会,一般情况下,被训练者在多球训练法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种阶段会出现三种的不同训练策略,在乒乓球的技术动作泛化阶段,被训练者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击球动作,培养对于标准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对技术标准的了解,避免一些个人的小动作出现。在技术动作的巩固阶段,就要求技术动作的完成不能只追求动作的完整性,还需要追求动作完成的速度,在训练中着重培养击球、控球的意识,可以稍微采用一些动作来对球感进行练习,培养对于球的控制度。到了技术的自动化阶段,由于长期以来的训练,技术标准动作几乎可以在击球的时候自动完成,所以练习者在这个时候应该注重对于技术在内的整体关于乒乓球的球感的把握,对学生乒乓球技术的提高,作用也更大。

结束语

教育事业的改革,使得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有助与提升我国的综合素质。高校的作为未来变革力量的主要来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加大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同时,积极推行高校运动事业的进行,但是在具体的实施环节还有存在着学生和教师数量失衡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能够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应的理论。多球训练法无疑是众多解决办法中较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相关的教练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多球训练法,以期能够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苏清强,吴陈勇.对普通高校乒乓球普修课的多球教学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3]沈文丽.青少年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乒乓球教学高校教学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单球与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竞赛教学模式在乒乓球选项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表象训练法在小学初学阶段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