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腹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7-03-07 03:46王梅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腹型紫癜过敏性

王梅芳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腹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王梅芳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目的 探讨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急腹症发生率、紫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焦虑抑郁情况上的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患儿情绪状态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急腹症;临床效果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疾病,病因复杂,因其常伴胃肠道症状,故易误诊为急腹症。患儿因为那难以与医生进行流畅的语言沟通,导致治疗难度增加,如加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升治疗效果的意义重大[1]。为了研究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最小0.5岁,年龄最大5岁,平均(3.13±0.1)岁。对照组30例,年龄最小0.4岁,最大4岁,平均(3.02±0.5)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结果有效。

1.2 入选标准

(1)临床表现符合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且已经确诊的患者;(2)除本病外无其他组织或器官严重器质性疾病,对治疗及护理的接受度及耐受性高的患者;(3)患儿及患儿家属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4)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参与其中,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5)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2]。

1.3 护理方法

在实施相同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根据其具体病情采取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心理护理

因患儿及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故在入院后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且临床多通过激素治疗该疾病,家属抵触用药,对治疗的接受度低,针对此,护理人员应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儿及患儿家属讲解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消除其不良情绪,多为其讲解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的患者病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3]。

1.3.2 皮肤护理

调节室内温湿度适宜,每天上下午按时空气净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床单位的干净整洁及皮肤的清洁干燥,为患儿准备宽松的棉质病号服,避免患处皮肤受压,以防止其出现破溃、感染或出血。如患儿皮肤瘙痒,应联合家属共同监督患儿避免抓挠皮肤,可涂抹少量止痒剂;如患儿疼痛哭闹,可联合家属准备各种玩具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主观疼痛,如患儿实在疼痛难忍,哭闹剧烈,家属难以有效安抚,可遵医嘱为其注射止痛剂[4]。

1.3.3 胃肠道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注意面色、体位及表情状态,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的症状,询问其疼痛部位并评估疼痛程度,及时将患儿疾病信息告知其主治医师;触摸患儿腹部,如其存在腹部包块,可采集粪便及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积极预防患儿出现肠套叠。

1.3.4 饮食护理

为患儿及患儿家属讲解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效果,严格控制患儿饮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强的饮食方案,饮食以高营养、高蛋白的易消化食物为主,禁食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为增强患儿食欲,注意食物的种类及颜色的丰富性;禁止服用致敏性药物,患病早期以素食为主,严格限制异种蛋白的摄入,以防止异种蛋白影响抗原与抗体结合,导致患儿出现高敏变态反应;如患儿出现呕吐或便血症状,应在查明原因后正确禁食[5]。

1.3.5 用药护理

应用钙剂进行治疗时,选择较粗直的血管穿刺,穿刺后通过抽吸回血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注射药液期间无药液外渗情况,如穿刺失败,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更换穿刺部位,使用50%硫酸镁湿敷穿刺失败处,降低皮肤坏死率。推注药液时缓慢注射,边注射边观察患儿面色,神情等反应,询问其有无剧烈疼痛等异常情况。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患儿急腹症发生情况,紫癜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2)焦虑抑郁评分标准:通过SAS焦虑评分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判断,分数低于35分表示心理健康,分数高于65分表示重度焦虑;通过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判断,总分上限是41分,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在急腹症发生情况上的比较

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对照组患儿急腹症发生率为%,观察组为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在紫癜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的比较

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对照组患儿的两项指标花费时间分别为(6.87±2.1)天、(15.33±1.2)天,观察组分别为(11.36±2.6)天、(35.89±1.3)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儿在焦虑抑郁评分上的比较

在进行统一的治疗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3.51±5.11)、(53.12±6.21)、(40.29±4.62)、(54.81±6.52),两组无显著差别,P>0.005,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为(23.61±4.89)、(24.31±5.64),对照组为(38.27±4.35)、(38.17±5.2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为以毛细血管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后主要损害患儿皮肤、关节、胃肠道等。其中又以腹型过敏性紫癜为主要类型,发病原因多为接触某种过敏原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在小血管中,最终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出现的广泛性炎症。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接触到的环境多元化,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6]。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为机体表现出的严重的应激反应,患儿在患病后因为承受的痛苦较重且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患儿哭闹,治疗依从性低甚至排斥救治,导致临床治疗的效果较差,临床在治疗期间加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从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上纠正患儿及其家属的错误认识,消除或缓解其负性情绪,保证患儿以积极地心态接受治疗,患儿家属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最终达到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患儿情绪状态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1] 黄丽文.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9):116-117.

[2] 白 彦.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1060-1062.

[3] 李艳芳.综合护理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2):144-145.

[4] 李 婷.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608-609.

[5] 刘 凌.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5):77-77,78.

[6] 陈秀华,范叶梅,刘 雪,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腹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5):113-114.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72

B

ISSN.2095-8242.2017.07.1271.02

猜你喜欢
腹型紫癜过敏性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