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老年患者巨大压疮的循证护理体会

2017-03-07 03:46洋,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压疮循证创面

孙 洋,毕 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辽宁 大连 116031)

1例老年患者巨大压疮的循证护理体会

孙 洋,毕 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1例老年住院患者巨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解决压疮在风险防范、预防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的循证护理方法,对压疮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寻求最佳护理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结果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指导1例老年患者巨大压疮的护理,使其压疮在出院前达到好转。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指导临床压疮的护理实践,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压疮,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降低患者住院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老年患者;巨大压疮;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而产生的护理观念。指护理人员在实践中运用现有最好的科学证据对病人实施护理[1]。压疮(pressre score)又称压力性溃疡(pressre ulcer),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于骨隆突处[2]。2013年3月我们对一例带入性巨大压疮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8岁,2013年3月26日门诊入院,主诉为“发现皮肤黄染2个月”,现体温37.8℃,嗜睡状态,呼之可应,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并有水肿,卧床30天,诊断为胰腺癌、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低蛋白血症、贫血、颅脑术后。带入压疮:位于骶尾部,一枚,为Ⅲ期压疮约10*6 cm2,有脓性分泌物色白表浅,周围皮下产生硬结。患者出汗多,皮肤潮湿,身体无力自主改变体位,周身凹陷性水肿,且二便失禁,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易受污染。Braden评分11分。

2 循证护理方法

2.1 提出循证护理问题

(1)如何评估患者压疮易患因素;(2)该患者是否有难免压疮发生,如有,怎样预防?(3)针对患者骶尾部巨大压疮治疗、护理措施有哪些?(4)如何提高患者家属预防和压疮护理的意识及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2.2 查找循证证据

根据护理问题在cochrane协作网、CNKI、万方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检索2005年~2013年相关中英文临床护理文献330篇。对收集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估,结合伤口与造口专科护士意见提出最佳护理证据,使其具有有效性、可靠性、临床可行性和广泛性。

2.3 落实护理措施,即循证应用

2.3.1 评估易患因素

(1)压疮的诱因:①全身因素:营养缺乏:血红蛋白低于12 g/L、白蛋白低于35 g/L;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水肿;70岁以上患者;二便失禁;发热。②局部因素:压力:压力经皮肤由浅入深扩散呈圆锥形分布,最大压力在骨突出的周围。压力与时间关系的研究显示:低压长时间的压迫造成的组织危害>高压短时间的压迫。皮肤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为16~33 mmHg(2.01~4.4 KPa),最长承受时间为2 h。肌肉及脂肪组织比皮肤对压力更敏感。剪切力:引起压疮的第2位原因,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滑移动的力量。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生,比压力更易致压疮。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移位,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与体位关系密切,发生在深部组织中。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30 min,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③Reuler等报道湿润皮肤使组织产生压疮的可能性比干燥皮肤高5倍。常见因素:大小便失禁、大汗或多汗、伤口大量渗液等。正常皮肤偏酸性,PH4.0~5.5,而尿和粪均为碱性。Allmen指出大便失禁时由于很多的细菌及毒素,因此比尿失禁更危险。(2)压疮的评估工具及内容:应用Braden评分表(其敏感性83%~100%、特异性64%~70%、阳性预测值40%)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首次评估:轻度危险15~18分,中度危险13~14分,高度危险10~12分,极度危险<9分。Braden建议,压疮评估频率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入院时评估患者危险度,48小时时再评估一次,然后再根据发病率确定评估评估频率[5]。

2.3.2 压疮预防与护理

①翻身:常规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翻身时避免:拖、拉、推、拽等动作。Braden评分≤11分,使用防压疮气垫(Ia级证据)。②体位:体位注意功能位摆放,侧卧时,使患者屈髋屈膝,两腿前后分开,身体下面的臂向前略伸,身体上面的臂前伸与腋成30°,可增大受力面积。Guttmann提出患者身体与床铺成30°角,背部垫一软枕,使重力分散在软枕和臀大肌上,有利于人体骨突起部位压力的分散和血液流动,避免骨隆突处集中受力。抬高床头30°角就会产生剪切力,因此,临床工作中,尽可能避免使床头超过30°角[6]。③好发部位的保护: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干燥,好发部位涂凡士林或乳剂形成封闭性油膜,或贴膜保护。④压红部位的护理:避免继续受压、贴膜保护。压红局部禁止按摩[7](IIa级证据),避免使用气垫圈。⑤创面护理:避免创面继续受压;补充营养,因患者意识障碍,因此以鼻饲途径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牛奶、果汁、菜汁为主,使用灌食器由胃管注入,每2小时一次,每次200 mL,每天6次,夜间凌晨补充水分1次,约250 mL;外科清创,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C级推荐),再用外科手术剪清除坏死组织,创面外用银离子抗菌敷贴,最外层用渗液吸收贴,每日或根据渗液情况更换敷料。并在换药时做好动态创面观察、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请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会诊,指导护理方法。

2.3.3 组织家属学习预防压疮相关知识

组织护士及家属学习压疮预防护理指南知识,指导家属共同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做到“五勤”:即勤翻身,勤换洗,勤整理,勤交班,避免拖、拉、推等摩擦力及剪切力的发生。教会家属正确的翻身方法。

3 结 果

经治疗和护理,患者4月17日出院时创面好转:伤口面积缩小为7*6 cm2,深度变浅,颜色转红,渗出减少。无新压疮发生;Braden评分14分。

4 体 会

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压疮是老年人及长期卧床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高,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衡、发热等均增加压疮发生率,增加患者痛苦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是我们护理工作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治疗护理压疮患者,使护士熟悉循证护理程序,更新了压疮护理知识,同时通过对家属进行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提高其对压疮预防的意识及技能,从而提高了家属自护能力。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的应用,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1] 冯先琼.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3.

[2] 李晓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张庆玲等.压疮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5):1319-1321.

[4] 余小平.压疮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7,7(3):76-78.

[5] Parslow N,et al.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of pressure ulcers.In nursing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haping the future of nursing.toroto,Canada[R]: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2005.March.

[6] 王 泠,郑修霞,王 杉.174例临床护士掌握压疮预防知识的现状调查.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2-63.

[7] 燕美香.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640-641.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7.1277.01

猜你喜欢
压疮循证创面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