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引导慢病社区管理的路径和成效

2017-03-07 03:46宋彤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病患医疗机构门诊

宋彤新

(火箭军总医院礼士路门诊部,北京 100820)

医保引导慢病社区管理的路径和成效

宋彤新

(火箭军总医院礼士路门诊部,北京 100820)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在健康的问题方面更加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我国为了进一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推出了医疗保险的手段和制度,为人们在看病的过程中提供方便。为了进一步研究医保在人们慢病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对医保引导慢病社区管理的路径和成效进行了探讨,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医保;慢病;社区管理

1 前 言

慢病又被称为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这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疾病的名称,而是对一些起病的时间比较长,缺乏相关的明确性的病因证据,而一旦病情发作则会出现迁移的非传染性疾病总的概况[1]。近年来慢病的患病人数以及导致死亡的人数增加,因此社区中的慢病管理变得更加重要,而在社区的慢病管理中,医保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保证因素。

2 医保引导慢病社区管理的相关途径

医保指的是社会医疗保险,这是国家为了保证广大居民以及职工看病和治病的权利根据一定的法律规定,来为在保障范围之内的劳动者以及病患提供一定的基本医疗保障,在慢病社区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目前在医保引导下的慢病社区管理可以采取以下的路径。

2.1 设置相关的医保定点

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和要求,在社区当中针对慢病设置相关的医保定点,为社区居民和职工提供更好的服务。慢病由于发病过程比较缓慢并且有些疾病的表现特征并不明显,因此社区居民和职工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对其进行察觉。而在就医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和职工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了解,可能会在慢病的就诊和治疗的过程中遇到相关的困难和阻碍。因此在社区内部针对慢病设立一定的医保定点,能够为社区居民和职工提供更好和更加方便的医疗服务,能够定期为社区居民进行有关慢病的身体检查,并为其普及相关的慢病知识,在医保问题上能够将统筹的基金支付比例进行提高。

2.2 实施相关门诊慢病的准入制度

目前在我市为社区居民和职工提供的慢病医保类型主要分为3大类,第1类包括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绞痛等;第2类包括慢性乙肝、慢性肾炎或者是肾功能不全等;第3类包括慢性的再生障碍贫血、良性肿瘤以及红斑狼疮病等[3]。对这些慢性病症建立相关的准入制度能够进一步发挥医保的作用并将医保的受众范围进行扩大。同时还可以建立特定的门诊项目,主要包括对恶性肿瘤的门诊、器官移植之后的抗排异治疗以及慢性肾病的透析治疗等。鼓励社区居民和职工办理相关的医保手续,并且在特定的医疗机构点进行就诊就可以享受方便和优惠的待遇,对社区民众的看病门诊率起到提高的作用。

2.3 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在对社区进行慢病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因为看病就诊的人数过多会发生就诊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可以在医保的引导下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就诊的秩序。对于已经参与医保的慢病病患可以在社区周围选择一家指定的社区医疗机构来作为慢病诊断和治疗的机构,并在该医疗机构中为就诊的病患及时建立相关的档案,对档案进行管理。然后对慢病诊治过程中医疗保险的数据进行统计,由此可以对进行慢病诊治的病患信息进行更好的掌握,并了解慢病治疗过程中相关医疗费用的花费情况。

2.4 降低社区居民在慢病诊治中的个人支付比例

实性医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保广大居民和职工的看病和治病的权利和利益,并相对减轻居民和职工看病就诊的医疗费用负担。因此在用医保引导慢病社区管理的过程重要根据社区居民和职工的实际情况来对个人支付的比例进行调整,从而能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和职工在慢病诊治过程中的需求。

3 医保引导慢病社区管理的成效

在本文的研究中参与医保的社区居民以及职工的人数在130人左右,在实行了相关慢病社区管理路径之后,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3.1 慢病就诊的过程更加的方便和有效

使用医保对社区中的慢病进行管理为社区居民和职工的慢病就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保障。居民和职工在就诊的过程当中具有更加自由的选择性,能够到指定的医疗机构中进行慢病的就诊和治疗,从而减少了就诊以及候诊所花费的时间。同时在特定的医保治疗机构中对参保的慢病就诊病患建立了相关的档案,医师在对病患进行就诊时能对病患的相关资料更快进行把握,从而提高就诊和治疗的效率。

3.2 提高了慢病门诊的就诊率

在利用医保对社区中慢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极大提高了社区慢病门诊的就诊率。在医保的作用下,社区居民和职工更多的医疗权利得到保障,并且将慢病诊治中的个人支付比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下调,有效减轻了居民和职工慢病门诊的经济负担,从而鼓励了其进行慢病的诊治和治疗。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在进行医保引导慢病社区管理之后,社区居民和职工的慢病门诊率要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高。

3.3 加强了对医疗行为以及就医行为的监控

由于医保会为社区居民和职工提供指定的慢病定点医疗机构,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健康档案,因此社区居民和职工在进行慢病就诊的过程中,能够对就诊的具体情况以及所花费的费用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在诊治过程中不良行为的发生,加强了对医疗行为以及就医行为的监控。

4 结 语

慢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就诊和治疗。医保作为对居民和职工医疗权利保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将其运用到慢病社区的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能够为社区居民和职工慢病的就诊和治疗提供更大的便利。

[1] 贺 云,黎 萍.社区管理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9):307-307.

本文编辑:吴玲丽

R197

A

ISSN.2095-8242.2017.07.1368.02

猜你喜欢
病患医疗机构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