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充分性及透析龄对钙磷代谢影响

2017-03-08 07:13王义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血钙肾衰竭达标率

王义成

(六安世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0)

血液透析充分性及透析龄对钙磷代谢影响

王义成

(六安世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0)

目的 分析六安市立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检测结果,评价MHD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及透析龄对钙磷代谢状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31日1年期间,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大于等于3个月MHD且未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患者267例,所有入选病人均低磷饮食,因经济及依从性等问题较少使用钙片和骨化三醇及其他降磷药。结果 将美国肾脏病与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的指导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中的血钙、磷以及iPTH的靶目标作为依据,本次研究中的267例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总钙、血磷以及iPTH的总体达标率依次为52.4%、43.1%和30.%,以KDIGO指南为依据,患者血总钙、血磷和iPTH的总体达标率分别为62.2%、21.3%和73.8%。结论 透析充分的患者血磷较低,血钙较高,透析龄较长患者的血磷、血钙水平及iPTH均较高。

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紊乱

随着透析技术的成熟,透析患者生存率大大提升,透析龄的增长,导致相关并发症增大,其中,体内钙、磷的代谢出现紊乱是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美国肾脏病与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的指导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中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的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异常规定,需要包括下面的其中1项或者2项及2项以上,①体内的钙、甲状旁腺激素(PTH)、磷或者维生素D的代谢出现异常情况;②骨转化、骨容量、矿化、骨骼出现线性生长或者骨强度等出现异常情况;③血管或者其他的软组织出现钙化的情况。本研究旨在调查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现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31日7年中,六安市立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大于等于3个月的MHD患者267名。其中每周3次透析患者210例,每周2次57人,5年以下透析患者153例,5年以上114例。不分年龄、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外伤、严重感染、输血病史且未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维持性病人。

1.2 方法

对六安市立医院中的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主要收集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一般资料、原发的原因和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等。分别比较不同透析频率、不同透析龄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软件版本为SPSS 21.0)给予处理和分析,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的方式进行描述,实施t检验,所涉及的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的方式进行描述,应用x2检验,若P<0.05,则表明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基础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一共选择267例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平均年龄为49.8±12.3岁,平均透析龄62.24±34.40月。入选患者中原发病因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35例(87.55%),糖尿病肾病14例(5.52%),高血压肾病11例(4.20%),其它8例(3.00%)。

2.2 MHD患者血总钙、血磷、血iPTH分析

(1)本研究患者血总钙、磷、iPTH总体平均水平分别为Ca:2.23±0.24 mmol/L,P:1.92±0.56 mmol/L,iPTH:369.772±286.53 pg/mL。高iPTH的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即iPTH高于300 pg/mL)占49.4%,其中有16.5%的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的iPTH高于600 pg/mL,还有20.6%的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的iPTH低于150 pg/mL。

(2)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总钙、血磷以及血iPTH的达标率分析

本次研究纳入的267例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总钙、血磷和iPTH的总体达标率分别为52.4%、43.1%和30.%。

本次研究纳入的267例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总钙、血磷和iPTH的总体达标率依次是62.2%、21.3%和73.8%。

(3)每周3次血液透析组与每周2次血液透析组血总钙、血磷、血iPTH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排除年龄干扰【每周3透析患者年龄与每周2透析透析年龄比较(51.46±12.95VS49.27±12.13)无意义】,每周3次血液透析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每周2次血液透析组(1.87±0.54 mmol/L vs2.13±0.60 mmol/L,P<0.05),而每周3次血液透析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每周2次血液透析组(2.26±0.22 mmol/L vs.2.13±0.25 mmol/L,P<0.05)。

3 讨 论

(1)本研究267例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的血钙、血磷以及iPTH的达标率均比较偏低。而钙、磷的代谢紊乱和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效控制高磷血症对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的矿物质骨代谢的异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影响因素:患者每天所吸收的磷大约为480~600 mg(每周大约为3360~4200 mg)[2],每次血液透析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磷大约800 mg,每周血液透析3次,一共可以清除2400 mg的磷,所以每周在患者体内所储存的磷大约有960~1800 mg。

①饮食因素:饮食摄入磷限制是控制高血磷的重要手段。

②药物因素:国内目前应用的磷结合剂多是含钙的制剂,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碳酸钙。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大剂量的(4~12 g/d)在餐中服用碳酸钙的时候,会导致患者体内肠道对于磷的吸收从60%~70%降低为30%~40%;另外,如果患者是在餐后进行服用,则没有降磷的作用,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钙水平上升。

③透析因素:血液透析每次能清除磷800 mg左右[3],透析不充分患者体内磷会逐渐蓄积,导致高磷血症,继而引起CKD-MBD。

4 结 论

本次研究显示,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钙、磷代谢的控制还没有十分理想,特别是应重视没有有效控制的高磷血症、高iPTH血症和低iPTH血症的慢性的肾衰竭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MHD)患者。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杨国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高磷血症研究及治疗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2):102-105.

[2] 施月仙,刘俊铎,赵 岳.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指导对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50-253.

[3] 颜佳毅,张敏芳,倪兆慧,等.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13-16.

本文编辑:吴 卫

R552

B

ISSN.2095-8242.2017.034.6613.02

猜你喜欢
血钙肾衰竭达标率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高脂血症性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