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原性机化性肺炎一例并诊断分析

2017-03-08 10:28刘士甫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变影机化性肺炎

张 鑫,刘士甫*,赵 磊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1.结核科;2.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病例报告•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一例并诊断分析

张 鑫1,刘士甫1*,赵 磊2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1.结核科;2.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COP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病理三者结合,建立在机化性肺炎的基础上,排除任何可能的原因,甚至是临床上反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才想到本病的可能。绝大多数COP患者对激素依从性良好,预后好,因此早期明确诊断、早期足量使用激素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诊断分析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个亚型,是临床少见的肺间质性疾病,病理组织学上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不同程度的机化性肺炎为特点。所谓“隐原性”,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找不到原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为了强化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现将我院一例COP的临床诊疗做一系统性回顾,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5岁,间断发热1个月入院。现病史:缘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为刺激性干咳,无痰,伴气短,无胸痛,发热最高体温41℃,血象高,当地诊断:左侧肺部感染。治疗:给予“抗感染”治疗,先后使用美洛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比阿培南,去甲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伏立康唑,莫西沙星。患者仍有发烧。行2次支气管镜检查未见阳性结果。肿瘤相关检查阴性。G试验阳性。PPD试验强阳性,痰抗酸染色阴性。给予抗真菌治疗1周,未见好转。抗结核治疗1周(异烟肼、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后效果不佳,仍发热。转第二家医院,行胸部强化CT,报告:右下肺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占位病变,建议经皮穿刺肺活检。病理:见少许肺组织,肺泡腔内含铁血黄素细胞,部分区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继续给予比阿培南,左氧氟沙星抗感染一周患者仍发热。经多方会诊,综合考虑COP,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强的松起始0.75~1 mg/(kg·d),3月后递减为40 mg/d,再3月后20 mg/d。

右肺中叶、左肺舌段、下叶可见实变影,周围伴结节影。

2 分 析

机化性肺炎的发病率约为6/10~7/10万[1],其中超过半数病因不明为隐原性机化性肺炎[2]。目前,我国COP的发病率尚未被统计。COP的发病年龄大约在60岁左右。

CO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可能起始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肺泡上皮损伤,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然后受损肺组织的异常修复功能造成气道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3],从而发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气短、呼吸闲难、发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

COP的患者的X线胸片通常分3种典型的类型:①多发性斑片状肺炎型, 常呈游走性,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②孤立性肺炎型,局灶肺泡浸润影常位于上肺,边缘清楚,常呈叶段分布,偶有空洞;③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型,表现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类似。COP的CT征象常有以下3个特点:①实变影:为斑片样肺实变影,以双下肺、胸膜下及沿细支气管周边分布为主,实变病灶内常可见支气管充气征;②混合影:在肺实变为主,大多伴有其他弥漫性病变的CT征象,如磨玻璃影、小结节影、细线影、网格样影等;③肿块影:有15%的COP患者CT征象以多发大结节影及块状影分布为主,其形态常不规则,内有支气管充气征,大小为8~50 mm不等,极少为孤立性结节样改变。

以此病为例对COP进行鉴别诊断分析:①细菌性肺炎:患者长期发热,体温最高达41℃,伴咳嗽,干咳无痰。血常规提示血象高: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支持感染。胸部CT:右肺中叶、左肺舌段、下叶可见实变影,周围伴结节影,为渗出性变化,考虑炎性改变。但患者抗感染无效不支持肺炎诊断。②真菌性肺炎: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自身无基础疾病及服用免疫抑制剂。G试验阳性,影像上提示左肺舌段、下叶多发实变影,左肺下叶病变周围可见磨玻璃影,伴有末端支气管痰液栓形成。晕征不明显、无空洞及新月征。临床化验未发现真菌感染依据。③肺结核:患者长期高热,PPD强阳性,血沉升高,痰抗酸染色阴性,胸部CT有卫星灶,不是肺结核的好发部位。抗结核治疗1周无效。④肺癌:患者为老年男性,反复住院治疗,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基底段团块状实变影,周围伴有类圆形结节影,但该患者右肺中叶合并实变影,纵膈窗团块影收缩,不支持肺癌诊断特点,肿瘤相关检查阴性,肺穿刺病理不支持诊断。⑤ANCA相关性血管炎:如Wegener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CSS)等,此类疾病呼吸道症状多以发热、咯血为主,多累积其他脏器如肾脏、鼻窦病变。影像学通常无特异性,早期以多发片状、絮状侵润灶、结节性病灶为主,逐渐进展为磨玻璃样或间质纤维化改变,容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COP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体征,肺部影像学征象也能迅速改善[4]。大部分COP患者预后良好, 少数病例停药后复发,需要再次治疗[5]。

综上所述,COP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病理三者结合,建立在机化性肺炎的基础上,排除任何可能的原因,甚至是临床上反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才想到本病的可能。绝大多数COP患者对激素依从性良好,预后好,因此早期明确诊断、早期足量使用激素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 Radzikowaka E,Wiatr E,Remiszewaki P,et al.Organizing pneumonia—analysis of 18 own cases.Pneumonol Alergol Pol,2004,72(3-4):99-104.

[2] Oymak FS,Demirbas HM,Mavili E,et al.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s,Clinical and roentgenological features in 26 cases. Respiration.2005,72:254-262.

[3] 迟 磊,黄 燕,崔振泽.隐源性机化性肺炎[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2):1890-1893.

[4] 李惠萍,范 峰,等.肺活检证实隐源性机化性肺炎25例临床诊治体会[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259-264.

[5] Eple rGR.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J].Arch InternMed,2001,161(2):158-164.

本文编辑:吴 卫

A case of primary hidden euplastic pneumonia diagnosis and analysis

ZHANG Xin, LIU Shi-fu, ZHAO Lei
(The fifth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Hebei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R563.1

B

ISSN.2095-8242.2017.020.3939.02

刘士甫

猜你喜欢
变影机化性肺炎
不同CT表现的HIV阴性患者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基于“脾胃内伤”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平江农田宜机化改造出实效
重庆市农机总站召开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培训暨工作推进座谈会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床边胸部DR 动态表现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