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研究

2017-03-09 01:12张静静付玉荣伊正君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科研型双导师学位

张静静,付玉荣,伊正君*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研究

张静静,付玉荣,伊正君*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近几年来,在研究生扩招规模日趋扩大的形势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质量也渐渐成为各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以潍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为例,单一导师制培养的学生虽然可能在科研或者临床实践方面“技高一筹”,但是综合能力不强,使学生难以适应以后的工作,从而推出“双导师”制,此举不仅优化了导师队伍结构,还提升了学生科研能力,锻炼了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等。

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随着医疗界对医务人员要求的提高,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 模式也变得日趋严格和正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发展需要高学历的人才[1]。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优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各高校探索教育发展改革的工作重点。

迫于工作竞争等压力,更多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选择考研这条深层次学习的途径,他们希望提高学历,有比本科生更佳的竞争优势。尽管最近几年研究生的扩招规模扩大,但是学校检验专业研究生招生名额有限,以至于出现导师有余的状况。医学科学学位检验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制,即在研究生复试环节师生双选环节中,一位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选择一位科研型导师,同时另选一位临床型导师,即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或输血工作的导师,在师生双选环节,达成双选一致。为更好地优化导师资源,让研究生在求学的3年内学到更多更好的科研技术和临床检验思维,本文以科学学位检验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为剖析点,分析“双导师”制的构建方案和其在科学学位研究生学习中应用的优势。

1 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培养医学师资和从事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求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2]。以潍坊医学院临床检验学系研究生为例,科学学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需要完成相关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获得学校规定的学分,于学期末进行课程考试,教师再结合日常考勤给予学生评价。研一阅读文献,撰写综述,了解课题方向,参加学术讲座和科研工作汇报。研二上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进行课题实验探究,撰写科研论文,评审组长和导师团队给出课题评价,探讨课题的可行性。研三完成实验,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答辩。

2 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建设

2.1 导师资格遴选

具有招生资格的导师首先向学校递交个人基本情况信息表、近三年承担的科研课题及科研经费情况、发表的科研论文、出版的专著、获得的科研成果奖励证书等,由学校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进行严审。遴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专家学者组建导师团队[3]。科研型导师要有严谨的科研学术之风、丰富的科研经验及精湛的科研技术,临床型导师要有缜密的临床思维、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及较高的临床检验带教水平。

2.2 “双导师”制的实施方式

科研型导师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学术讲座,包含前沿文献解读、实验进展报告及困扰问题答疑等[4]。科研型导师一般在学校从事教学等工作,“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在前两年内主要学习专业课和科研技术、参加学术讲座、研读文献、完成实验等,科研型导师可以为学生在学校期间顺利开展科研学习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

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年,可以安排学生到临床型导师所在医院或血站等进行临床实习,将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

2.3 “双导师”制的培养目标

研究生能够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导师,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前沿的科研技术,还有导师严谨的科研作风。在校跟从导师学习的两年,学生要形成严谨的科研思维,阅读大量的文献,提升基本的科研能力,学会撰写不同类型的论文,参与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讲座,培养给本科生带教实验课的能力。临床培养阶段,研究生可以跟随导师进行医学实践。

2.4 “双导师”制的效果评价

本校自2012年医学检验专业获批硕士点以来,共招收学生30人,其中采用“双导师”制培养8人。“双导师”制中,各导师带教目标明确,合理安排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时间。这8名学生中,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的有3人,“双导师”制培养的学生在论文撰写、临床实践、科研热点剖析等方面更具优势,他们的临床实践目标更加明确,导师利用临床资源让学生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并运用到临床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更快适应临床工作。

3 讨论

基于“双导师”制给研究生培养带来的诸多益处,如医学生能够将科研和临床完美结合,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这一制度,并且运用于其他专业,如管理学、工学等。单一导师制所指导的学生知识面较“双导师”制狭窄,如医学专业,科研型导师指导的学生偏重于科研,临床型导师指导的学生偏重于临床,他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双导师”制的实施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科研知识及技能,又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

4 结语

国家的发展需要高学历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为推动国家医学改革“5+3”模式的顺利开展,研究生“双导师”制需要不断完善,合理利用导师资源,加强导师队伍建设[5]。研究生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也投身到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将基础知识运用娴熟,而将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再次回归到基础科研,两者有效结合的良性循环模式对学生以后的继续科研深造以及临床工作都大有裨益。

[1]林青,罗瑾,徐朴,等.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的初步探讨[J].高教论坛,2007(2):65-67.

[2]汪玲,何珂,包江波,等.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6):81-84.

[3]王健,卜小芳,孙琳,等.基础医学研究生学分制条件下的双导师制培养——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医学版,2016,16(4):319-322.

[4]李运庆.浅析研究生教育中实施导师组制的必要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00-101.

[5]汪玲.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7):33-37.

G640

A

1671-1246(2017)20-0019-02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SDYY16060);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6A-RC012)

(*通讯作者:伊正君)

猜你喜欢
科研型双导师学位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学位撤销法律规定的现存问题与厘清完善
——以《学位条例》的相关修订为例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谈如何做一个科研型的数学教师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