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溶度积规则”微课教学设计

2017-03-09 01:12胡庆红袁泽利张名钦李新民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磷酸钙规则基础

王 京,胡庆红,吴 庆,袁泽利,张名钦,焦 雪,李新民,张 磊*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医学大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溶度积规则”微课教学设计

王 京,胡庆红,吴 庆,袁泽利,张名钦,焦 雪,李新民,张 磊*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微课作为信息化教育时代的一种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备受关注。基础化学是高等学校药学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面临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困境,引入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可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生专业培养的要求,以基础化学“溶度积规则”为例,探讨如何采用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基础化学;微课;“溶度积规则”

随着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以视频讲授为主要模式的微课已经逐渐渗入大学课堂。微课的特点是“微”。“微”,顾名思义,即短小精悍,微课即是以简短完整的小视频将课程中某个知识点阐述清楚[1-3]。

自2010年国内教师在微课制作方面逐步开始摸索尝试,随着制作经验的积累以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局限于初高中课程、大学通识课等领域,在高等学校专业课中,微课也得到了广泛应用[4-5]。

基础化学课程是研究化合物结构、性质、制备、应用及其相关理论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口腔技术、医学检验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但是,基础化学课程面临着目前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课时偏少而课程知识点内容繁多的这样一个困境,因此,引入微课十分必要。以微课为教学载体,将基础化学课程中一些知识点制作成5~10分钟的微型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温习工作,而且对于上课没有听懂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基于此,我们对基础化学课程中“溶度积规则”进行了微课教学设计,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课程导入、教学内容这4个方面着手,以期丰富学生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1 教学背景

“溶度积规则”是判断溶液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重要依据,其在某些疾病的产生(如龋齿和尿结石等)、临床疾病的检查、药物质量控制中有广泛应用。因此,对于高等院校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口腔技术、医学检验等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掌握好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2 教学目标

微课的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通过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根据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生专业培养的要求,本节微课的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3 课程导入

由于微课授课时间短暂,所以在课程导入中要求导入部分有较强趣味性和引导性的生活实例或医学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课“溶度积规则”中,可在导入部分向学生提问:龋齿是怎样产生的?是否可从化学原理方面进行解释?使用含氟牙膏可保护牙齿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4 教学内容

在微课内容设计环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教学时间短暂、教学内容精炼这一特点,对于之前课堂已讲过的内容不再重复讲解,如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平衡、溶度积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离子积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等。

牙釉质是牙齿的保护层,难溶强电解质羟基磷酸钙是牙釉质的主要成分。每次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使得牙釉质中羟基磷酸钙处于酸性环境。本次微课的教学内容就以“龋齿的发病机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比较口腔酸性环境中羟基磷酸钙的离子积和溶度积大小,来判断酸性环境中羟基磷酸钙是否会溶解而导致龋齿。从这个医学实例出发,引出“溶度积规则”,学会通过比较难溶强电解质的离子积和溶度积大小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在掌握了溶度积规则之后,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溶度积规则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在本次微课中,可列举使用含氟牙膏保持口腔卫生的例子,引导学生使用溶度积规则,比较氟磷酸钙和羟基磷酸钙的溶解度,解释为什么使用含氟牙膏可以保护牙齿。

最后,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帮助学生理顺学习思路。提问学生怎样用溶度积规则解释骨骼的形成和尿结石的形成,供学生课后进行延伸性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促使其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上便是“溶度积规则”的微课教学设计。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很有效地利用了学生学习的碎片时间,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较为便捷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尝试,结合医学大类专业特点和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建设出更多有特色的微课资源,有效地解决目前基础化学课程课时少而内容多的问题,促进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1]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3(5):41-42.

[2]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4]张君,程莉娟.高职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微课设计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44-45.

[5]陈晓姣,杨智英.医用化学“溶液的渗透压”微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48-49.

G420

B

1671-1246(2017)20-0054-02

遵义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XJJG2015-02-62)

(*通讯作者:张磊)

猜你喜欢
磷酸钙规则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整式”基础巩固
载银磷酸钙的缓释性研究及抗菌性能评价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鹿角霜中碳酸钙和磷酸钙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一种高效稳定的磷酸钙转染HEK293T细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