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研究初探

2017-03-09 01:12张景正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高职实验专业

张景正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研究初探

张景正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也是专业基础课,但是高职护理专业学时短,学生学习基础差,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多媒体教学、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案例教学、教与练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出有效开展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策略。

有机化学;护理专业;教学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也是专业基础课[1],它是后期学好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护理等学科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有机化学涉及内容较广,而教学时数有限,因此增加了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难度。除此之外,护理专业以女生居多,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化学知识基础薄弱,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不够重视、兴趣不够浓厚等原因更增加了有机化学的教学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知识,是摆在多数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根据近几年对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提出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1 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机化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抽象而又枯燥乏味的学科,并且多数学生认为与医学及护理学直接相关的课程才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因此多数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缺乏兴趣,重视不够。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2]。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一般有寓教于乐、提问设疑、改进教法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有机化学在人类衣、食、住、行以及治病救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来给学生讲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从一开始对有机化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结合护理专业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讲解相应知识点,例如在学习醇的时候,可以引入一个场景:一位患者急需消毒,有多种类型和多种浓度的醇供选择。这时候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医用酒精,即75%的乙醇,而非甲醇、甘油等;又如在学习醇的氧化过程时,可与检测司机酒驾的仪器联系起来,请学生说出其中的原理。通过介绍这些与生活及医疗相关的事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有趣易懂,同时可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2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有机化学知识比较繁琐,枯燥乏味,另外,由于护理专业有机化学课时少,迫使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考虑课程教学的进度,因而多数教师选择采用单一讲述的方法进行授课,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厌倦,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矛盾。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容量大、交流互动灵活、图像图形直观等特点[3]。有机化学中比较抽象和难懂的理论,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生动呈现,例如在讲杂化轨道时,可播放原子轨道杂化过程的动画,学生可以全面观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前、课中引入一些教学视频,例如在教授烷烃时,可先播放一段视频:一个小孩子将鞭炮扔进下水道内,瞬间,井盖被掀起2米多高,导致小孩被砸伤。由此,引出问题,导出烷烃。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又如,在教授乙醇的氧化反应时,可以先播放一段交警查酒驾的视频,在视频中,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就可以测出酒精的含量。这时提问学生:乙醇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由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引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同时,学到有用的化学知识,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此爱上化学。

3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案例教学

护理专业是偏重于医学类的专业,所以我们在讲授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医学类专业的特点,重点讲解与医学和护理学相关的一些化学药品、化学检测方法等。如在讲授醇类化合物时,重点讲解乙醇,比如乙醇的性质、临床上应用的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此外在讲解醛酮时,可以联系临床上用亚硝酰铁氰化钠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丙酮含量;讲解羧酸时,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人在剧烈运动之后,感觉四肢酸痛,主要是什么原因?这时我们可以引出乳酸,然后借助乳酸与肌肉酸痛的关系,介绍乳酸的结构及其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另外在讲解糖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具体案例,如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和手足震颤等症状,这时应该及时给患者补充什么?接着继续提问,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我们应该通过什么试剂对患者进行检测;介绍蛋白质时,我们可以介绍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介绍生物碱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毒品的知识,使学生明确很多毒品也是药品,比如医院中使用的杜冷丁,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深层次理解“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含义。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既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于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理解,比单纯的理论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4 教与练相结合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潜能的重要手段[4]。学习有机化学不进行练习,就难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前可让学生进行上节课重要知识的复习巩固练习;也可在传授一部分新课内容后,对刚讲解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段强化训练,以达到帮助理解、记忆、消化的目的。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练习的结果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从而使更多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除此之外,课堂练习还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也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 重视实验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有机化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贯穿于我们的衣、食、住、行,所以安排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比如在教授皂化反应的时候,单纯列出方程式让学生默写,学生不会有兴趣,但是当我们将皂化反应搬进实验室,让学生亲手制作肥皂,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思考,比如皂化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原料、反应条件及反应原理等。再比如,教授油脂的乳化原理时,这个原理非常抽象,很难理解,于是给学生安排一次手工制作护手霜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每位学生都可以轻松讲出乳化的过程及原理。除此之外,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及相关知识,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实验过程中遵守纪律,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结果,认真书写实验报告。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有机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6 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本上的具体内容,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张卫文.高职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2012(23):53-54.

[2]信文弟.浅谈培养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J].教育科学,2017(1):236.

[3]陈忠平,宋常春,陈君华,等.多媒体技术在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广东化工,2014(24):147-148.

[4]张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4(16):138.

G420

B

1671-1246(2017)20-0074-02

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4255011X)

猜你喜欢
高职实验专业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做个怪怪长实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