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论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中的应用研究
——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排球课为例

2017-03-11 06:38黎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契约排球

黎玺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云南德宏 678400)

我国正处于不断改革发展的时期,各个领域都在通过不断地改革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现代社会是由不同环节合作共同完成某一项事件的时代,是不同人群和行业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与对接的时代,因此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对人才适应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排球课程作为一项团体性项目,在创设机体合作环境、培养团队精神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1 契约论及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契约论是双方或多方通过契约的形式达成一定的约定,然后对双方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最终达到共同目标的实现,是一种促进双方共赢的有效手段,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高校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阶段,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有了负责人的义务,同时具备了一定的价值观,如果通过契约论对其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可以起到实现目标的作用。因此,文章将通过分析契约论和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衔接,能够在把握高校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契约论,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1 契约论简析

契约论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制定某种契约或者达成某种协定组成一个团体组织,视一切团体组织或国家为人与人相互约定的产物,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契约论分为社会契约论和政治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引导人们相互订立约定,遵守社会架构上的基本规则,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失败的代价有时往往很沉重,人们在自己力量有限,不能确保自己每次竞争都是胜利者情况下,会选择与他人合作,并订立合作条约,或者与竞争对手商定,订立竞争条约,把失败者一方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生存的基本权利。政治契约论是政治权利机构的一种统治手段,是统治者与人们之间的契约,统治者制定一系列规则并约束人们必须遵守。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会签订并遵守政治契约论,统治者会保护遵守者的人身及财产合法权益,同时会惩罚违背政治契约论的公民,目前,契约论在体育领域广泛应用。

1.2 当前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需求及现状

目前,高校学生年龄普遍在20周岁左右,年轻气盛,同时具备强烈的争胜心理和表现欲望。而这样心理特征在体育课程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学生往往会通过竞技比赛去表现自己,在比赛中总想取得竞赛的胜利或者一次次超越自己。在现代社会团结与竞争成为了时代的主题,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压力,高校学生认识到只有与人合作才可以提高获胜的机会,往往会选择与某同伴合作,互相训练体育技术,共同进步,或者加入某一个团体,增加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同时也帮助队友提高水平,使得团队整体战斗力提高,增加自己的获胜概率。但是目前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会使学生在与人合作方面有一定的弱势,因此面对现实社会对团队精神的需求以及当下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缺乏这一矛盾,作为体育工作者如何通过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解决这一矛盾,进而促进其适应社会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2 契约论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契约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契约两种形式。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学可以通过这两种形式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契约,进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契约论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2.1 契约论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应用

在教学这一社会现象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扮演主导地位的是老师,老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关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的互动,在这样的群体环境中,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讲,每一个学生在群体生活中都由衷希望被群体所接纳的心理。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群体,每个小群体包括2~6人,以小群体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和训练,小群体中的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合作学习的目的,会订立某种学习契约或练习规则,比如,约定群体中的每个学生必须保证每天训练排球发球1h、或者每周练习团体排球传球2课时等。排球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的后期进行教学比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6人制一小组,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之间的内部契约,进而在学期末成绩的计算中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赛,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为了自身所在团体的集体利益对学习内容进行练习,遵守内部所协商的契约。这种理论的应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感受到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在这一契约模式的规定下,促进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让被动的联系转变成为了集体利益和避免违反集体契约而进行主动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理解契约论的内涵,与排球课程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契约论更好地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2 契约论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应用

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方面与学生达成协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也能够让师生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同时当学生完成目标之后也能够通过量化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乐趣。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与学生之间达成契约。高校排球课程成绩的获得包括平时的考勤以及期末各项技术测评,在成绩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进契约论这个理念,在考勤、学生每节课表现和期末考核在基础上,增加每次课师生之间达成契约完成的状况这一部分,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有一个督促作用,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每次课都有一个动态的跟踪。此外,这样的考核模式,可以对学生的侧重点放在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上,而不是一刀切式的简单的技能测评。这也可以实现区别对待原则,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契约论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合作状态下应运而生的理论体系,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他领域的有效应用反映了这一理论构想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我们应当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理论支撑下,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进而将课程与先进的理论进行有效的对接。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理念的革新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有效的实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排球教师,可以把契约论的理论内涵融合到教学理念中,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排球课程的特征与功能,进而在课程设计及教学理念中体现契约论的内涵。

[1]杨春.我国师生关系的契约论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刘大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4-118.

[3]何华宇.构建合作式互动机制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基于广州高校研究生团队精神调查的分析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28-34.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契约排球
一纸契约保权益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