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耐力训练在足球青训中的意义与建议

2017-03-14 07:56王天宇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氧量有氧耐力

王天宇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有氧耐力训练在足球青训中的意义与建议

王天宇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足球运动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运动,青少年足球已经成为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平台,在青少年阶段对其进行合理的有氧耐力训练,不仅会提高最大摄氧量、增强乳酸耐受能力,身体素质也会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比中外训练方法,提出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速度训练为辅等个人建议。

足球;青训;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青少年阶段是足球运动员体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多种体能要素在这个时间达到或接近最高水平。在这个时期进行有氧训练是其日后成人化的关键,因此科学的体能训练和合理的阶段性发展计划对其体能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青训方法手段,以及国内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有氧耐力训练方面提出个人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青少年”“足球”“有氧能力”“最大摄氧量”等关键词,检索出5337篇相关文献(截止到2017年2月25日),从中筛选出20余篇最新与本文相关的文献,并翻阅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相关馆藏书籍,了解前辈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外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加工和概括。

2.2 视频解析法

通过观看足球比赛视频、解析及收看《天下足球》《足球之夜》等节目,对运动员跑动距离、球队青训等进行了解。

3 文献综述

3.1 有氧耐力及最大摄氧量的定义

有氧耐力是指在人体氧供充足的条件下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是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基本要素之一。有氧能力越强,运动员在比赛中才能更好第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有氧耐力不仅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也是自身健康的参数之一。有氧耐力的最直接反应是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的数值越大表示有氧供给水平越高,运动员的抗疲劳、有氧运动能力就越高。

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当机体出现无力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3.2 足球运动员有氧与无氧能力的关系

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是人体根据需氧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种供能方式。有氧氧化能有效地消除无氧过程中积累的乳酸,提高肌糖原的储备量,无氧能力也会提高。

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冯连世等研究指出国外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平均跑动距离在8km~12km之间;而国内足球运动员一般在4.5km~7km之间,绝大多数为走动和慢跑。Anepangh研究证明,有氧代谢是足球比赛中的关键。也有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与场上跑动距离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德国训练学Hartmann博士指出,运动员竞技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是在22岁前后,之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速度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国外研究人员对西方多国的男足运动员进行最大摄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在60ml/kg . min以上,而我国的这一数值明显低于国外足球运动员。《足球运动中优秀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分析》提出有氧工作能力的评定中最大摄氧量是比较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客观指标。《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耐力训练》得出专项的有氧耐力训练对提高足球运动员体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结论。《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的测定与评价》中得出个体乳酸阈与有氧工作能两者高度相关的结论。SCHNABEL的研究表明,耐力素质训练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采用比赛或与比赛性质相符的专项训练可以对运动员有氧供能系统产生相应特征的生理刺激。通过前人的研究表明,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和发展已经成为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必备条件,有氧能力在足球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中占据重要位置。

3.4 足球运动员的供能系统

足球运动是大强度对抗性运动项目。一场比赛中,场上球员要通过积极拼抢、跑位、射门、传球等动作来使得自己的球队取得胜利。《论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及练方法的生理学依据》一文表明,摄氧量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员摄氧能力的高低。足球比赛中场上球员所需能量有3/4左右是通过有氧氧化提供的,仅有1/4的能量是由ATP-CP和无氧糖酵解提供,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有氧能力是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基本要素之一。

从位置上看,门将的平均最大摄氧量与后卫、前卫和前锋具有显著性差异;前锋的平均最大摄氧量与前卫具有显著性差异。

4 我国的发展现状

4.1 我国足球水平及联赛俱乐部现状

我国足球水平与世界乃至亚洲强队尚有差距,青少年过多进行力量训练而忽视了有氧能力的训练。并且近几年中国足球俱乐部顶级、二级别联赛“金元大战”现象比较严重,越来越多的大牌球员登陆中超,球队对大牌外援的依赖已越来越强,反观以年轻替补球员为主的预备队联赛,重视度和受关注度不高,这非常不利于国内球员尤其是青少年球员的成长。因此今年年初中国足协制定了新的联赛规则:中超联赛每队报名球员至少包括4名U-23的本土球员,每场比赛18人大名单中必须有2名U-23球员且至少1名首发。

4.2 常见的训练方法

4.2.1 周期性训练法 周期性练习训练方法是提升最大摄氧量的主要手段,在有氧耐力练习的负荷安排中,最主要的是练习的强度与时间。

通过系统的周期性有氧耐力训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都会有明显的提高,变量间歇有氧训练模式比变速重复有氧训练模式对最大摄氧量的训练效果更好。

4.2.2 法特莱克训练法 法特莱克训练法是指高强度和低强度交替组合练习。高强度是指以85%~90%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训练,低强度是指以70%左右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长距离训练。通过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所有系统都将得到刺激,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日常训练的单调乏味。

法特莱克训练法不仅会提高最大摄氧量,提高乳酸阈,还对心血管功能、体温调节功能、线粒体供能和骨骼肌氧化能力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增加脂肪的利用。

4.2.3 高原训练法 高原训练法是指在适宜的海拔高度,让运动员处于低氧或缺氧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对运动员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中度高原(3000米左右)空气密度只有海拔平面的77%,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3/4左右,氧分压大于平原地区的20%~25%。运动员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训练,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增高,从而锻炼了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达到提高最大摄氧量、增强乳酸耐受能力的目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 论

有氧耐力训练可以促进无氧能力;系统的周期性有氧耐力训练,会明显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有氧耐力训练与技战术同步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水平提升更迅速。

5.2 建 议

训练要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速度训练为辅;训练要多与球结合;有氧耐力训练方案要有针对性;依据训练原则、原理,设计训练方案;加强训练的监控及检测手段;不断加强教练组相关专业知识。

[ 1 ] 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 2 ] 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 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6-9.

[ 3 ] 杨兰生.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的测定与评价[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2):41-43.

[ 4 ] Schnabel.Aerobe kapaztiavon Fussballern un terschiedlicher Spielstake[ J ].Dt.Z.Sportmed,1981(5):120-127.

G843

A

1674-151X(2017)13-03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19

投稿日期:2017-03-10

王天宇(1993—),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氧量有氧耐力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提高跑步成绩看最大摄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