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改革的实践性探索

2017-03-14 07:56周成建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中学教学模式

周成建

(济南市皇亭竞技体育学校,山东 济南 250011)

中学体育改革的实践性探索

周成建

(济南市皇亭竞技体育学校,山东 济南 250011)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突破原本以竞技体育为基本内容与模式的教学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多阶段的现代化综合体育教学体系。与现代化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技能、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中学体育;改革;实践性;探索

20世纪我国在体育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贯彻中,怎样才能提升我国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素质教育特有的功能与优势,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丞需解决的问题。依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素质教育思想为体育课堂活动指明了方向,因此,中学体育活动应该实现教学重点的转变,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并且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尤为必要。

1 中学体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社会不断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人们一些片面性的认识,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此种背景下,大多数的学校领导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忽视体育教学的作用,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课方面。除此之外,学校对国家要求的相关体育教学内容等方面活动的进行及体育硬件配套设施的标准要求也未能切实执行,甚至一些学校占用体育课堂时间来开展文化课。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及家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直接组织者,缺少解决学校体育发展中遇到各种难题的动力。

2 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较为单一。当前体育教学仍旧以一些较为传统的体育竞技内容为主,导致实际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2)阻碍体育课程标准执行。即使新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各个不同年级都有具体的标准要求,但由于学生、教师、学校领导、教育部门等对体育科目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进而阻碍体育课程评价标准的顺利有序执行,因此仍旧停留在形式上。(3)学生身体素质较弱。根据我国全体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报告可以得知,中学生的各方面身体素质都在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同时,学生的肥胖数量与近视数量也在增加。(4)校园体育活动不丰富。大多数学校为了开展文化课,提升学生的升学率,占有体育课堂时间,而极少组织课外活动。在当前形式下,学校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国家政策而进行体育活动,但这些活动都只停留在形式上。(5)中学体育教师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时代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化导致了体育教师知识体系与教学水平都在不同水平上,进而使得学校体育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6)中学体育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国家或者学校对体育科目不重视,因此对体育科目投入的资金不够充足,导致各个中学的体育教学硬件配套设施严重不符合实际教学发展的需要。

3 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3.1 依据不同学校具体情况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从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存在两种认识,一是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能与技术为主;二是以促进身心发展为主。根据中学生心理特征与身体发展规律,当前的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朝着学生的全面素质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各个学校有必要创建一个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形成体育课堂的中心指导思想,保证工作的方向性。

3.2 革新体育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以顺应人才成长规律

3.2.1 要革新教材内容 体育教材要打破原有以提升体育运动技术为目的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的道德品质修养,多增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娱乐性强的健身项目,如球类、健美操、舞蹈等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衔接,采用学分制方法,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并且将两种课程与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成长特征需要,与此同时要为体育课堂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奠定充足的物质条件,增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强化体育课堂的教材理论知识教学。我国当前中学体育课程存在以技术为主,理论课偏少的不良现象,因此,应加强体育课堂的理论比例,增设具有指导性与实用性的体育知识,使学生明确中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内容,在不断摸索中寻找正确且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增强自我锻炼意识。

3.2.2 个性教学形式与教学模式 要借鉴国内外成功且先进教学模式。以往的考试形式缺乏必要创新,且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考试内容较少,对基础薄弱或者体能较差的学生比较残酷,通常在考试中只能取得较低的成绩,因此被认为是差生。这部分学生会丧失对体育锻炼的信心,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另外,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考试中也是被迫与无奈的,不论班级学生整体能力与水平如何且吸取先进成功经验,素质教育提倡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给予正向激励或者负向激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表现与进步,在学期结束的评分阶段将考分与奖励结合,并且给予学生全面性的综合评价;采用分层次教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教学计划,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最终达成体育教学目标。

3.3 革新传统体育教育体制,确立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

革新传统的体育教学应确定合理的课程标准,主要依据的内容有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增强体魄及进行身体锻炼。体育教学应该与基本的教学特征相符合,教学特征即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等,与此同时还应将教学基本目标、考核评价标准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依据整体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对体育教学工作不断进行调整。(1)深度践行目标的导向制度,并且创建符合社会发展与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教学课程、体育教材及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是促进素质教育机制体系正常的基础;(2)创建评价考核机制,这一部分也是实现体育素质教育的主导方向与核心环节,也只有保证其科学合理性,才能保证中学体育课堂的顺利有效运行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3)成立体育课外活动小组,投入一定资金到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或是应该大力发展的体育项目中,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若学校能够充分利用体育教师、学校场地、体育设备设施等现有的资源,以创建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向学生或者其余参与的社会成员收取一定的资金费用,并且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给学员训练,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充足资金;学校教师采用竞争岗位方式聘用,教师要不断强化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水平与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及丰富理论知识经验;学校要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比赛时派出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学校都应安排运动员进行训练并且投入相关的活动经费。若成立俱乐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俱乐部获取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效益,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学校自身更好地发展与建设,参加比赛可以直接赞助,此种方式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学生代表团外出参赛或者表演等活动,都是宣传学校的重要形式;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中得到综合素质及身体素质的提升,还可以使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得到认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运动技术水平。现阶段,国内的中学体育正在朝着现代化、终身化、娱乐化、全面化及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具体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不断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保健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意识,使现代体育体系更具有综合性,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层次、阶段及内容,运用合理方式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在使学生增强体魄,达到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了解体育功能,感受体育的独特魅力,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将成为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从转变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入手,对现有违背终身体育内容予以排除,创建一套具备创新性与有效性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这也是现代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基本需要。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必要在以往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整改与完善,围绕新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具有价值的训练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创造机会让学生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有利于学生快速地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

4 结 语

目前,体育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体育教师整体综合素质与体育技能水平偏低的问题,教学模式与现代化体育教学相背离,但这些影响因素并不会阻碍体育教学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只有将中学体育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强化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给予体育教师应有用的尊重、支持与重视,使体育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共同推行体育课程改革。

[ 1 ] 施小菊.高师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改革探索[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10-113.

[ 2 ] 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体育经费、场地设施现状调查[ 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46-48.

[ 3 ] 曹利民.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3):106-108.

[ 4 ] 王宇,周兵,阿英嘎,等.江苏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J ].体育学刊,2016(6):100-103.

[ 5 ] 盛燕茶,杨新.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 J ].学术探索,2012(10):140-142.

G807.3

A

1674-151X(2017)13-11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58

投稿日期:2017-06-12

周成建(1982—),中级教练员。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中学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