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3-15 21:27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胸精神障碍外科手术

高 伟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心理护理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 伟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目的:探讨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内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56例患者分为甲组(28例)与乙组(28例)。在两组患者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期间,对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甲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抑郁症状的评分和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结束后,甲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后,甲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发生了精神障碍,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21.4%(6/28)。乙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发生了精神障碍,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53.6%(15/28)。甲组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降低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精神障碍;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临床效果

临床调查发现,心胸外科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常会发生精神障碍,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手术的效果[1,2]。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降低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近期内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56例患者。这56例患者均具有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指征,且均无精神病史。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56例患者分为甲组(28例)与乙组(28例)。甲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3例;其年龄在27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56.9±3.7)岁;其有纵膈肿瘤患者3例,有肺癌患者7例,有心脏病患者7例,有食管癌患者5例,有其他疾病患者6例。乙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1例;其年龄在28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57.2±3.4)岁;其中有纵膈肿瘤患者2例,有肺癌患者6例,有心脏病患者9例,有食管癌患者7例,有其他疾病患者4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比例、疾病类型等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以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期间,对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对其进行用药护理、病情监测和健康宣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山西省肿瘤医院对甲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是:1)临床调查发现,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因担心预后问题和切除了部分器官,常会出现暴躁、偏执、孤僻和抑郁等精神障碍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以改变其错误、消极的观念。例如有些患者认为进行肺切除术后会丧失劳动能力、进行食道手术后将无法经口进食。针对上述情况,护理人员应详细地向患者介绍实施心胸外科手术的具体方法和术后可能会出现的预后问题,并重点向其强调手术对其机体的影响很小,以缓解其负面情绪,防止其发生精神障碍。2)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基本情况,例如患病史、性格特点、对心胸外科手术的了解程度和情绪状态等。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患者若出现暴躁、偏执、孤僻和抑郁等精神障碍症状,护理人员应积极地与其进行交流,并在了解其精神障碍症状发生的原因之后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可遵照医嘱使用镇静剂对其进行治疗。3)护理人员详细地为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和院内的规章制度,并为其讲解病房内各种治疗仪器和设备的作用及效果。4)护理人员定期安排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探视,以减轻其焦虑感和孤独感。5)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的结果,并详细地向其介绍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的方法。6)护理人员应及时将病房内不使用的设备关闭,并尽量集中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以免影响其休息。同时,应控制好患者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尽量降低夜间灯光的亮度,努力为其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以确保其睡眠充足。若患者因疼痛而无法入睡,护理人员应协助其调整体位,以缓解疼痛的症状,必要时可遵照医嘱使用止痛药对其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抑郁症状的评分和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用SDS量表和SA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越高,说明其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越严重[3,4]。

1.4 统计学方法[5]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至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中进行分析和处理,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抑郁症状的评分用(±s)表示,采用t检验,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的对比 在接受护理前,甲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平均为(61.8±2.7)分,其抑郁症状的评分平均为(62.7±4.2)分。乙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平均为(62.3±3.4)分,其抑郁症状的评分平均为(62.2±5.4)分。两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结束后,甲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平均为(42.5±2.9)分,其抑郁症状的评分平均为(44.3±3.5)分。乙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平均为(56.3±3.5)分,其抑郁症状的评分平均为(58.3±2.5)分。甲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的对比(分,±s)

组别 焦虑症状的评分 抑郁症状的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乙组 62.3±3.4 56.3±3.5 62.2±5.4 58.3±2.5甲组 61.8±2.7 42.5±2.9 62.7±4.2 44.3±3.5

2.2 两组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的对比 甲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暴躁、偏执、孤僻和抑郁等精神障碍症状,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21.4%(6/28)。乙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出现了暴躁、偏执、孤僻和抑郁等精神障碍症状,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53.6%(15/28)。甲组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相比差异不大。在护理结束后,甲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甲组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上述研究结果与黄壮荣、章海波、祝曙光[6]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降低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

[1] 罗海燕,刘艳.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探讨和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4):237.

[2] 王志红.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产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3):237-238.

[3] 袁承杰,唐云翔,朱丰海,等.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4):40-43.

[4] 段伟晓,普海英,郝群,等.食管癌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6):753-755.

[5] 邵松娟,蔡云菲,章慧,等.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1,(3):105.

[6] 黄壮荣,章海波,祝曙光,等.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伴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4,(10):1593-1595.

R473

B

2095-7629-(2017)4-0146-02

高伟,现为山西省肿瘤医院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心胸精神障碍外科手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奇怪的爸爸
“打开心胸,就能融入”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心胸
别做奇怪的人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