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对李公朴遇害的报道及作用

2017-03-22 05:33王浩金华
关键词:新华日报内战社论

王浩,金华

《新华日报》对李公朴遇害的报道及作用

王浩,金华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在重庆的《新华日报》获得确切消息后迅速反应,及时地连续对此事进行了系列报道,刊发中共、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致李公朴夫人张曼筠的唁电、发表的谈话和对国民党提出的抗议,并发表了社论和短评等,揭露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的真面目,反击了国民党舆论工具的诬陷,揭穿了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促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新华日报》;李公朴遇害;系列报道;重要作用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在全国人民携手共同抗日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冲破种种困难和重重阻挠,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办了《新华日报》。它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我党宣传抗战、争取民主的重要舆论阵地。武汉失守前夕,《新华日报》被迫迁至重庆,一直连续出版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封闭为止,“总共出版 3 231 期”[1]。 《新华日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推动和发展爱国民主运动,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巩固、发展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新华日报》迅速反应,连续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主张反对暴力,要求查明真相、严惩凶手、实现国内和平,同国民党当局对人民的法西斯统治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新华日报》客观、公正的报道,向世人阐明了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揭露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的真实面目[2],使国民党统治区广大人民和民主人士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更加勇敢地投入到反内战、反独裁的民主运动中来[3],促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李公朴被暗杀概况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憧憬一个新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但是,战后两条建国路线,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深受广大人民拥护的团结、和平、民主的建国路线与国民党坚持专制独裁的建国路线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内战危机四伏。面对此种状况,中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团结全国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反对独裁进行斗争,促成了停战协议的签订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然而,国民党却不断破坏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在发动内战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国统区人民的法西斯统治,血腥镇压民主运动。

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张曼筠受朋友的委托,一起外出联系借用南屏电影院开音乐会募捐以反对内战的事宜。电影院经理刘女士很支持李公朴的举动,慷慨答应出借电影院,并热情挽留李公朴夫妇看了一场电影。电影散场后,李公朴夫妇便乘公共汽车回家,他们上车后便发现有国民党特务跟踪。其实,在他们夫妇刚从北门书屋住处走出来的时候,就被守候在附近的国民党云南警备司令部行动科第11行动组组长赵凤翔、特务汤世良跟踪上了,兰鹏、吴传云等特务也开着吉普车守候在电影院附近,但李公朴夫妇并没有发现他们。特务们计划等电影散场后,把李公朴绑架到郊外秘密杀害。李公朴夫妇在南屏街口汽车站等车时,特务兰鹏、崔镇山等人企图上前实施绑架,而汤世良为抢功领赏,抢先拔出手枪射击,因枪机失灵而没有得逞。接着,汤世良、赵凤翔、吴传云3人尾随李公朴夫妇上了公共汽车。行至青云街车站后,李公朴夫妇下车通过学院旁的斜坡小路就可以回到北门街了。3名特务也跟着下了车,紧紧尾随在后。李公朴想避开尾随的特务而快步走上学院旁的斜坡。刚走了几步,尾追在后的特务就对李公朴连开了几枪,看见李公朴倒下后便乘吉普车回稽查处邀功请赏去了。李公朴中枪倒地后,毫不知情的张曼筠被突发情况吓得手足无措,随后她大声呼救。李公朴被路过这里的几个云南大学的学生送进了云南大学医院,“经医生检查,共有4颗子弹从他的左后腰射入”[4],伤势非常严重。医生们用尽各种办法来抢救,终因伤势严重,失血过多,于1946年7月12日清晨5时20分逝世。

二、《新华日报》对李公朴被害的系列报道

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后,在重庆的新华日报社得知确切消息后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出相关报道。7月13日,《新华日报》在第二版的正中醒目位置,以黑边粗框的形式刊载了题为《民主同盟中执委李公朴在昆明被暴徒枪击逝世》的报道,并刊登了民盟云南支部发出的讣告。在同期同版面,还刊载了《李公朴先生小史》一文。截至1946年12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与李公朴遇害事件直接相关的报道148篇,其中包括唁电、纪念文章、社论、抗议、谈话等。

(一)刊登社会各界人士致李公朴夫人张曼筠的唁电

李公朴被暗杀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声援民主战士李公朴的唁电越来越多,《新华日报》连续刊登了多篇社会各界人士致张曼筠的唁电。

7月14日,《新华日报》在第三版刊登了中共代表团、中共四川省委、民盟重庆市支部、救国会重庆分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唁电10篇。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廖承志等中共代表团成员在致张曼筠的唁电中称:“惊闻公朴先生被特务暴徒暗杀,不胜悲愤!公朴的牺牲必然激起全国人民反法西斯暴行及争取和平民主运动的高涨,蔽代表团要为后援,兹先电唁,并希节哀。”[5]中共四川省委在致张曼筠的唁电中指出:“公朴先生被暴徒伐害,噩耗传来,不胜悲痛,先生一生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功在人民,虽死犹生,后继者何止千万。谨致电慰,尚希勉节哀思,为国珍重。”[6]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等人致电慰问张曼筠,他们一致抗议国民党当局纵容法西斯特务的行为,并称要继承李公朴先生的遗志,为中国独立、和平和民主事业奋斗到底。新华日报社全体同仁在致张曼筠的电文中说:“公朴先生之死,不仅为贵同盟之损失,矣为全国人民之重大损失。”[7]当天,《新华日报》还刊登了中国人民救国会(以下简称“救国会”)重庆分会、民盟重庆市支部,以及邓初民、丁易、史良、鲜英等人的唁电。之后的几天,又连续刊登了陆定一、叶剑英、李克农、王深林、郭则沉等人致张曼筠的唁电。

7月15日,重庆青年业余学习会发出唁电称:“我们青年人正需要公朴先生来领导,在与法西斯反动势力作斗争的今天,先生竟遭了反动分子的暗算。我们悲痛我们的导师如巨星之陨落,我们更痛恨法西斯反动分子手段的卑鄙、无耻和下流。他们今天虽然杀害了一个公朴先生,但是还有千千万万个公朴先生的继起者,他们是杀不尽的。我们这一群业余学习的青年,也将遵循先生的遗教为民主事业努力。”

7月21日,《新华日报》刊登了毛泽东、朱德于7月13日致张曼筠的唁电:“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 ”[8]

截至1946年12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社会各界人士致李公朴夫人张曼筠的唁电共计30篇。这些唁电既表达了社会各界对李公朴被杀害的哀悼、痛心与惋惜,也表达了对张曼筠的关心与慰问,更表达了对国民党对国统区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的强烈不满。

(二)刊登中共、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谈话和抗议

李公朴被暗杀后,《新华日报》连续刊登了中共、民盟、救国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发表的谈话和提出的抗议31篇。

7月14日,《新华日报》刊登了民盟重庆市支部发言人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李公朴被刺身亡发表的谈话:“本年二月十日,在较场口庆祝政协成立大会上,曾一度遭受有组织的暴徒的凶殴重伤,但公朴同志并未因此而稍作退缩,相反的,却更以加倍勇敢的精神继续奋斗。但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国内的反民主分子恨之入骨,也是这种精神,才使公朴同志遭到暗杀……我们要郑重指出,李公朴同志之惨遭暴徒暗杀,绝非普通暗杀事件,而是一件政治阴谋的暴露,是国内顽固分子加强反对民主、镇压人民的进一步表现。 ”[9]

7月15日,《新华日报》刊登了13日中共代表团发言人为李公朴被刺事件发表的谈话:“李公朴先生系中国著名民主爱国领袖之一,他十一日在昆被刺身亡,这是特务黑暗统治下,又一个巨大牺牲。在国民党当局也不能不口头承认的‘民主’时代,而竟尚用此卑劣手段,排除异己,实为中华民族之耻辱。凡有血气之人,无不同声愤慨。中国党政正当拥有军队、宪兵、警察、监狱、法庭等统治人民之武器,尚嫌不足,而必用万恶法西斯特务暗杀手段,这又一次证明中共与民主党派所坚持之‘取消特务’之主张,十分正确。我们深信,这一特务罪行必将引起全国人民愤怒,全国人民必能因此更加坚决为中国和平及国家民主而斗争。”[10]同日,《新华日报》还报道了民盟秘书长梁漱溟以悲愤之词语对记者发表的谈话:“李之被刺,应系特务所为,待获悉详情后,民盟当向全国人民控诉此暴行。”

7月16日,救国会重庆分会发言人为李公朴被害发表谈话,要求严惩凶犯,实现政协决议,保障人权。

7月18日,《新华日报》刊载了17日中共代表团向政府提出的抗议,要求重申4项诺言,保护各党派及一切民主人士安全,彻查各地惨案,严惩祸首,取消特务组织等7项措施,并明令公布全国。

7月28日,《新华日报》全文刊登了《民盟政协代表抗议书》。同日,还刊登了《九三学社为李闻惨案发表意见书》,向各界呼吁要求当局立即追究李闻惨案祸首,并立即实行永久停战,继续召开政协会议。

《新华日报》刊登社会各界人士发表的谈话和提出的抗议,对国民党当局施加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暗杀真相的揭露、人民权利的保障以及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新华日报》发表的社论和短评

李公朴遇害后,《新华日报》在短短的13天内就连续刊发了10篇社论、特写和短评,对李公朴被害的原因和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

7月14日,《新华日报》在第二版刊发了《悼李公朴先生》的社论:“对李公朴先生的死表示衷心的哀悼,对暴徒的行凶表示无限的愤怒。”同时指出:“公朴先生的被枪杀,并不是偶然的事,这里边藏着暗杀的阴谋。从较场口事件以来,反动派指使、纵容暴徒所制造的血案已经数不清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已经被剥夺得干干净净,全国人民、全国民主人士时刻都处在白色恐怖的威胁当中……那么,公朴先生所遭到的枪弹来自何方,是任何人都会清楚的……在今天进行的独立、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很显然,反动派为了坚持其卖国内战独裁的路线,不惜与全国人民为敌……他们对坚持独立、和平、民主的各民主党派和人民,不仅竭尽一切造谣污蔑的能事,而且处心积虑,必欲把他们消灭了而后快。”社论最后希望:“我全中国人民应该起来发出愤怒的抗议,就像‘七七’以前‘七君子’被捕时一样,抗议反动派的阴谋,一定要追究凶手,一定要追究凶手的指使者,一定要国民党当局真正实行4项诺言,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和生命安全,解散一切特务机关,洗清法西斯分子。把这抗议变成全民族的怒吼,彻底把反动派卖国内战独裁的阴谋粉碎。 ”[11]

7月15日,《新华日报》在第三版转发了延安《解放日报》7月13日刊发的《人民的运动是阻止不住的——论李公朴先生殉难》的社论;7月17日,在第三版刊发了《李公朴先生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的特写;7月18日,刊发了《反对分裂,保卫政协会议》的社论;7月19日,转发了《解放日报》17日刊发的社论《杀人犯的统治》;7月20日,刊发了《巩固中团结还是破坏中团结》的专论;7月21日,刊发了《解散一切特务机关 清洗法西斯分子》的社论;7月22日,在第三版刊发了《反动派的“开刀”政策》的短评;7月23日,刊发了《斗争曲折,前途光明》的社论;7月28日,在第二版刊发了《才不过是一个开始——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的社论。

《新华日报》如此高密度的连续刊发与李公朴被害的相关社论、特写和短评,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事件的本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

《新华日报》不仅刊发社会各界人士致张曼筠的唁电,社会各界就李公朴被害案的谈话、抗议以及社论和短评,还刊载了纪念文章及其他报道77篇。

三、《新华日报》报道李公朴遇害消息所发挥的作用

(一)揭露了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的真面目

抗战胜利后,国内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而国民党却倒行逆施,撕毁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并对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镇压民主运动。

李公朴被暗杀后,7月16日,《新华日报》刊载了陪都青年联谊会于7月14日发表的声明《这一暴行明白刻画出:是谁在发动内战》,声明称:“这一暴行使我们从此少了一位敬爱的导师,这一暴行也更明白刻画出:今天的中国,是谁在发动内战,是谁在积极布置和进行无耻的内战?而和平、民主的大业,使全国人民脱离那水深火热的空前灾祸,又是如何需要广大人民强壮起来努力奋斗,刻不容缓地积极进行呀!”7月18日,《新华日报》刊载的《周恩来同志严正声明》指出:“目前中国最严重的最急迫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内战,二是政治暗杀,我代表中共代表团特发表严正声明:(1)国内战争形势已经从局部向全面发展,大规模内战主要在四个战场上进行。首先是中原战场,国民党军40万,于6月26日开始对中原军区‘围剿’……我们要求国民党当局少做违反事实的宣传,立即下令全面停战,否则应负内战全部责任。(2)昆明两次政治暗杀,足以根本动摇全国各民主党派与国民党当局团结合作的大局……如果国民党当局对此仍不采取紧急处置,改弦更张,取消特务,则一切政治协商都将徒然无望。 ”[12]之后,《新华日报》连续刊载了《发动内战者的证据——为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被刺,提出我们悲愤无已的控诉》《民主战士李公朴被暗杀是反动派总进攻信号——莫斯科广播评论我国政局,指出国民党反动派吓不退民主力量》等多篇报道,揭露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的真实面目。

(二)反击了国民党舆论工具的诬陷,揭穿了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云南大学至公堂举行的李公朴殉难经过报告会上讲了这样一段话:“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13]的确,李公朴被暗杀后,昆明街头出现了各种污蔑李公朴的标语,有的说李公朴被杀是桃色事件,更有甚者还说李公朴不服从毛泽东的命令,被哲学家艾思奇处死了,国民党的舆论工具《中央日报》等也把李公朴遇害的责任推给了中共。

面对谣言,《新华日报》于7月19日在《友声》栏目中刊载了《斥卑鄙无耻之宣传家——读7月18日中央日报社论之后》一文,文章开篇就指出:“作者读了7月18日中央日报社论《彻究李闻被刺案》一文之后,我真要问问这一位宣传家,是不是还知道人间有羞耻事?关于闻李被暗杀的确实人证固不曾获得,不过从目前已发表过的材料……已稍知闻李两先生之死的来踪去影,而中央日报的社论这种竟在猫哭老鼠似地表示了一下‘震惊’之后,马上转过笔锋说‘中共蓄意破坏政府威信,离间政府与人民的感情并非一日,苦肉计式的嫁祸行动已不止一次’。意图靠苦肉计一词把李闻两先生之被暗杀陷诬中共,此种卑劣而可耻的企图,作者要告诉这一位拙劣的宣传家,这种欲盖弥彰的宣传……都是徒劳的。”[14]7月20日,刊发了《反动派在昆进行暗杀后,阴谋嫁祸地方力量,正伪造各种“证据”,并将由某造谣社发出消息》的报道;7月21日,刊发了《反动派预谋行凶,杀了人还想嫁祸——李闻二先生血案真相》的报道;7月28日,发表了《反动派企图一箭三雕,借李闻血案实行嫁祸》的文章;7月30日,刊发了《关于李闻被暗杀,龙云在京发表谈话,望各方勿轻率报道》的消息;8月21日,刊发了《真相问答》消息;9月9日,刊发了《李闻案调查书即将发表——梁漱溟先生已草成》的消息。《新华日报》连续刊发这些消息,有力地反击了国民党舆论工具的诬陷,向民众揭穿了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

(三)促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战胜利后,人民期盼国内实现和平,并实行民主政治。而国民党不仅发动内战,而且对国统区的民众实行法西斯统治,制造了“一二·一惨案”“较场口惨案”,捣毁新华日报社的营业部等倒行逆施的行为,受到了国统区人民群众的深恶痛绝。

李公朴被暗杀后,《新华日报》于7月14日发表了《恐怖手段统治不了人民,全国人民会拿出力量来制止这种阴谋》的文章;7月16日,市民樊明在《新华日报》刊文称:“法西斯残余分子此举无疑表明其企图以血腥统治吓退民主人士,此种伤天害理之勾当,实乃自绝于国人,除表示悲愤的抗议、沉痛的悼念外,誓献身民主事业,为完成李先生未竟的理想而奋斗。”[15]7月 20日,刊载了张竞民、张云姐弟俩的文章《学教育了我们》,文章指出:“李先生的死,使我们更憎恨中国法西斯,使我们更了解要用我们的血与肉去浇灌李先生种下的树苗,使它快点开出民主鲜花。”

李公朴被害以及《新华日报》对此事的报道进一步教育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民众,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了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的真实面目,提高了觉悟。此后,他们坚定地站在人民革命一边,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美、反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四、结语

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在重庆的《新华日报》获得确切消息后迅速反应,及时地连续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截至1946年12月25日,刊登社会各界人士致张曼筠的唁电,以及谈话、抗议、社论、短评等共计148篇。这些报道揭露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的真面目,反击了国民党舆论工具的诬陷,揭穿了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促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1]厉华.新华日报暨群众周刊画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13.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703.

[3]孙晓华.中国民主党派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157.

[4]张则孙.民主斗士李公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2.

[5]中共代表团之唁电[N].新华日报,1946-07-14(3).

[6]中共四川省委唁电[N].新华日报,1946-07-14(3).

[7]本报全体同仁唁电[N].新华日报,1946-07-14(3).

[8]毛主席朱总司令致李公朴家属电[N].新华日报,1946-07-21(2).

[9]民盟渝支部发言人为李公朴被刺逝世发表谈话[N].新华日报,1946-07-14(3).

[10]中共代表团发言人谈话[N].新华日报,1946-07-15(2).

[11]悼李公朴先生(社论)[N].新华日报,1946-07-14(2).

[12]对内战扩大与政治暗杀暴行,周恩来同志严正声明[N].新华日报,1946-07-18(2).

[13]闻立鹏,张同霞.闻一多[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187.

[14]斥卑鄙无耻之宣传家:读7月18日中央日报社论之后[N].新华日报,1946-07-19(3).

[15]誓献身民主事业[N].新华日报,1946-07-16(3).

(编辑:文汝)

K266

A

1673-1999(2017)07-0086-04

王浩(1984—),男,学士,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研究部馆员,研究方向为红岩英烈;金华(1975—),男,博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重庆名人。

2017-03-22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内战社论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美国内战的国际法实践及其启示
马克思论美国内战
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整军析
添笔游戏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