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激情飞扬

2017-03-23 20:57郑雁琴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时机朗读兴趣

郑雁琴

摘 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怎样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兴致勃勃地去读,这是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从平时的教学细节中做起,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得巧妙、灵活地把握训练时机,时机的把握与训练的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次,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然后,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以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最后,对学生的朗读还要做到积极、到位地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走向成功的舞台。

关键词:朗读;兴趣;时机;评价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职责,是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接受的一个平台,让学生与文本面对面,积极主动地去读,认真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我们给学生的自主性越大,积极性就越高,其所获也就越多。怎样从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妙、灵活地把握训练时机

朗读训练时机的把握与训练的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何时安排读,怎样读,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教材风格的不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平常的教学中,初读课文时,我们一般都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就行;而品读课文和精读课文时,要求就不一样了,有感情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语言材料有准确地把握,不光要知晓课文朗读的重难点,而且要选准朗读训练的突破口,巧妙、灵活地把握训练时机,抓住一个训练点,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

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准确地安排合适的朗读方法。课堂上,常用的朗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角色朗读

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比较适合有较多人物对话描写的文章。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他势必要走近人物,去体会人物的性格、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课文。所以说,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亦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2.配乐朗诵

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这能帮助学生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陶冶性情,升华思想。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旋律、意境和格调,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抒情性的内容应与舒缓的乐曲相配,喜剧性的内容应与欢快的乐曲相配,悲剧性的内容应与低沉的乐曲相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3.诵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每一册的文章中都会有许多经典语段和文章,当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的前提下,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这些精彩的语段或文章。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积累名言佳句,又能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三、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们清楚地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取向不是唯一的,尊重学生个体的经验和理解,是学生阅读的需要,也是回归文本和价值取向的正确途径。学生的朗读过程,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极大的个性色彩,同一句话,由不同身份的人来说,语气是不同的;由同一身份,不同性格的人来说,也会有所不同。其实,我们在给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以理解以尊重的同时,也在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兴趣。

四、积极、到位地评价学生的朗读

课堂教学面向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智慧碰撞、思维启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都在不断地发展,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及时地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恰如其分的引导和评价,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走向成功的舞台。

教师应该用鼓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用个性化的评价去点评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勉励共同发展;争取家校合作,让家长也主动参与,共同配合,正确地评价学生。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每一位被评价者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我。

朗读的重要性,逐步成为广大语文教師的共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要靠教师对朗读时机的把握和技巧的正确指导,要靠教师对语言材料的准确把握,还要靠对朗读形式的合理组织及恰如其分的评价。书声琅琅,激情飞扬,让孩子们都爱上朗读。

参考文献:

窦桂梅.跟窦桂梅学朗读[M].长春出版社,2010.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时机朗读兴趣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