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学校管理

2017-03-24 15:15李福才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职工青年教师校长

李福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13-01

想使一所学校有可持续性的发展,作为一名管理领导者,学一点管理学,懂一点管理,很重要。一个什么样的校长基本上就体现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所以校长如何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协调和整合教师以及教师与其他各类工作人员的整体力量,从而高效优质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校长管理工作的核心。

1.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坚持依法治校,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要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成学校的主人,有事要多与教师商量,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奖惩办法等,都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2.要注重培养人才,提供舞台,正向激励

人才需要培养,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就必须首先承担对青年教师进行再培养的任务,这是任何校长都不能回避的。

2.1 新老教师优势互补。"新竹高于旧竹仗,全凭老干为扶持"。青年教师所缺乏的正是老教师们所具备的,尤其是老教师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更是青年教师所迫切需要的,而老年教师的知识老化,思想不够活跃等又是青年教師的优势,新老教师这种特征上的互补性,为校长培养人才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开展多渠道、立体化的帮学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一方面青年教师成长的起点高了,速度快了;另一方面,老教师经有所传,业有所承,可以很好地总结经验。因此,一些有经验的校长认为,学校要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更要靠青年教师发家",这也是很有见地的。

2.2 强化激励,让青年教师产生成就感,紧迫感,危机感。激励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一是目标激励。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他们全面熟悉业务,尽快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对工作了3至5年的教师,要求他们保持强烈进取意识,不但提高教学水平,争当优秀的骨干教师;对学校教学骨干,则提出加强学习,投身教育改革实践,把成为教育专家当作争创的目标之一;二是参与激励。有意识地让青年教师参加学校重大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研活动,因为参与能给人以尊重感和信任感;三是成果激励。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等活动中取得成绩进行及时奖励,打破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思想,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鼓励青年教师多出成果;四是信息激励,通过新闻报刊、外出参观,请专家讲学等形式,让青年教师产生紧迫感、危机感。

2.3 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教研和进修学习。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既能出成果又能出人才,是提高在岗教师的有效途径。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进修学习,除了让一部分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造外,尤其要注意安排较多的教师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实际上中小学教师从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方面看,他们所缺乏的主要不是学校理论和学科知识,而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教育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因为这些内容他们在职前的师范教育中不可能学透,而在工作实践中他们不仅没有获得这方面知识的固定渠道,而且常常被一些错误的教育思想误导着。

3.要坚持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吃零食。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如何评价一所好的学校,家长普遍认为,好的学校,必须有好的声誉,而好的声誉,首要的是孩子在学校里学得好,学得有出息。校长必须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案设汁与讲课要尽最大努力相符,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 作为管理者的校长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虽然千头万绪,但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管理的主体是教师。只有赢得教师,学校才有生机和希望,只有赢得教师,教育质量才有保证,只有赢得教师,才能赢得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猜你喜欢
教职工青年教师校长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论校长的修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