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评语成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桥梁

2017-03-24 10:44杨银开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激发

杨银开

摘要:习作评语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教师在习作评语时要注重评语的艺术性,采用情感性评价、启发性评价、导向性评价、协商性评价、劝喻性评价、欣赏性评价和趣味性评价,从中让习作评语成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桥梁。

关键词:作文评语;激发;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60-02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在作文批改中,有可批才批,无可批即不批,不一定眉批段批总批一应俱全。批改不挑剔,需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叶老先生道出了作文批改的基本原则。

习作评语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而传统的习作评价语言笼统空洞、缺乏针对性、缺乏人文性,对学生的优点轻描淡写,起不到激励作用,对缺点的指正过于模糊,学生看了不解其意,时间一长,就会怀疑自己的作文能力,以致厌烦、恐惧作文。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习作评价,教师在写习作评语时要注重评语的艺术性,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语言。

1.情感性评价

习作评语应是老师和学生心灵的交换,情感的交融。如果学生每次翻开作文本,看到的都是如"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文不对题"、"作文没进步"等冷冷的评语。试想一下,学生辛辛苦苦、用心写的文章,换取的只是老师这样严肃的、毫无感情的评价,他们还有兴趣提笔习作吗?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将在老师这冷漠的评价中日渐减退,直到丧失殆尽。因此,写评语时语言要亲切、诚恳,而且适宜用第二人称写,让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去关注他,用情去欣赏他,用爱去发现他。如笔者为一篇《我错了》的文章写了这样一段评语:"多么勇敢的孩子啊!老师为有您这样诚实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如果你把承认错误前心里怎么想的写下来,你的文章就一定更感人。"阅读了这评语,学生能不受感动吗?同时知错就改的行为就在老师简短的评语中得到进一步强化。而文章的不足,也被老师委婉地道出,作文修改的方向明确了。可见,教师写习作评语要以情去感染人,要以己心去发现他心。

2.启发性评价

启发性的评语旨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我们所说批改作文,强调的是有批有改。这里的改不应该是教师的大量修改,教师应进行点拨,用上启发性的评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写道:"我的心情很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评语可以这样写:"'很激动'和'久久不能平静'重复了,能不能选择其一?"又如游记类文章,学生的过渡常常显得单一,经常是"我们先来到这里,又来到那里。"评语可以这样点拔:"请读一读《颐和园》,再看看你的过渡形式是否可以多样化一些?"这样,教师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文章的不足。学生看了这些评语后得到启发,马上修改,把文章中的语句写得很优美。

3.导向性评价

达尔文指出:"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不高,因此在写作文时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就要善于引导学生,作出导向性的评价,并及时地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如一学生在《一件小事》里写到自己在一次测验时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在偷偷地翻开书本抄答案,便想把好朋友作弊这一行为告知老师,但转念一想:不行,她是自己的好朋友,不能揭发此行为。笔者在这个学生的文章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文章心理活动描写很细致,老师也能感受到你的复杂心情。但作弊这种行为值得包容吗?你这样做可行吗?"这样,教师导向性的评语引起了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深思,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4.协商性评价

协商性评语是指作文评价中教师用商量的口吻写的评语,在师生中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共同探讨写作问题,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在师生思维碰撞过程中促发灵感,激活思维,以求达到教学相长。如一学生在《小猫失业了》的童话里写出了小猫失业后的无奈与困惑,极其现实意义。笔者在她的童话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关注社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你想想,小猫是不是只能生活在无奈和苦闷中呢?聪明的你,可不可以为小猫寻找生活的出路?"作文本一发下去,这同学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讨论。经过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没过几天,她竟然写下了以小猫失业为线索的三个小故事:小猫失业--报读警校--立功赏赐。可见,习作评语使用协商性的语气,既指出不当之处,又指出建设性的意见,显得亲切、平和,容易让人接受,收到理想的效果。

5.劝喻性评价

学生作文只是练习,文章出现的毛病是正常的。老师要正确地看待,评价时不能一针见血地批评指出,这样就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写作产生害怕心理。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缺点,评价时要婉转,指出改错的方法。如一位同学在《冬天的早上》里写道:"太阳终于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还没到傍晚六点,就悄悄地躲进云里,而月亮却早早地露出小脸蛋……"教师可写成这样的评语:"你能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笔下的太阳像个怕冷的孩子,月亮却成了一位娇俏的少女。但你知道吗?那是傍晚的景色。请看看你文章的题目。"这样委婉的评语,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指出作文中的毛病,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乐于改正。

6.欣赏性评价

“赏识人生,就是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一切。”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学生的作文中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妙语或是惊人之语,教师一定不能吝啬欣赏性的评语。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从而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时,教师不妨送上一句:"文如其人,你的文章功底很好,这也是你长期磨炼的结晶。希望你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用心感受和体味生活,写出更加感人的好文章。"也有学生作文通篇文采飞扬,比班内学生明显高出一筹,教师可以这样批注:"当你把自己的'杰作'-- 一篇好的文章交给老师欣赏的时候,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你妈妈的心情一定跟老师一样激动吧!这篇文章是你花了许多心血才创作完成的,对吗?告诉你,学习就像写作文一样,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收获会更大。"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幸福。

7.趣味性評价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心情振奋,在潜在的教育中深思顿悟,在笑声中反省不足。小学生喜欢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获得益处,喜欢在笑中懂得道理。教师在评语中可恰当使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令人深思"的效果。如针对学生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通篇文章都是一个逗号到底,乱点"鸳鸯谱"的现象,教师可写上这么一句:"引号的眉毛翘起来,句号瞪着圆眼睛,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小主人,你不能忽视我在文中应有的位置呀!'"学生在"噗哧"的一笑的同时肯定会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严格要求。又如,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片段:"我远远地看见前面走过来一位老爷爷,他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于是,我给这位同学写了这样一条评语:"你是长着千里眼,还是戴着望远镜呢?"结果笑声未余,他们意识到以后也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了。可见,恰当的评语调入了"童味",增加了幽默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因此,教师在习作评语时,只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理性与人文性交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语言,就能让习作评语成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桥梁,作文的内驱力就会得到长久的维持和强化,作文潜能就会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发展。那么,学生的习作将在教师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下,热情的鼓励中,殷切的期待里,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洪玲, 陈晓波.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2011年版).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137.

[2]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71.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激发
高中政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抓住小朋友的兴趣点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