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2017-03-28 07:26刘潇张伟杨丽珍朴圣爱柳琳琳宫妍
中医药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阴虚气虚儿科

刘潇,张伟,杨丽珍,朴圣爱,柳琳琳,宫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刘潇,张伟,杨丽珍,朴圣爱,柳琳琳,宫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目的:了解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体质分布情况,为哮喘患儿的中医药调理及日常保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100例患儿及同期就诊的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无哮喘发作的100例患儿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确诊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的患儿,以肺禀不足偏阴虚质(25%),肺脾不足偏气虚质(25%),脾禀不足偏气虚质(19%)及肺禀不足偏气虚质(14%)为多;确诊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患儿,以肺禀不足偏阴虚质(18%),肺肾不足偏阴虚者质(15%)及肺脾不足偏气虚质(14%)为多。结论:两组患儿体质类型有显著差异,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该类患儿提供可靠依据。

哮喘;中医体质分型;五脏偏虚

哮喘是儿童多发病,发病日趋明显低龄化。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示,大约90%儿童哮喘的发作是由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诱发,这其中有很大比例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另外有证据显示儿童哮喘发作有85%和病毒感染有关[1]。因此,寻求更多的途径,尽可能控制儿童呼吸道感染后喘息发作,同时对该群体进行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中医体质类型的临床调查研究,找到其分布规律,为中医药干预和调节哮喘患儿的体质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来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的5岁以下(包括5岁)患儿。对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100例患儿及同期就诊的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无哮喘发作的100例患儿进行调查统计。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06年的GINA《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中的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3]中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制定)[4]的标准。

1.3 纳入标准

曾经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同时符合以下全部条件儿童可纳入:1)5岁以下儿童(包括5岁);2)符合小儿哮喘中医诊断标准;3)符合西医儿童哮喘诊断标准;4)哮喘发作前必须有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5)告知后家长自愿接受观察的患儿。

1.4 排除标准

1)患儿年龄大于5岁;2)合并有其他喘息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喉软骨发育不良(喉喘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支气管异物、食管支气管瘘等;3)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心脏疾病、免疫低下或缺陷;4)不能配合治疗及不能完成随诊资料者。

1.5 体质分型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体质分型的方法,参考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哮喘患儿体质分型研究”[5],制定出本次患儿体质分型标准。各类型主要特点见表1。

表1 哮喘患儿体质分型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五脏偏虚患儿感冒后哮喘发作比较

结果显示100例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的患儿以肺禀不足质(40%),脾禀不足质(32%)及肺脾均不足质(21%)为多。100例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患儿以肺禀不足质(26%),肺肾禀不足质(20%)及肺脾均不足质(18%)为多。两组样本经χ2检验,F=36.749,P<0.01,感冒后哮喘发作组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组患儿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意义。见表2。

2.2 气阴阳不足患儿感冒后哮喘发作比较

结果显示100例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的患儿多表现为气虚和阴虚体质。而100例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患儿多表现为阴虚和气虚体质。见表3。

表2 五脏偏虚患儿感冒后哮喘发作比较

表3 气阴阳不足患儿感冒后哮喘发作比较

2.3 患儿体质类型总结

总结以上调查结果100例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的患儿,以肺禀不足偏阴虚质(25%),肺脾不足偏气虚质(25%),脾禀不足偏气虚质(19%)及肺禀不足偏气虚质(14%)为多;100例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患儿,以肺禀不足偏阴虚质(18%),肺肾不足偏阴虚者质(15%)及肺脾不足偏气虚质(14%)为多,其他体质类型亦不容忽视,临床应详细辨质,明确个体差异。两组样本经χ2检验,F=40.685,P<0.01,感冒后哮喘发作组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组患儿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意义。见表4。

表4 体质类型总结

3 讨论

现代的医学模式不断发生着改变,从以疾病为重点的群体医疗逐渐转变为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而因强调个体的重要性、注重个体之间差异性的中医体质理论愈加受到重视。在临实践床中,结合患者个体体质特点和疾病特征,把“辨证·论治”和“辨质·论治”融合起来,则更有助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及诊疗。

中医药作为改善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不单可表现在影响疾病的病理过程上,还可以表现在改善体质偏颇上的良好作用。在临床上应该发挥中医药特色,将体质和预防、体质和疾病、体质和治疗、体质和养生等各个方面不断的深入的研究,以实现中医的个体化诊疗[6-10]。中医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方面,可以从个体体质方面着手,喘息的发作主要原因是患儿的肺脾肾三脏不足,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虚损脏气,可以通过对患儿体质类型的研究,明确患儿体质偏颇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来指导患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保育,可以根据不同患儿体质的特征,在疾病的缓解期给予相关治疗以调节或者改善患儿的体质状态,这必将起到预防喘息发作或者改善发作后症状的良好效果。

通过对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100例)的体质类型分布及感冒后哮喘未发作患儿(100例)的体质类型分布进行临床调查、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哮喘患儿的体质类型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感冒后喘息发作的患儿,以肺禀不足偏阴虚质、肺肾不足偏阴虚质以及肺脾不足偏气虚质为主;而哮喘未发作患儿则以肺禀不足偏阴虚质,肺脾不足偏气虚质,脾禀不足偏气虚质以及肺禀不足偏气虚质为主。同时其他体质类型也不容忽视,临床诊治儿童哮喘仍需要结合患儿的各方面特征,才可以使“辨质论治”收到良好的疗效。

[1]Johnston SL,Pattemore PK,Sanderson G,et al.Community study of role of viral infections in exacerbations of asthma in 9-11 year old children[J].BMJ,1995,310(6989):1225-1229.

[2]洪建国.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6):1278-1280.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46.

[4]赵霞,汪受传,韩新民,等.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3(3):4-6.

[5]卢海燕.哮喘患儿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药干预方案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6]郭威堂,汪鸣,韩琦,等.论阳虚体质与肿瘤的发病关系[J].中医药信息,2016,33(6):17-19.

[7]张高峰,朱建峰,马文燕.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类型与心理压力特征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6,33(6):52-55.

[8]李长明,李玲孺,陈禹,等.应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医体质研究探讨[J].中医药学报,2016,44(2):1-3.

[9]刘乐鑫,池晓玲,林姗姗,等.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J].中医药学报,2016,44(6):19-22.

[10]赵辉,侯献兵,刘玮琳,等.第十种体质——阳郁质探析[J].中医药学报,2017,45(1):4-5.

R285.6

A

1002-2406(2017)02-0065-03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H201503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No.201213)

刘潇(1981-),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宫妍*(1983-),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2016-06-17

修回日期:2016-07-10

猜你喜欢
阴虚气虚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