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祛痒法对急性阴囊湿疹炎症因子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7-03-28 07:26李涛陈永新
中医药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阴囊湿疹休克

李涛,陈永新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2)

清热利湿祛痒法对急性阴囊湿疹炎症因子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李涛,陈永新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2)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祛痒汤对急性阴囊湿疹炎症因子、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急性阴囊湿疹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口服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热利湿祛痒汤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湿疹评分和瘙痒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8(IL-8)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9%(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湿疹评分和瘙痒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L-4和IL-8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热休克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祛痒法联合口服西替利嗪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外用可改善急性阴囊湿疹患者的湿疹和瘙痒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热休克蛋白表达。

急性阴囊湿疹;清热利湿祛痒法;炎症因子;热休克蛋白

急性阴囊湿疹是一种湿疹,一般局限在阴囊,也可以延伸到肛门周围,只有少数可以延伸到阴茎,以剧烈瘙痒为主要症状,病因复杂,较难治愈,容易复发[1],经摩擦后可出现大片湿润糜烂并有大量淡黄色浆液渗出,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2]。清热利湿祛痒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祛痒之功效,是我院治疗急性湿疹的院内协定方。本研究探讨清热利湿祛痒汤对急性阴囊湿疹TNF-α、IL-4和IL-8和热休克蛋白表达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期间收治急性阴囊湿疹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4~63岁,平均(41.52±6.57)岁;病程1~5 d,平均(2.31±1.27)d。对照组年龄25~65岁,平均(42.37±7.51)岁;病程1~6 d,平均(2.43±1.3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纳入标准

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阴囊湿疹的诊断标准[3],主要表现为局部湿疹,多为点状红斑、水泡、肿胀明显,为急性期患者,年龄18~75岁。

1.3 排除标准

非急性期阴囊湿疹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精神异常患者,伴有具有药物禁忌证或过敏反应的患者,近期曾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外用药物患者,依从性差不积极配合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30114,规格:10 mg)1片/次,1次/d;糠酸莫米松乳膏(0.1%,浙江仙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30106)局部外用,3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热利湿祛痒汤口服治疗。组方:黄芩12 g,栀子12 g,苦参12 g,生地黄12 g,金银花12 g,蒲公英12 g,车前子9 g,紫草10 g,白藓皮10 g,甘草10 g。1剂/天,水煎服,治疗时间为14天。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湿疹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治疗后患者皮疹全部消退,无瘙痒感;显效:治疗后患者皮疹减少超过60%,瘙痒感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患者皮疹减少20% ~60%,瘙痒感稍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皮疹减少低于20%或扩大,瘙痒感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显效率之和。

1.6 中医症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无症状为0分,症状偶发、轻微为1分,症状较频繁发生且症情较重为2分,症状频繁发生且症情严重为3分,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4分。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评分法评价[5],以0~3分计,无为0分,轻为1分,中为2分,重为3分,严重程度可记半级分,即0.5分。湿疹面积分值0~6分,无湿疹为0分,小于10%为1分,10%~19%为2分,20%~49%为3分,50%~69%为4分,70%~89%为5分,90%~100%为6分,湿疹评分=面积分值×严重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瘙痒程度。

1.7 检测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和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水平,早晨7:00~9:00空腹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 mL,25℃,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美国BIO-RAD680型酶标仪,并严格按说明书操作。采用Western-blotting测定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1.8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应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湿疹和瘙痒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湿疹评分和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湿疹评分和瘙痒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湿疹和瘙痒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湿疹和瘙痒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中医症候积分 湿疹评分 瘙痒评分对照组 39 治疗前2.83±1.22 2.49±0.71 2.43±0.78治疗后 1.87±0.951)1.61±0.511)1.52±0.581)治疗组 39 治疗前 2.76±1.13 2.46±0.73 2.51±0.82治疗后 1.01±0.711)2)0.86±0.291)2)0.76±0.451)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TNF-α、IL-4和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α、IL-4和IL-8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热休克蛋白比较

治疗前两组热休克蛋白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热休克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4和IL-8细胞因子比较 (ng/L,±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4和IL-8细胞因子比较 (n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TNF-αIL-4 IL-8对照组 39 治疗前32.83±5.15 0.52±0.12 2.44±0.61治疗后 25.38±4.631)0.38±0.121)1.82±0.571)治疗组 39 治疗前 33.25±5.33 0.53±0.11 2.35±0.63治疗后 18.67±4.571)2)0.21±0.101)2)1.12±0.461)2)

表4 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比较(ng/ml,±s)

表4 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比较(ng/m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19.71±2.16 15.32±1.531)治疗组 39 20.11±2.35 9.23±1.121)2)

3 讨论

阴囊湿疹比较常见且呈多样性,表现在阴囊皮肤处红斑、丘疹、水疮、刺痛等,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病程较长且极易复发[6]。因其病因复杂,为多种因素互作用引起,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内在因素:自身过敏体质、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肠胃功能紊乱等;外部因素:湿热环境、过度搔抓和异物摩擦等。湿疹属于中医湿疮或浸浮疮,皮疹多对称分布、形态多样、剧烈瘙痒、渗出,且容易反复发作[7]。急性阴囊湿疹起病急,皮肤潮红、肿胀、丘疹、糜烂、渗液。中医认为,湿疹病机为素体脾虚、饮食失节,外感风热湿毒,以肝经湿热下注为主[8-10]。西医治疗多用抗组胺药物、激素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反复。

清热利湿祛痒汤联合口服西替利嗪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外用治疗急性阴囊湿疹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湿疹评分和瘙痒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说明清热利湿祛痒汤可改善急性阴囊湿疹患者的湿疹和瘙痒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本研究发现,两组TNF-α、IL-4和IL-8低于治疗前,热休克蛋白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清热利湿祛痒汤可减轻急性阴囊湿疹患者炎症反应,降低热休克蛋白表达。当急性阴囊湿疹患者细胞受到炎症刺激时,热休克蛋白作为启动子与特异DNA片段-热休克素结合,从而热休克蛋表达升高,炎症降低后热休克蛋表达下降。西替利嗪是一种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组胺的传递具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活性肽及P物质,减轻炎性细胞移动作用,进而改善皮肤变态反应,用于治疗皮肤瘙痒[11]。糠酸莫米松乳膏为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作用[12]。本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肺,善泻上焦之火;栀子清热解毒,泻三焦之火,共奏清热利湿之功;黄芩和栀子为君药[13]。苦参清热燥湿,杀虫,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皮肤瘙痒[14];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当归养血柔肝;金银花和蒲公英主要功用清热解毒;紫草可以清热解毒透疹;车前子长于利湿消肿兼可清热[15];白藓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16];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诸药配合,共奏清热利湿、解毒祛痒之功,治疗急性阴囊湿疹,临床疗效确切。清热利湿祛痒汤联合口服西替利嗪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外用治疗急性阴囊湿疹患者切合急性阴囊湿疹病机,联合用药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综上所述,清热利湿祛痒法联合口服西替利嗪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外用可改善急性阴囊湿疹患者的湿疹和瘙痒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热休克蛋白表达,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1]王艳云,李占国,陈燕辉,等.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阴囊湿疹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6):377-379.

[2]刘景业,魏跃钢.中医药治疗阴囊湿疹[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849-850.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60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3.

[5]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

[6]陈华,汪五清.半导体激光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阴囊湿疹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5,5(33):158-159.

[7]周丰宝,杜翠翠.中药治疗慢性阴囊湿疹血虚风燥型43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1):1000-1001.

[8]王锰,孙洁.氟芬那酸丁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阴囊湿疹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5):800-801.

[9]张跃斌.炉甘石散治疗小儿湿疹皮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6):47-49.

[10]卢天蛟,李倜,李姣,等.祛湿止痒汤联合麻黄洗剂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6,33(5):93-95.

[11]罗振增.西替利嗪与西咪替丁治疗外阴湿疹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112-113.

[12]梅震,刘锡华,王雄权,等.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5,16(11):139-140.

[13]王远红,李莹.三黄止痒散湿敷治疗急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5,43(2):139-140.

[14]吴世平,刘进先,鲁昌宇,等.复方苦参洗剂外用治疗阴囊湿疹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5113-5114.

[15]石光煜,付晨菲,张婷,等.中医药治疗脓疱性皮肤病的经验浅析[J].中医药学报,2016,44(4):57-59.

[16]庞雪莹,王德军.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顽固手湿疹及头皮湿疹1例[J].中医药学报,2015,43(2):117-118.

R285.6

B

1002-2406(2017)02-0083-03

李涛(1971-),男,药士,主要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2016-05-25

修回日期:2016-06-10

猜你喜欢
阴囊湿疹休克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
阴囊瘙痒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