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策略

2017-03-30 15:03翟俊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主体性语文教学学生

【摘要】主体性教育始终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坚持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因此,主体性教学的根本策略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在生活中贯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的目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互动模式是师生是否共同成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理念革新

(一)转换思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始终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试图改变以往“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多思多讲,说“真”话,讲“实”话。到教学中来,成为主导课堂的重要一员,从而更加显著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发扬民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正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实施的,发扬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彼此配合,构建一种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幸福地成长。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应避免以控制课堂来传递知识的现象,而是以平易近人、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学习路上探索知识的知己,教师和学生只有在人格上实现平等,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平等相处,共同进步。二是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更要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用赤诚的心去感受他们的情感,用博大的心胸去接纳学生的失误,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局面。

(三)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更加努力拼搏,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关键。学生只有对语文充满兴趣,才能更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重视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所推崇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策略。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觉获取知识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要注重培养自我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探索中寻找答案,为巩固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造体验性阅读教学

创造体验性阅读是指学生结合个体经验,积极主动地在阅读教材中探索、解答,通过发散思维寻找答案,领略语言魅力,提高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教师要组织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提高教学艺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体验文本的能力。例如创设情景,把画、唱、演等活动引入课堂,把学生带入意境中充当角色,化抽象为形象,同时鼓励学生对课本的质疑和对自身的超越,赞赏学生创造性的理解。鼓励学生不断尝试错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其阅读能力。这样学生才会在语文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形成一种想学、爱学、愿学的心境。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向自然,体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比如《春》,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感受春天的气息。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丰富体验,有创意,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二)激发兴趣式写作教学

学生一旦具有较强的写作兴趣,就会成为积极的写作主体。教师多方面地挖掘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体验中爱上写作。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摘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摘抄习惯,有利于发挥学生写作的主体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欣赏优美词句,并且养成摘抄的习惯。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学生在积累中写作水平将会得到很大提升。最后,教师要根据学校,社区的活动灵活命题,也可以先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写作时能有话可说,富有真情实感,这是写好作文的重中之重。

(三)贴近生活式口语交际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明白学生是有独特思维的个体,教师要注重以人为本,给学生提供彼此交流想法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课程。例如在主持人训练课上,教师可预先布置作业,进行课前准备。同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主持人及其主持风格。接着引导学生,如果自己是一名主持人,将会如何做呢?最后根据自己喜爱的主持风格,确定情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主体实践式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综合性、实践性、自主式、开放性。这些无不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担任着参与和指导的角色,尊重每个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实践成果。其次,教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學习的实施过程中,要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系,使其身临其境,具有真情实感。例如应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也可与文化科技、旅游活动关联融合。最后,教师要积极贯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先旭.语文教育中学生主体性问题的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翟俊,女,1991年生,山西省晋中祁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主体性语文教学学生
学生写话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