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本剧让小学语文教学轻松起来

2017-03-30 15:01祖国荣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本剧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祖国荣

【摘要】素质教育将营造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受到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沿袭以往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轻松教学环境的营造,制约了教学效率的优化。而课本剧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快速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课本内容。本文就借助课本剧让小学语文教学轻松起来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课本剧;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本剧是师生在语文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蓝本,将其改写成可在舞台、操场、教室、讲台上进行生动表演的一种小型话剧,其凭借自身生动、有趣的形式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兴趣,并且可使得学生在轻松参与表演的过程产生置身文本情景之中的感觉,从而将自己当成文本中人物,进而更加深刻、精准地理解人物的情感与思想,再加上学生的恰当想象,最终切实深刻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课本剧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师急需思考的

问题。

一、借助课本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性质始终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模式过于生硬、陈旧与被动,学生没有深度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与权利,这与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相违背,从而制约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的激发与维持,进而使得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压制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了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兴趣,就需要教师积极选择可较好迎合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的教学形式,将其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最终使得他们都能以愉悦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而课本剧就是一种以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及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就可用课本剧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在确保学生基本掌握课文中生字、生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并将学生合理分组,使得他们可以小组为单位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将其改编成课本剧。需要提醒的是,必须尊重课文主题思想,可以适当发挥想象力,尽可能把握故事中人物语言、神态等特点,并可较为准确地领会人物的情感与思想,然后将改编成的课本剧表演出来。教学实践表明,在课本剧教学活动中,学生享有了深度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都十分高涨,大多数学生都能主动探讨故事内容及人物特点,最终都能将故事内容与思想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二、借助课本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决定他们都具有热爱表演的特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相违背的。而舞台剧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并且可使得学生依据自身特点自由选择自己在表演中担任的角色,从而可让学生真切感觉到语文学科学习的轻松性与愉悦性,有助于快乐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恰当选择课本剧素材,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恰当的改编,并依据学生个性特點恰当安排角色,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无拘无束的表演环境,进而使得他们都能在以轻松的心态参与到语文课程教学中,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争吵》一课时,教师就可用课本剧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捕捉可体现“我”得知克徕帝得奖后的妒忌心理的句子“哼,得了奖,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还有我意识到自己错了却没有勇气认错的句子“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怎么也说不出“去向他认错吧”这几个字时的心理与表情特点。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一定的表情,较为准确地将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张扬个性,使得学生可自然地把舞台表演当成个性发展的平台,展示真我。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思想与内涵,从而在表演时能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与展示角色个性,并在体现角色特点的同时更好地发展与释放自己的个性。

三、借助课本剧,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理解与感知能力较为有限,因此他们在学习难度较大或者抽象性很强的内容时,难以做到快速把握与深刻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对语文教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逆反情绪,不利于轻松学习氛围的营造及高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将课本剧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在亲自表演故事内容、体味角色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习得知识渗透其中,以帮助自己更加真切地揣摩到课本人物的思想与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最终使得学生较为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南辕北辙》一则寓言故事时,教师就可用课本剧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尚小,不能很好理解寓言故事内容与寓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并表演出来,使得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更充分与轻松地理解南辕北辙的含义。

总之,将课本剧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理解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可更容易、更轻松地掌握教材内容,最终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若琦.“课本剧”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中华少年,2016(19).

[2]魏玮.浅析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6(16)).

[3]刘晓东.编演课本剧——激活小学语文教学源头之水[J].华夏教师,2014(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课本剧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