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在文化传播中的定位探析

2017-04-05 10:47冯耀堂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师本土文化学校文化

冯耀堂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中心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一个不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也是不会发展的。可见,从文化层次来说,传承是极为重要的。传播文化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学校是传播文化的最佳场所,美术教师是学校各种文化传播的最佳人选。作为美术教师,要在传授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谨记文化的传播,履行其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本土文化的创新者和学校文化的传播者的义务。

【关键词】美术教师;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学校文化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采借,把外来的文化元素或文化丛直接接纳过来。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一种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地区,引起那里人们的思考,由此引发传入地的人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是人,人通过学习,可以把各种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最佳场所,在学校众多的学科教育里面,美术教育在校园的传播文化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创建和谐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而作为美术教育中的主要角色,美术教师在学校传播各种文化的过程中具有其他学科老师不具备的积极作用。因为美术教师必然要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都可以体现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实现自己价值。并把这种审美观念在活动中渗透到美术教育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虽然美术教师在学校传播各种文化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必须要有正确的定位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那如何定位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教师是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也是由人传承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践行主体。这个主体除了民间艺人外,更多的是指教师,因为教师时时刻刻都在与文化打交道。而作为美术教师,由于他们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传播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机会极多——无论是教材上的内容,还是欣赏的名作,或者创作的题材,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且由于职业的敏感,美术教师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乐于把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笔者也是一位非常爱好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师,所以在学校的美术特色项目的建设上,笔者选择了版画这个项目作为特色开展创建,并组建了学生版画社团。版画是一门特殊的传统艺术,它综合了绘画、制版和印刷三方面的内容。版画中的那种自然、简洁、朴实、雅拙的美,对小学生的熏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传授技能技法的同时,笔者也注重版画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版画创作的内涵,懂得欣赏版画的美。另外,为了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笔者还开设了艺术选修课程,有版画、国画、国学、书法等中國传统文化项目,让学生在选修课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此外,笔者还把美术室布置成学生们的乐园。教室的每一面墙,都记录了学生们成长的足迹,也是他们展示交流的平台。精心的布置处处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们用他们的童心创作了一幅幅充满文化气息的版画作品,这些作品也成了校园最靓丽的风景。学校里的每一条走廊,每一道楼梯,都能看到学生们的作品,这些作品融入了传统文化符号,把传统文化以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播。

二、美术教师是本土文化的创新者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当地特有的文化。美术作为呈现文化的一种方式,需要教师挖掘其价值,重整其精髓,传承给生活在这里的学生们,而且还需要教师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美术新课标也指出“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且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可见,作为美术教师,如果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教给学生,那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大胆地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出适合自己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内容并进行教学。另外还要积极地开发本土文化资源,把本土文化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中,通过实践,编成校本课程。在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课程资源的选择、学习场所的选择、工具材料的利用和学习方式的运用,从内容与形式和表现材料上有所改革创新。只有对本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美术教育才更完整,才有发展的动力。

在开发沙湾本土文化资源时,笔者不单单向学生介绍沙湾的文化,带领他们深入古街巷感受古镇魅力、探访老艺人、体验民间艺术等,笔者还会引导他们对这些传统文化加以创新,融入新的元素,体现时代性。比如指导学生用版画独特的形式去表现沙湾的文化,以刀代笔刻下古镇沙湾的历史文化长卷,创作出“沙湾古建筑”、“沙湾水乡”、“沙湾兰花”等题材的一批版画作品。还把“八音锣鼓”和“沙湾飘色”作为题材,用矿泉水瓶、铁丝、纸粘土、陶泥等材料制作成立体手工作品,把一个个飘色人物和八音锣鼓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

本土文化可以在美术老师的引领下,利用现代的工具材料和技术更好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认识。对本土文化的创新,学生有兴趣,教师有收获,还能够形成学校特色。

三、美术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传播者

众所周知,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校园是学生们汲取文化,获得知识的地方。一个好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体验到文化的精彩。而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可以令人赏心悦目,唤醒人的理性,促进人求真向善。

一般来说,学校都很重视教育理念的宣传,其中艺术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作为美术教师,当然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充分发挥艺术特长的优势,成为学校文化有力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在课堂上,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悦亲切的师生对话、和善友好的同伴相助,引导学生创作出和美、童真的课堂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打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使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精彩的文化气息。另外,为了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展现出自己的艺术才华,可以组织开展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艺术类比赛。在这些活动中,除了全校师生的参与之外,还可以邀请家长和上级领导参与其中,共同体验学校文化的魅力。学生的艺术才华展现在每一个活动中,绽放在每一个作品中。因此,教师还要充分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让学生展示所学的成果。如举办各种艺术设计比赛、美术作品展、将校园的墙报交给学生等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的审美理念。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陶冶了他们的创作情操,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了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文化的传播有其多变的途径,文化的传播有其丰富的内容,文化的传播有其独特的内涵,重视文化的传播是现代社会的共同意愿,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是构成文化传播的重要元素,缺一不可。作为美术教师,要在传授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践行文化的传播,履行其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本土文化的创新者和学校文化的传播者义务。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侯令.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李红.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美术教师本土文化学校文化
小学美术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发展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